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边城》和《雪国》死亡意识比较

时间:2024-05-20

⊙刘丽媛[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重要作家,两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着独特的死亡体验,从而在作品中都呈现出了一种共同的死亡意识。本文通过《边城》和《雪国》两部作品的死亡情节进行分析,试图挖掘两位作家不同的死亡观。

一、《边城》和《雪国》死亡意识的文本体现

《边城》和《雪国》两部作品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着如梦如幻的故事情节,有着柔缓的抒情格调,并且都有三次很巧妙的死亡情节描写。

在《边城》中,首先是翠翠父母的死。翠翠的母亲与屯防军人相爱,但是遭到家人和世俗的反对。军人服毒而死,翠翠的母亲在生下翠翠后故意喝许多的冷水也死掉了。其次是大老天保的死,小说中大老和二老同时喜欢上翠翠,三人的爱情纠葛既没有宗法制度的束缚,没有地位尊卑的限制,没有金钱肉欲的驱使,一切都是唯美的。然而,大老求婚失败,输给了弟弟,带着伤心的心情出外闯滩,并在途中遇难而死。再次是老船夫的死亡,由于顺顺和二老都因为大老的死误会老船夫,从而很是冷落他。内心痛苦的老船夫在遭遇误会后在风雨之夜抑郁而死。

《雪国》中也有三次死亡情节,首先是驹子恩主的死。驹子本是侍女,由其恩主赎身出来之后便在美丽的雪国学习舞蹈,然而,刚过一年半,她的恩主便与世长辞,这是小说中的第一次交代的死亡。恩主死了,驹子还需要筹钱给行男治病不得不走上屈辱的艺伎之路,然而行男还是死了。小说对恩主和行男两个人物着墨不多,都是作为一个象征的存在,时时刻刻映照着驹子的生活。他们的死亡也预示着驹子所希望的一切终将毁灭,预示着驹子追求的徒劳。第三次写到的死亡是叶子的死亡,这场死亡带给岛村的震撼最大,是小说哀愁氛围升华的一个关节点。

二、《边城》和《雪国》的悲剧因素

死亡是两位作家展示悲剧性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死亡使生命消失,一切的爱与恨都将不复存在。

《边城》的悲剧性在于爱与美的消逝。无疑,《边城》是一部美丽的小说,这种美不仅有自然景观上的美,还有人文景观上的美。小说中的一切正像沈从文说的那样:“我要表现的本就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眼中的“人生的形式”呈现在小说中纯美得近乎梦境,一切都太过于自然,一切都太过于美丽。沈从文自己便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如他所说:“我过于爱有生的一切……因为在一切有生中我发现了‘美’。”然而悲剧性也正在于太过于美丽,在他的心中,“美丽的总令人忧愁”,他不断地感受到美丽的脆弱与易逝,这就暗示出来了美的无法永久与追求美的痛苦和美的不可得。

沈从文的这种美的观点,对《边城》的整个基调和它的悲剧性是有直接影响的。具体到小说里面,翠翠父母的死亡是爱与世俗的矛盾,一方面追求美好的爱情,另一方面又受不住世俗的压抑。这一矛盾体现出了悲剧性,可是为追求爱情企图冲破这种世俗的束缚本身也体现出了悲剧性。翠翠父母本身是在追求美丽的爱情,可是最后在不可得时却选择毁灭自己以此达到对爱的把握。他们的这种毁灭是悲剧性的,给老船夫带来了一生的愧疚。又像一张无形的网,罩在翠翠的头上,照见着她的命运。在翠翠父母的殉情这件事上体现出来了一种爱与世俗的矛盾,美好的爱情因之太美好而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能选择死亡。

