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钱姝文 叶雪宁 崔 涛[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童话剧是以童话故事为内容,戏剧为创作形式的故事,再用一系列的表演方式展示出来,最后进行舞台加工和语言文字的处理而形成的一种话剧形式的表演。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再造想象作为有意想象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像的示意,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童话剧的编排就是一个再造想象的过程。因而童话剧不仅是学前教师喜爱的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行为动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教师引进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独特方式。
剧本的选取是童话剧表演的第一步,我们一般是要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寻找。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能够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其次改编作品是有一定要求的,要尊重原著,尊重原著的核心主题、人物性格和故事。一个成功的剧本改编,应该是创造出戏剧的审美形式,同时又保持原作的文学性,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发展的剧本。
真正成功的剧本,应该是既能够让孩子们看懂并乐在其中,又能让饱经沧桑的大人感动于其中。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剧本是曹文轩自己做编剧拍摄的电影作品《草房子》,这部电影就改编得非常成功。编剧能够将长篇小说浓缩为两个小时的电影却又不丢失原本的精华,就是因为他用四个主要人物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带动情节发展,抓住了成长这个主题,让不同的人物之间有交叉却又有各自的成长路径。这样的剧本设置才能够紧扣主题,既保留了作品的文学性又让孩子们感同身受。而我认为它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一点是编剧设计了让桑桑提前感知疾病和死亡的情节,这样安排能让孩子们的心智更加成熟,增加孩子们的阅历。由此可知,童话剧的剧本也是要选择这样既有趣又富有文学性的作品,孩子们才能从中受益,才能在表演中汲取新的养分,更加茁壮成长。
因此剧本选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既可以是贴近儿童生活实例又可以是儿童感兴趣的童话作品,儿童对此产生一定的兴趣才会有足够的热情投入表演。其次要保证情节生动、曲折,矛盾冲突是戏剧最能吸引观众的一点。最后故事内容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够启发儿童思考。我们选择《灰姑娘》 作为剧本便是综合了以上三点要求,期望能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之后的剧本改编就非常考验编者的文学功底与思想创新能力,这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挑战。我们借鉴《丑小鸭》 剧本成功改编的经验,在改编《灰姑娘》 剧本时,对思想内容建构也进行了一些改动。考虑到一个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们选择让灰姑娘原谅她的后母与姐姐,让她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把灰姑娘善良的品质一直延续了下去,希望能够告诉小朋友们要永远做一个善良的人的道理。此外,我们在一些关键情节处还增添了一些音乐、舞蹈等元素,希望能丰富剧本内容,增强舞台表演效果。
一部童话剧作品一定是由多个人物构成的,不同角色的性格、形象都不相同,而在演员的选取方面便要更加慎重,只有演员贴合角色,表演才会自然流畅。所以我们更要根据人物设定选择贴合的人物形象。当然,即使一开始确定了角色,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扮演效果进行调换。
由于角色塑造是表演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中的难点。要想塑造好角色,重要的是要理解角色,包括角色的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发展、情绪情感变化等。对人物的了解越全面、充分、深入,表现角色时才会更有兴趣、变化和创造。我们此次表演的童话剧《灰姑娘》,在实际排演时,由于我们之前曾经系统地学习过儿童戏剧课程,对于每个人适合的角色有了初步判断,所以是根据自己的性格进行角色确定的。通过对剧本的研读,我们从台词、情节中把握人物个性,确定角色的性格特点、形象特点,使自身更好地融入角色中。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说无法融入情境、对角色把握不到位等,我们也进行了适当的角色调整,以便更好地诠释角色。
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呢?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主角并非一定是最适合我们每个人的角色,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主角而且适合主角的,配角在表演中也能大放异彩,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角色与现实贴合度基本决定了表演的出彩性,你选择的角色与现实中的性格越贴近,表演就越流畅、越出彩;最后勇于尝试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往往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角色越是具有挑战性,表演越能放得开,张力也就越大,也才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儿童在角色的选择上会有所挑剔,他们往往更愿意扮演正面角色,譬如男孩子更喜欢扮演英雄角色,女孩子更倾向于扮演公主一类形象完美的角色。此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每一个角色只要表演出彩都能在舞台上发光发亮的观念,要知道角色无大小,即使是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零星几个动作的角色,只要表演得当也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挑选角色时,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进行筛选,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我们也可以采用投票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角色人选,如果彩排时表演效果不佳再按照角色的适合度进行调换,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舞台表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演员的舞台掌控能力就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背台问题、微表情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表达等。如何为观众展现一场丰富、完美的童话剧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我们在本次排演童话剧《灰姑娘》 的过程中,针对个人表演的不足请老师进行指点,观看许多舞台表演的视频,学习演员的动作、神态、台词的展现力,这些为我们舞台演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排练是为了表演效果得到更好的呈现,是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自信心的必要环节。由于我们都是非科班出身,舞台表现力有所欠缺,也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所以更要利用形体语言增强戏剧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弥补不足。当然形体语言的运用也具有很高要求,需要长期的经验累积以及对一些动作的创造性演绎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排练过程中我们不断加深记忆以期带来最佳呈现效果。其实为了让我们的表演更加有趣,反串演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能使舞台效果更加明显。在排练的过程中,经过崔老师的点拨,我们也更加理解戏剧表演的难处,表演不仅是在整个剧本内容的演绎上,更要细致入微到每个环节,每个演员出场的走路姿势、表情、神态都要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舞台表演我们总结出三点经验:首先,我们不能干巴巴地在舞台上对话,要有一定的动作、神态的补充;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其次,由于我们的演出并非专业的剧场演出,在道具、服装的配备上我们有许多不足,甚至有许多重要道具都需要我们亲手制作。这也给了我们一点启发:在今后的小教工作中,应多加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来锻炼能力,不追求才艺的最终目标,而重在体验的过程,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表演。其次就是在背记台词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创意,加入自己的理解,投入真情实感。我们在排练《灰姑娘》 时,经常容易笑场,其实这是我们无法和角色产生“共情”的体现。角色是我们和观众互动的桥梁,我们如果能将自己很好地带入角色中去,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角色,就是用自己独到的理解去体会剧情,辅之以生活经验,投入真情实感,那么表演便理所当然地流畅、自然了。最后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儿童投入表演。儿童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不可能做到完全投入,所以我们要去引导孩子切身体会角色的真情实感,帮助他们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剧情发展与情感纠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可以适度增加肢体语言,将人物的神态、体态、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工改造,使表演更加符合戏剧场景。哪怕孩子的表演不够完美,但他们的纯真质朴、真情实感的流露也会让观众赞叹不已。
戏剧是一种促进孩子作为人类一分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戏剧教育能开发每一个人,对儿童的想象力、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时代儿童戏剧教育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戏剧在小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我们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功底,才能指导学生的排演。童话剧的编排与表演,要从剧本设置、角色选取、舞台表演等方面入手,加强戏剧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掌握戏剧表演的精髓,以此发挥教育戏剧应有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