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然空间的异化与生态正义——王十月长篇小说《米岛》中的“米岛”与资本

时间:2024-05-20

⊙杨深林[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湖北籍作家王十月的长篇小说《米岛》(2013)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都是写改革开放后中国乡土的变迁,但是《米岛》与贾平凹这两部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王十月不是单纯从乡土文化与社会性格的角度切片式地展现乡土,而是从全球资本的视角展现“米岛”工业化的史诗性变迁,延续了其从全球资本的角度关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当中的人们从肉体到精神的困境与生活图景的主题。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侧重于从乡土的角度哀叹乡土文化的逝去;《带灯》则通过聚焦乡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矛盾、艰难的处境,折射现代乡村官员与农民的社会性格变迁。而王十月的长篇小说《米岛》则是描述了与世隔绝的孤岛“米岛”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如何走向工业化以及最终被工业化摧毁的故事,揭示了“米岛”的命运变迁与全球资本的扩张有着密切的关联。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本使“米岛”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使“米岛”沦为资本避免过度积累的危机和获得“价值增殖”的工具,导致了米岛的环境污染与伦理衰败。

一、资本导致“米岛”自然空间的异化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长篇小说《米岛》中的“米岛”是资本避免过度积累的危机和获得价值增值的必要手段之一。马克思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资本控制下的自然不再是人类敬畏与歌颂的对象,仅仅沦为资本逐利的附属物。资本可以无视客观生态规律而无限度进攻与榨取自然,“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并不关心“这些行为在自然方面的影响”。资本驱动下的工业化固然让米岛得到税收与解决就业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破坏了米岛的生态环境,导致其自然空间的异化。

“米岛”最大的变化是承包到户的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米岛由死气沉沉变为生机勃勃。小说一开始,“米岛”因为一场大洪水而失去了与大陆的联系,成为梭形的肥美孤岛。后来,米南村一家移居此岛,白家、花家、马家等家族也陆续迁入。米岛的自然生态被改变,树木被大量砍伐,原始森林消失不见。因这几个家族自古就是米家穷,白家富,花家贵,三家人之间开始互相仇视与倾轧。近六十年来,米岛这几家出生的子女白鸿声、米立心、马挖苦、花一朵、花五朵,对米岛后来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马挖苦与花一朵,给米岛带来了荣光与毁灭,但是白鸿声与花五朵却反抗这种荣光背后的残酷与非人性。米岛村民先是用上了电灯等现代工具;改革开放后,白振国带来第一笔海外资本,在米岛建立砖窑厂;后来,砖窑厂经营不善,转让给掌握独门烧砖绝技的马挖苦;可是百年不遇的洪水使砖窑厂倒闭,马挖苦转战房地产和化工领域,从而大获成功。马挖苦和花一朵先利用米岛城镇化的时代机遇,做房地产积累第一桶金;然后转战化工领域,建立重污染的选矿剂化工厂,与外来资本的化工厂进行竞争。他们在米岛建立化工厂都是看中了米岛地理位置偏僻,且四面环水便于排污的优点。化工厂的建立暂时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当地人民把马挖苦评为楚州市“十大杰出企业家”之一。

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获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为了节约成本,米岛化工厂的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进河道,最终导致附近的居民疾病丛生、民风堕落,把米岛带入毁灭的境地。王十月曾经说过,自己创作《米岛》的目的是写故乡的凋敝与工业污染。村支书白鸿声的儿子与其他村民的小孩死于化工污染,白鸿声联合村民向马挖苦索要赔偿,并想通过媒体曝光化工厂的危害;但是马挖苦运用各种手段阻止他们揭露污染的真相,并拒绝赔偿。马挖苦说:“我承认,化工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但那些水都排到了江里,我们住在上游,要污染也是污染下游,跟我们米岛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大河的水质是变坏了,但这是我一家化工厂造成的吗?这些污水都是上游排下来的。你要告,先去告上游的那些工厂,把所有的过失都归咎到我身上,你觉得公道吗?”最后,白鸿声点燃了化工厂的仓库,米岛在大爆炸中毁灭了。化工厂的爆炸使米岛降下长达三十天的酸雨,米岛成了空无一人的死亡之岛,岛上所有的植物与来不及逃跑的动物全部被杀死。如果说花一朵与马挖苦一样,为了利益造成了米岛的污染,那么她的妹妹花五朵则与白鸿声一样,反对工业化对米岛的摧残。花五朵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医学博士),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不忍看到化工污染对米岛的孩子进行摧残。

