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 《单刀会》 的叙事策略

时间:2024-05-20

⊙王森正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单刀会》 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关汉卿今存为数不多的历史剧之一,取材于三国时期鲁肃与关羽就荆州归属问题而进行会晤的历史。从古至今,无论是史书、话本、小说还是戏剧,有不少文本对这一故事有所呈现。“单刀会”的故事在其他文本中的篇幅都较短,多为一段或几段,只有《单刀会》是以一个完整的剧本来呈现。以真实发生这一故事底本,那么对底本进行叙事加工的各种文本便是不同形态的述本。《单刀会》的创作,是在其之前的文本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史书《三国志》。因此,对各种述本的叙事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单刀会》的《三国志》针对这一历史的叙事的比较,更能凸显出《单刀会》的叙事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传达的作者意图。而关汉卿根据自己的创作倾向,对“单刀会”这一历史重新解读,通过各种各样的叙事加工,最后以《单刀会》这一述本呈现出来。相对于《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甚至后来的《三国演义》,其叙事加工的主要方式,就体现在以多维的、变换的视角进行叙事;打破原有时空限制,对叙事时空进行有效变形;增加隐含作者的叙事干预等方面。通过这些叙事加工,该文本最终给隐含读者展示出了一个神化色彩浓厚的关羽形象,也表达了其正统意识和民族情感。

一、多维视角的转换

杂剧的呈现方式是代言体,即由各种脚色(或行当),扮演剧中的人物(角色),并代表剧中的人物进行叙述和对话。虽然是代言,可剧作家多强调扮演者与人物的合二为一,并以人物的角度进行讲述。在《单刀会》中,作者分别选取了鲁肃、乔公、司马徽、黄文等次要角色的视角来“看”关羽;同时,在第三折时,当主要人物出场时,又主要以他的视角来“看”本次“单刀会”,这些多维视角的运用和转换,使得关羽的形象生动且更具有神化色彩。

在《三国志》中,这个历史事件被记录在《吴书九》的关于鲁肃的记载中。作者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简短的叙述,且在叙述中,鲁肃为主要人物,而关羽是次要人物。比如“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无以答”等都是表现鲁肃的正面形象,而在《单刀会》中,作者通过不同人物视角的展示,更突出了关羽的主角形象。

在保留鲁肃的基础上,作者增加了乔公、司马徽、黄文的次要角色。并先后通过他们的视角来“看”关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虚拟且神秘的关羽。第一折,以鲁肃的视角出发,关羽甚至刘备一方都是背信弃义之徒,而他又没有见过关羽,因此便以问题的方式对关羽进行猜测。而乔公则作为东吴的德高望重者,以他的见闻和眼光来对鲁肃进行回答。在双重视角的交错和往复中,关羽的英豪形象便树立起来了。鲁肃分别从“弟兄虽多,兵微将寡”“虽勇无能”、威猛如何、酒性如何等对关羽进行否定和提问,而乔公则依次以自己的认知进行回答,通过“博望烧”“隔江斗智”“赤壁鏊兵”“诛文丑,刺颜良”“劣性显英豪”等事件的一一列举,回答了鲁肃的问题,并对鲁肃进行劝说。在两种视角的交汇之中,一个虚拟的英勇无比、万夫不当的英豪形象便产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剧本里乔公是没有见过关羽的,因此种种事迹也都是他的听说和想象,而这也就使司马徽呼之欲出。第二折延用了第一折的两重视角的方法,以鲁肃的视角继续否定和追问,而以司马徽的视角进一步回复和拔高。因为司马徽和关羽曾有一面之交,因此其视角下的关羽更有可信度。鲁肃依然从酒性如何、是否有勇无谋、身边缺乏用武之人等方面抛出问题,而司马徽更是以杀人不见尸首,“酒性躁不中撩斗”,近不得其身,身边五位勇夫相助等方面回答了鲁肃的问题。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高人”和与关羽有交往的身份,使得其言更加接近事实。而在他的回答中,关羽的形象似乎不仅英勇,更加有谋,甚至具有了一定的神化色彩。

