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袁文丽[广东金融学院,广州 510521]
从最严格意义上界定城市电影,是指记录城市、反映城市、表现城市的影片,那么,影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人公必然是“城市”,以这种方式进行叙述和架构的剧情片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非常少的。然而,2016年李云波第一部自编自导的长篇故事片《呼吸正常》不期然闯入了我们的视野。电影以纪实的镜头手法,以反类型的剧情片方式,透过四个“90后”青年的生活轨迹,通过触摸他们碎片化、原生态的存在状态、经验感觉,影片直接捕捉、记录和呈现了一个真实、多维、杂糅、暧昧的“广州城”,这是一个流动不居、变幻不定的后现代大都市。作为小众电影,作为一部地道的广州本土电影,尽管院线电影票房只有31.6万,在今天以票房和市场论英雄的时代,李云波及其《呼吸正常》却具有了别样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并没有连贯、跌宕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四个“90后”男性青年主人公琐碎庸常的生活、工作和情感状态,通过他们在城市的游荡、漂移、穿行、奔走,透过他们的希冀与彷徨、理想与失落、无聊与失望、孤独与疏离等情感体验,带领着我们领略了广州城市的众生百相。“城市空间”已然是电影的主体,而不再只是背景,人物的活动轨迹正是为了勾勒流动的城市图像和难以名状的城市经验,电影故事性、情节性的有意消解也恰是为了避免对城市主体性呈现的破坏,而“90后”群体的情感体验与他们所处的都市又构成了一种互为表征的有意味的叙事方式。
电影中围绕着青年大学生小张、银行职员阿洪、富二代阿浩和物理学博士老K四人在广州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爱恋模式、价值观念、情感体验等展开叙述。四个主人公甚至没有自己正式的名字,他们只是大都市随波逐流中“90后”不同类型青年群体的代表。电影以流水账似的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青年个体的琐碎庸常、他们的苦闷失望、徘徊抑或希冀。他们从生活走进了电影,又从电影回到生活,在电影中扮演自己。
“90后”一代几乎是与中国的互联网、手机新媒体、信息技术共生发展的一代。“90后”大部分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成长于网络迅速崛起的时代。当代社会结构正从传统向现代、甚至是后现代转向,文化价值观念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一种流动不居的后现代性风格。被誉为“新生代”的“90后”青年群体充当了打破传统规则并积极树立现代新时尚生活主体的表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努力用自己的话语和方式诠释着这个时代的内涵和城市的意蕴。
电影题名为《呼吸正常》,在影片一开篇,传来的是急促和沉重的呼吸声(画外音),“呼吸”是一个人生存状态和情绪的最直观的表象。影片通过“呼吸”的隐喻,所传达的正是不同身份和处境的四个男性青年群体身居大都市中而遭遇的生存逼仄感,“新生代”青年群体如何在社会的压力和缝隙里寻找出路,维持正常的呼吸,是作为一个个体“生活”的重要使命感。
导演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以纪录片式的手法,让四位主人公对着镜头不断进行着絮絮叨叨的独白。电影中的“老K”,尽管家境优渥,学识丰富,学历颇高(读至博士),作为“城二代”的代表,也常常感觉到“无根的漂泊感”和虚无感。本来有份天文台的体面工作,但又不安于现状而自我“流放”,成为新一代“地下游民”。而另一个啃老的无业游民“阿浩”,每天在人群中寻找和等待一个并不明确的爱恋对象——树树,他甚至不知道这个女孩的真实姓名、长相和身份,就如同“等待戈多”一样。
作为城市打工者和迁徙者的代表“小张”,从“从青岛到广州,卖过手机,卖过家具,做过家教,甚至工地”,一开场就深陷人生的沼泽之中,在情感方面被相处两年的女友抛弃,“工作也丢了”“活得像条青菜”,在失业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中,低落和痛苦。另一个城市打工者——银行职员阿洪,尽管拥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在推销贷款和银行业务的过程中,也受尽客户的冷落,尽管有一个稳定的女朋友,在面对女朋友对于物质消费的需求和父母结婚的诉求时,也有着二十五岁青年的迷茫和恐惧感。当今社会,阶层分化与固化加剧就业竞争,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无法从父辈获得资源的他们成为城市边缘的“蚁居”“蚁族一代”。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理想甚至尊严在城市中疲于奔命、艰苦挣扎。“无深度感的折中主义”,成了这一群体青年最典型的生存方式的写照。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激情,每天奔波和游移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当中,面对自己的未来表现出强烈的迷茫感和不确定感,而“无聊、无意义”是他们最深切的对当代社会现实和生活的感受。
随着全球化的来临,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迭代、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媒介的普遍应用不断催生出新的流动的社会形态,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信息流动、人口流动、资本流动、空间流动、身份流动、关系流动等成了整个社会常态化的存在样态。“短暂、偶然”与“永恒和不变”相并列,与之相呼应的“流动性”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正如社会学家鲍曼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中一切如液体一般是不断流动的,“时空关系变得流程性的、不定的和动态的,而不再是预先注定的静态的”。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现代社会的特性进行过相关的精辟论述:“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折射着当代社会的一种发展轨迹从传统稳定有序走向不断流动变化的状态。
