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画成其物哀其事——从汉文字“女”谈中国女性文化

时间:2024-05-20

⊙俞 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210042]

“字”是汉语结构的基本单位,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的研究都以此为基点。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字本位”一说更是被视为一种“颇有发展前景的语言理论”,这是在变相地强调“字”,作为一种音、义、形三位一体的语言形态,是汉语语言的根基。千百年来,汉字作为连接所有中国人文化的纽带,其承载的抽象性、形象性由远古绵延至今,更反映了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以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

一、“女”字的溯源化研究

本文探究的“女”字可最早追溯至象形文字中的甲骨文字形,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象形象形,随体诘诎,画成其物,日月是也。因此,女人自古便是跪着的。

图1“女”甲骨文字形图

《说文解字》卷二十《女部》中对于“女”的解释广为人知:“女,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这种解释是官方的,褒贬的色彩并不鲜明,然而笔者联想起“妇人之见”一说,不知是否是多心,褒贬瞬晰。孔子在对“女”的阐释方面更毫不掩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此时,“女”被毫不犹豫地摆在与小人等同的位置。荀子曾提出词义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偶然性关系,即约定俗成的看法,由此可见古时女人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阶级层面的

卑劣,都是封建传统与社会意识达成的共识。再从意念论角度深究词义,词义是人的意识的表现形式。如此说“女”一字的含义是社会意识的自觉表现形态也不为过。

二、“女”字的本义化研究

再从词义的类型来细化区分“女”字。首先是“女”的概念义,即是指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属于抽象的概括论范畴的,也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文化相关联,造字文化必有其社会渊源,这与上文的观点相互映衬。其次是色彩义,色彩义又分为情感色彩、语体色彩和古今色彩,在这里可以有大篇文章来做,说到情感色彩,“女”本身不存在情感色彩,然而“女,妇人也”便是一种异化了。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古今色彩,听闻女性文化是一个逐渐良化的过程,其实笔者并不以为然,从某些层面看来,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尊严的确显著提高,男女之间权益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但其实放观全局,女性遭受不平等是一个峰形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忘记了在古时,女,为母,为孕育,反映了对母性的崇拜,有女娲造人一论为证,中国文化从肇始,就打上了浓厚的女性色彩,女性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柔、弱、守、忍、静的特点可见并非是凭空而来的。同时在母系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但在这种系族社会对于女性的崇拜是非常原始的,原因在于女性对维系氏族社会的繁殖和延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后来随着畜牧业代替了对动物的驯养,锄耕文明让位于犁耕文明等经济变革以及男性本身所要求的革命使得母系社会逐步转变为父系社会,维系氏族生存的机制由繁衍后代转变为经济生产,中国漫长的父权封建制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逐步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以“性别 、位置、角色、属性”为重要文化识别的传统文化内涵随之产生,对女性所表现的压迫、不平等对待、行为举止的抑制也就随之产生,并且这种歧视在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在中国民族解放战争、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艰巨而复杂的中国妇女解放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而圆满完成。但放观今日,我们盼望的男女平等又真正实现了吗?我们所呼唤的“男女平等”本身就是在承认这种不平等,从对待男女婴态度和在社会工作岗位上的职务比例等多个方面就可以看出,长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女”字的部首类研究

刚才我们所述的全部是“女”的独立的字义,接下来不妨一看“女”字做偏旁的汉字中又能剖析出哪些深意。

首先取“妖”字。“妖,从女从芺,芺,异草,亦称钩芺。一曰女子笑貌。从女芺声。”(《说文》) 《左传》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故《崆峒问答》曰:“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偏向异端为外道。”又曰:“妖则去其人。”其意在于妖是由人造或者人化成的,而是我们说畜生植物是成精,而怪指的是异物。人一旦失去伦常,那么妖就出现形成了。在诸多关乎妖的含义中很有趣的一条是,“妖”用于喻指姿色迷人、迷惑男人行为不端的女子。笔者要辩解的或许大家都心知肚明了罢,自古是有红颜祸水一说,然而红颜又必定出祸水吗?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女子的妄断,更是对外貌妍丽女子的一种“妒妇”式的猜忌,或者说是无能者将祸事的起因推脱给弱女子的一种说辞罢了。当然,也不全是如此。“妖,妍也。”(《三苍》)“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只不过这些比起史籍中浩如烟海的对于美丽女子的偏论,显得颇为寡淡单薄罢了。