第三折中,关羽作为主角正式登场,作者也开始从次要人物的视角,转换成主要人物的视角来“看”“单刀会”。通过前两折塑造的虚拟化的关羽形象和三、四折实际的关羽的对应,便使一个真实而又不失神性的关羽立起来了。在第三折中,关羽面对赴宴的邀请书和周仓、关平等关于赴宴危险的警告,一早就知道这是不安好心的“鸿门宴”,然而他依然大义凛然地决心赴宴。第四折中,他面对鲁肃的层层质问和武力相逼,更是在不断对历史的追述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汉业为正的口号,同时,又以威猛无比的气场和英明的战术安排,吓倒鲁肃,成功离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折中,关羽的大量唱词都以自己的眼光,发表了对汉室衰微、天下三分的评价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些唱词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人物的强烈感情,而从他的视角出发的这些讲述,更丰富了关羽没有建立起来的类似于“诗人”的这一种文雅的具有思想深度的形象,与之前的虚拟的形象、现实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使得关羽这个人物更加鲜明且丰满。

与《三国志》相比,《单刀会》不再使用单一的视角,而是分别选取鲁肃、乔公、司马徽甚至第三折短暂出现的黄平等次要人物,以各自立场和见闻来共同叙述关羽的形象;同时,又在第三折转换成关羽的主要视角,先从“被看”,再到“看”,这种多维视角的应用对其形象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

二、叙事时空的变形

《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两个文本,对这一故事的讲述内容较少,在叙事时间和空间上都较为局限。叙事时间上遵循一般的顺叙,空间也并没有明确指出且较为单一。《单刀会》作为一个供欣赏的戏剧,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复杂化处理,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作者刻意推迟关羽的出场时间,以造成叙述时间的不平衡;在吸收前两个文本顺叙时间的基础上,依然在整体结构上采取顺叙的线性叙事,而同时又大量使用追叙、预叙、停叙等手段,使得文本更加丰满;在空间上也进行了较大的变动和转换。

《单刀会》与关汉卿其他的杂剧相比,最大的特点便是主角出场时间过迟,到第三折才出场,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杂剧的创作规律。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本传中有名脚色,不宜出之太迟……太迟则先有他脚色上场,观众反认为主,及见后来人,势必反以为客矣。”因此,有部分评论家认为这是关汉卿叙事的不成熟之所在。但在本部杂剧中,尽管主角关羽的上场时间有较大的推迟,却没有给人一种反客为主的感觉,因为在戏剧时间上,关羽虽过半才出场,而在叙述时间上,他在第一折就以被叙述的方式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正如上文所讲,作者在前两折中,用不同层次人物的眼光“看”关羽,在其叙述中,观众早就对其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形象。关汉卿有意识地让关羽在戏剧时间过半后出场,正是让他以实在形象与这种虚拟形象进行对应,不仅没有失去其主角地位,反而更加丰富且具有层次化。这种时间上的推移,不仅不是叙事的不成熟,相反,是一种叙事上的求变求新。

结合元杂剧的叙事体制,《单刀会》在传统的线性顺叙的基本结构上,也加入了大量的追叙、预叙、停叙等,这些叙事手段使得文本更加的复杂化。首先,文本中基本每个角色上场都会有一定的追叙。鲁肃上场时,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开始追述魏、蜀、吴三分天下、周瑜之死、借荆州与刘备、孙权嫁妹、刘备背信弃义等历史,使得一段复杂的三国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乔公、司马徽、关羽上场时也都有部分的追叙,追叙三分天下的历史和自身的状况。这些追述使得原本较短的故事时间,扩展到魏、蜀、吴分天下之时,甚至更早,增强了故事的丰富程度。同时,在前两折,在乔夫和司马徽对关羽的叙述中,也大量使用追叙,把其英武的诸多事迹,在追叙中呈现出来,为塑造其形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其次,作为戏剧的呈现方式,该文本也使用了一定的预叙。比如鲁肃在对过去的事件进行追叙完后,接下来便说出了要发生的事件,尤其是他定的三条计策。在与乔公、司马徽的对话中,他频频强调这三条计策,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重复。在乔公、司马徽对鲁肃进行回答的相关叙述中,也对宴会的情景进行了部分的预叙式的假设。这种预叙让观众提前知道了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情节,使得观众不再过分关注故事的结局,而对发展过程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在鲁肃的三条计谋的使用中,先前预叙的顺利,与实际发生的阻碍的对照,加剧了故事发展过程的传奇性。最后,作为一个杂剧,文本大量的抒情唱词,构成了叙述上的停叙。每当情节发展至激烈处,作者便让每一折的正末以唱词的方式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这些唱词没有推动故事的发展,而是使时间静止,向观众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想法,让其直观地去体验叙述者的内心活动,唱词与念白相承接,也使得整体叙述的节奏得到舒缓,并增加了叙述的可看性。