大老天保的死亡是一种爱而不得的矛盾,这种矛盾将三个人同时纠缠在一起。天保和傩送两人同时喜欢上了翠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无论翠翠和谁在一起都有人要受伤害。然而,这场爱情纠葛的发生一直都是很平静且自然的,这中间没有算计和不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很和谐的爱情画面。但是这份美好却因为傩送的死而崩塌,它直接让一切美好的爱情和人情都毁灭。可是有谁做错了吗?并没有,人人都在努力追求这种美好,为什么这美好就不可得呢?也许这才体现出了真正的悲剧性。如黑格尔所说,矛盾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

而《雪国》的悲剧因素体现在人生的徒劳和虚无上,主要的两个人物身上都有表现,驹子和叶子。驹子的生活很不幸,但是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一切苦难。她努力学习三弦琴,坚持每天记日子,坚持看书,坚持为行男筹着医疗费,对岛村的爱也很真诚,然而这一切都是宿命般的徒劳。她的努力改变不了半分自己的艰难处境,恩主去世,行男去世,就连对她有过尊重与爱情的岛村都对她不是一心一意。正如岛村所说“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是徒劳的”。

而叶子这个人物,则完全变成了一个美的象征,这种美是精神和灵魂的美,美得有些虚幻。她的出场次数虽然很少,却成为岛村心中的白月光。岛村不断地叙述叶子的声音“清脆”“美得令人伤感”“她的声音像是会回响一样”,而她的脸则是“美丽”“严肃”的,眼睛是“像针刺似的瞟了一眼”“像针扎似的在燃烧”“如妖艳美丽的萤火虫般”。她无疑是美的,这种美似真似幻,是美到极点的光芒万丈。这样美丽的人物,本该继续让她独自美丽下去,然而作者却安排了一场意外的坠火事件,让叶子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消失。并且对叶子的死也是极力渲染,在岛村眼里,死亡成了一种转化为自由的盛事。而关于叶子的描述“美”“虚幻”这几个词是贯穿小说的始终,就是因为太美了,这美才虚幻,虚幻得不能长久,不能长久便容易毁灭。

三、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死亡观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两位作家通过对死亡情节的铺排,使得其小说体现出了极大的悲剧性,然而其死亡观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沈从文对死亡的态度是比较自然的,生死自由天命。而川端康成的态度是以死为美,极度迷恋死亡,并且将死亡看成是通向彼岸世界的自由之路。

沈从文自湘西而来,无论是他的个人信念还是创作理想无不打上了湘西文化的烙印。湘西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比较闭塞,较少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之它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使得当地人民有很浓厚的“多神论”和“万物有灵”观念。他们认为在世的一切都由天地诸神决定,神虽是威力无穷让人感到可怕,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却是一边敬畏神,一边觉得神可亲。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对待死亡也多了一丝顺应自然的态度。

加之沈从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自身也十分推崇道家思想,并用十六个字对道家思想进行概括“生死自然,不必求生,清静无为,身心安泰”。因此,在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死亡观和道家思想对待死亡的生死自然的态度是一样的,即死生自然。

而川端康成则不然。日本是一个极度重视死亡的民族,“世上少有文化如日本一样:时刻默念死亡、感知死亡”。他们把死看得和生一样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更痴迷死亡,迷恋生命消逝的那一刹那的华美。日本有一句谚语叫“花是樱花,人是武士”。他们常把自己看成是樱花,认为死亡就应该如樱花飘落一般静美和绚丽。这种迷恋死亡那一刻绚丽与悲哀共存的生死观,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川端康成。

再者,日本传统文学的“物哀”思想也对川端康成产生了影响。在日本文化中,“物哀”即是“把作者的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与读者分享,以寻求他人的共感,并由此实现审美意义上的心理与情感的满足,此外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任何功用或实利的目的”。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死是审美的最高主题”,他的死亡观由此可见端倪。

四、结语

从《边城》和《雪国》两部作品可以看到两位作家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沈从文多持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并且受到了儒家“哀而不伤”思想的影响,把死看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虽写了众多死亡,但其实更注重生;但川端康成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自身也吸收了佛教轮回观的观点,极度迷恋死亡,并且认为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通向彼岸的幸福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