再看“姣”字。相比于“妖”,人们对于“姣”就善意的多了。“姣,好也。”(《说文解字》) 段玉裁注:“姣谓容体壮大之好也。”从字形角度来看,“姣”属于形声字,从女,从交,交亦声。“交”指“相交”“相错”。“女”和“交”联合起来表示“仕女比美:站位相交、走步相错”,即容貌体态美好的女子。很有趣的是,借此我们就可以窥视出封建传统下古人的审美了,体态优雅者为淑,这女子不仅要美丽,还有谨慎顺从。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以贤妻良母为标准的女性行为规范是受双向认同的,也就是说不仅封建社会的人要求女性如此,同时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在她们的主观意识层面上也同样将做一个孝妇、贤妻与良母当作她们人生成就的最高价值和内心深处最严格的美德规范,她们也会因之被男权社会大大颂扬,以某氏、某妻、某女的名号被记载在由男人执笔的历史文献中。“体态优雅者为淑”说是赞美,但又何尝不是对女性天性的一种束缚呢?让她们从自我定义中逐步被固化为“被定义”。

最后再关注“女”偏旁的一个动词“嫁”。“嫁,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跟‘娶’相对。嫁,女适人也。”(《说文解字》)嫁即是家,也就是说嫁是指女子去男子家,女子本是没有家的,应当以男之家为家,故有了“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古语。所以,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美其名曰的“之子于归”,即是指此。所以家、嫁音近义同。女子无家,短短四字,极尽凄凉,怕是生于古代,生女便是为了嫁,生下的女儿一落地就是别家的。女子为何无家?人类婚姻的发展经历了由伙伴制到对偶制的演变过程,在伙伴制中实行的是兄弟共妻或姐妹共夫,此时家族财产权通常归女性所有,或者表现为男女各有。但当婚姻制度转变为对偶制时,女性已然丧失了财产追根究底,原因在于,氏族社会的末期,男子已逐步承担起绝大部分重要的家庭生产劳作,同时作为生产工具一部分的家畜,又是财产的主要内容,女子无狩猎行为能力,便无财产经济权,于是自然无家,只能以男子的家为家,出嫁即归家的由来便源自此处。这样一来,女子自古便是附属品,连同出嫁这样的盛事,也只能成为一次附属品归属地的转移。

这样笔者分别从褒义形容词、贬义形容词和动词三方面各选取了三个“女”偏旁的汉字,从中我们已看出了端倪。词义的性质告诉我们词义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民族性,这也就决定了以下含义:其一,汉字蕴含的文化性是必然的;其二,以上汉字所蕴含的女性文化是为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历史发展所造就的,当然,双向地,我们也可以说这些汉字的字义暗示着中国女性文化的历史渊源。如谷建军指出:“词义在产生、繁衍、变化中所打上的民族文化属性有这样三个层次: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在词义中的融合性、民族文化使词义产生独特性、民族文化令同等内涵词义具有差异性。”

四、总结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女性文化与造字文化在发展中紧密融合,中国女性文化中,封建主义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母系氏族社会对母性的崇尚都仅仅是其中较为传统的一小部分,和字义词义的不断革新一样,中国女性文化也在不断地走向现代化。从受众方来说,西方女性主义对于中国传统女性思维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刺激和引导中国女性去追求更多的妇女权益,去追求两性平等、两性平权。从中国的社会发展来说,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进步也推动着中国由妇女解放到男女平等不断进步,从金一著在《女界钟》中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他的这本著作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再到女子教育合法化,孙中山宣布允许女子有完全参政权。再到广州纪念活动后“三八”妇女节活动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逐渐普及,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新中国创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由毛泽东、朱德亲自为它题词。再到中国第一艘由妇女担任全部设计的船舶“妇女号”在黄浦江下水。再到我国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对《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的联合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通过,现代化的妇女解放运动更全面地遍布了体育、法律、科技、人文等多个方面。我们关注汉语言层面,也会发现一大批的反映新时代女性的新兴词汇也正在涌入大众视野:宅女、御姐、人妻、小资女等层出不穷。

由字本位探究“女”字背后的女性文化,意味着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应当与中国传统文明紧密关联,在研究其重大关联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规则使得词义存在随时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放眼中国女性文化的进程,我们也应该期待女性勇敢跳脱出社会给予她们的既定角色,摆脱传统命运,创造出属于女性的新时代“词汇”。

①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② 聂林媛:《“女强人”定型之形成机制探究》,《前言》2013年第15期。

③ 林丹娅:《中国女性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1—77页。

④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页。

⑤ 谷建军:《论词义的文化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第39—43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