在《三国志》中,叙述的空间非常模糊,甚至宴会的地点也没有提及,而在《单刀会》中,叙事的空间在每一折都有较大的变动,同时也随着每一折的推进不断更替。第一折鲁肃从上场到见乔公,空间进行了明显的转换;到第二折,从乔公住所又转换成司马徽的隐居之地;第三折中叙述空间变为项羽的住所,而第四折中又从船上到江中亭上。这些空间的不断变化显示出了杂剧对叙事空间的独特处理技巧,也使得文本的空间格局变得更加广阔。

三、叙事干预的凸显

作为史书,《三国志》在叙事上必须以客观的角度,不能有作者过多的倾向性,而《三国志平话》对于这一历史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就开始偏向于关羽这一方。而《单刀会》中,作者叙述手段的应用完全是为了塑造完美的关羽形象。主角关羽的某些叙事和抒情,明显地超出了他个人视角的情感和道德范畴,而是作者的情感价值和道德观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一定程度上的叙事干预。同时,在最后一折中,关羽的叙事甚至跳出了角色,跟读者直接对话,也是作者干预的体现。

在三、四折出场的关羽的叙事中不仅表现出了他威武豪迈的英雄气魄,同时也展现且多次强调他的“汉统意识”。比如刚一上场的唱词:“那时节天下荒荒,恰周、秦早属了刘、项,分君臣先到咸阳……一个用了三杰,一个诛了八将。”刚一上场,关羽就表达了他的“正统”价值。而在接下来的对话和唱词中,也多次提到“汉家天下”的思想,并追述汉初刘邦建国的历史,甚至用它来与鲁肃进行辩论。这是明显的伦理干预,作者有意图地借助人物之口,表现出超越人物的认知范围的价值判断,而传递这种判断,也是作者的主要创作目的之一。

同时,在诸多关羽的唱词中,作者建构的情感超出人物情感取向。第四折中的关羽的唱词成为元杂剧中唱词的经典片段,如“【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关羽与一行人在行船准备赴宴会时,没有商量行动的计划,也没有表达对敌方的担忧,而是在面对一片江景,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古今兴亡的感慨。在情节即将奔赴高潮,最紧张刺激的时候,作者让关羽进行大段的抒情,而且抒发的是文人般的感叹之情,而实际人物是很难有这种诗人般的情怀的。这一方面让本身以英雄的高大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关羽也有了一定的文人化色彩,而这又反过来让这一形象更加复杂化。

在第四折中的最后一段唱词中,作者先是让关羽抒发自己宴会后“胜利”的喜悦之情,并简单叙述“胜利”回师的情景。而之后却跳出了角色本身的限制,与观众进行交流,说道:“说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称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这是作者叙事上有意的僭越,以角色的身份对叙事进行指点式的干预,这种干预不但提醒了观众戏剧的形态,同时也又一次重述了主题。

四、总结

《单刀会》在《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等文本的基础上,对三国时期关羽和鲁肃双方探讨荆州归属问题的这一事件进行了杂剧式的叙事加工,无论是在视角上、时空上、叙事干预上都既适应了杂剧的体制,又符合作者的叙事意图。正如刘知建在《读(单刀会)札记》中说:“它的艺术技巧,就是要想尽一切方法来歌颂英雄的关羽。”与之前的文本相比,《单刀会》在叙事上的加工,极大程度地塑造了作者心中的完美的似乎有些神性的英雄形象。在塑造形象的同时,作者也有意地传达了他的“汉统意识”和民族情结,面对民族压迫与士人危机,借关羽这一形象,向观众传达鲜明的汉族情结。

①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3—754页。

②③⑤⑥⑦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6页,第60页,第63页,第68—69页,第 72页。

④ 李渔:《闲情偶寄》,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8页。

⑧ 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下)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