“流动”,在电影中具有两层方面的含义。第一层面,是具体的人的身份、地域和关系的流动。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社会分工使生产和消费得以大规模地扩大,受教育的机会增加、程度提高,人口和职业流动加大。当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口的流动,而城市的活力也与人才的流动紧密关联。电影中的小张作为城市的迁徙者,从青岛来到广州找工作,而银行职员阿洪为了更高的工资收入,决定离开广州去上海就职。老K的父亲经常在外出差工作旅游和回乡探亲,老K的母亲经常去极地探险,在现代生活中,除了工作的需要,旅游、回乡探亲等成为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其次,职业身份的流动性加大。为了谋生,小张做过销售、策划、老师、电商、农民工、网络文学创作等等,按照电影中台词“一年换几百份工作,没一份超过三个月”;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和媒介的更迭变化,有人被迫离开干了一辈子的记者工作,面临新的身份转型;老K为了自我的爱好追求,辞掉天文台的工作等等。再次,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动不居。老K和相亲女友分分合合,阿洪在以前的女朋友和新欢之间徘徊,摇摆不定;小张被女朋友抛弃,又渴求复合等等。现代社会中两性的爱恋关系也变得难以捉摸,阴晴不定。齐美尔按社会形式和空间将流动分为游牧、流浪、离散、迁徙、旅游、冒险等不同类型,将流动与空间连接提炼为现代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在电影文本中,人物的社会生活方式折射了不同的流动类型。
第二层面的流动,指向空间的流动。在《流动性》中,彼特·阿迪指出:“流动性媒介包括流动性技术(如火车、汽车、飞机、电话)和流动性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电缆)。流动性媒介生产和促进了社会关系。”(Adey,210)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流动性媒介,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在《日常生活实践》第 9 章“空间故事”中有详细阐述:“人们乘坐 metaphor——火车或公交汽车——去上班或回家。同时,‘故事’也叫metaphor,故事就是空间轨迹,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De Certeau,115)在电影中,空间的流动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故事。交通空间、消费空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性别空间等相互叠加,构成一种互相关联而又流动的社会关系图景。电影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线索,而让人物随着他们日常生活的轨迹的变化,镜头的空间场景随着人物的日常生活流的变化自然切换,同时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精神真实自然地流露出来。如电影随着主人公们在街头的闲逛(老西关、图书馆、南越王博物馆)、随着他们上班期间乘坐的公交、地铁的切换,随着他们的休闲娱乐(户外音乐节、KTV、广州塔灯光秀、珠江夜游、白云山)、饮食消费(大排档、麦当劳、西餐厅)等,电影的故事如一篇随性的散文在空间的流动交叠中自然抒发,各类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和商业中心代表了后现代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景观。电影通过城市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呈现了广州丰富多彩的城市风物和城市文化的面向,一个杂糅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风格,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被表征和构建。城市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产品、人文景观、建筑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城市中的空间构形、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本身恰恰是具体文化符号的呈现。在流动性空间的交替中,影片在结构上表现为一种离散的叙事诗学,意义的开放和不确定,故事中心的消解成为文本突出的显像特征。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迎来了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进入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时期。同时,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在消费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在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许多城市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工业”“后现代”。“后工业”主要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结构现象。“后现代”主要指文化方面的转型,既有生产方面的,又有生活方面的;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又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城市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空间系统的复合体,后现代主义逐渐融入了当代城市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情感价值的方方面面,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认同方式。“世纪之交,城市文化正在发生着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型与变迁。”
后现代城市的总体特征是多元性、复杂性、网络型和不确定性,无论是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单个的城市来看,城市是多元构成的,而城市多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比过去更加复杂。全球化的发展和交通技术进步推动了以世界城市为领导的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网络化的城市体系在更广的空间上实现流动。后现代城市在经济方面,表现在以第三产业的经济结构为主,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为特征等知识经济成为主导性支柱产业。在社会结构方面,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城市治理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概念层面上,广州已然是一座后现代大都市。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圣地,在文化上一直以开放、包容、多元自居。广州作为一座多中心、多文化的超级大都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港澳文化、岭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交汇。据规划,2035年广州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比2016年末的人口数增加600万。《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质为: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广州市在空间上形成“主城区(由七大区组成)——副中心(南沙)——外围城区(从化、增城等)——新型城镇——农村”等城乡网格化的体系。城市不是按同心圆趋势发展,而是沿着地铁和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呈线状发展,形成城市结构的扇面理论,打造以功能划分为核心板块的多点支撑。据统计,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28.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454.00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增长7.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06:27.32:71.6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占服务业比重达67.5%,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日益巩固。
在文化的意义层面,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就是平面感和无深度感,一种“新的货真价实的肤浅”,在后现代的意象中(沃霍尔及其原型),情感和主观性全都消失了。以往作为中心的主体或精神出现了非中心化。按照文化学者伊尔·哈桑的说法,现代城市文明或后现代生存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多元差异性、消解中心性,强调边缘性;反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和差异;反对基础主义深度模式,强调平面化等。在电影《呼吸正常》的文本结构中,电影对传统中心人物和中心情节结构的消解,使电影呈现出意识形态流动的碎片化和断裂性;电影中四个男性青年形象都处在社会的边缘和流放状态,流浪者没有了目标和秩序,难以被控制并且处于一种不被接纳和难以融入的尴尬状态。不管是“地下艺人”的博士老K,还是失业的小陈,或是“啃老”的阿浩,抑或是处于底层的银行职员阿洪,他们都是现代性生存之流的卑微者,他们苦闷、彷徨、迷茫;他们又是城市青年文化生活风格的表征者,迷恋电子游戏、二次元漫威文化、泡吧、无业游民、失业、失恋、追踪一个似曾相识的梦中情人等等,他们在对城市生存无意义的虚无漂泊感中流露出一种离散的诗学之思。影片对后现代空间景观采用流动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通过对人物活动场所的自然切换,影像在城市的各类文化空间、娱乐中心和商业中心之间流过掠影,通过引人遐想的文字、各种美轮美奂的广告图片、丰富多样的雕塑和建筑风格及梦幻闪烁的霓虹灯混杂在一起,这里成了一个都市“超空间”意象,成为主题公园的汇集地,包括工商社团、休闲娱乐、寻欢作乐等各种口味都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大学校园、小蛮腰灯光秀、户外音乐节、珠江风景带、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厅、酒吧、老牌甜品店、大排档、高档西餐厅、老街骑楼街区、欧式风情的城市旧租界沙面,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广州城,后现代城市的形式也越来越由景观和消费的需求来决定。电影时而让人物对着镜头自说自话,间离于故事之外,好像在进行着自我故事的独白;时而又让其沉浸于剧中,演绎电影中的人物故事,影片表达了似真似幻的模糊感,呈现出后现代城市的“拟象”图景。
总之,《呼吸正常》作为导演李云波的即兴创作,以一种先锋实验的方式,表现了一种从未呈现过的城市生活的方式。该片完全没有一部电影的剧情套路,通过一种自由的叙事方式,呈现了一座流动不拘、梦幻多变的广州,实践了一种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审美之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