本地资本对米岛进行工业化改造,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外地资本吸引米岛的农民群体离开家乡,去往陌生的城市打工赚钱,使米岛在伦理生态上也走向异化:旧的伦理关系不复存在,金钱至上的新伦理大行其道。资本的不断变革性与扩张性使“一切神圣的东西都亵渎了”,“使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大卫·哈维则更直接地指出资本的空间修复“必须要在新的地理环境和空间中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资本最终打破了“地方德行的封闭性”,即基于传统血缘与宗族的熟人交往观与“平均主义”的财富观。米岛的民众过去认为,只要靠自己的努力打工挣钱就值得被尊重;如今却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受到尊敬,可见米岛伦理、风气的改变。米岛的民众进城打工,受到“金钱至上”的观念的影响,冰冷的“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腐蚀着他们的内心。他们为了骗取更多的拆迁补助款,突击建房,抢种树苗,丢失了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米岛的人民最终变得游手好闲,赌博成风,甚至有人为了挣钱,带着自己的妻子到城里去做皮肉生意。

二、资本驱动下“米岛”的发展之道:坚持生态正义

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我们在批判资本造成自然空间的异化时,始终坚持积极利用资本的文明性,使之服务于人民,保证生态正义。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互为主体性,并坚持“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的目的性并满足其需要,才能实现其完整性、全面性和自由性”。人类对待自然应该“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体现自然解放与人类解放之有机统一。

有所作为是指人类利用资本体现人的理性意志,改造自然界为自己服务,自然界本身便是人的肉体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不是独立于人自身之外的自然,而是人的能动性的作品与现实,自然界的异化意味着人类自身能力的破坏与人的本质力量的丧失。最初的米岛是一个与世隔绝、万物和谐的小岛,可是随着人类的到来,米岛逐渐丧失了平静:森林被砍伐,变成耕地;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人类的倾轧和争夺。米岛的工业化是其走向城镇化与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马克思把工业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与人的解放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主宰下的工业则以异化的形式呈现:资本时代的人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大肆开发房地产,破坏耕地,把含有剧毒的污水直接排入江中,使大气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有所不为是指人类使用资本应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更要认识到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前提。“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要尊重自然的权益与需要。社会主义以前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在私有制主导的资本霸权下,工业对自然的改变不是以人的解放为目的,而是把自然和人当作手段,以逐利和价值增值为目的。王十月写作《米岛》的初衷是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道德低下等问题,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批判工业化,只是不赞成以自然和人性的毁灭为代价。他认为工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米岛》中的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灾难使我们意识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尽力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工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应同步发展。如果中国过度依赖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生产,那么中国将永远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更将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总之,在当下的中国,坚持生态正义,就是坚持资本的人民性,既要坚持群众利益的现实性原则,也要坚持人类解放的价值性原则。恩格斯指出,只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打破资本主义只关注以直接效益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既关注人类生产行为的自然影响与社会影响的直接性与当下性,又关注其自然影响与社会影响的间接性与深远性。坚持生态正义的人民性,既要坚持群众利益的现实性原则,使资本成为国家富强、民众幸福的工具与手段;又要坚持人类解放的价值性原则,使得未来社会的资本成为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资本与自然、资本与人类之间对抗性的异化关系得到科学、合理而有效的解决。未来社会“绝不是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绝不是返回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恰恰相反,它们倒是人的本质或作为某种现实东西的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对人来说的真正的实现”。在未来社会,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类与自然之间,都会建立一种平等友爱的互主体关系,人类因此实现了生命的全面性和自由性。未来社会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完全实现。

① 王十月、高方方:《为都市隐匿者作证——对话王十月》,《百家评论》2013年第3期,第58—65页。

②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页。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0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④ 魏沛娜:《王十月:不预设定位才是最好的定位》,《深圳商报》2016年1月19日第B08版。

⑤ 王十月:《米岛》,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40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3—404页。

⑦ 大卫·哈维:《资本的城市化: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董慧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9页。

⑧ 曹琳琳:《资本空间的伦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8页。

⑨ 黄明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互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研究》,《理论与评论》2020年第3期,第14—27页。

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⑪ 何晶、祁斯韵:《王十月:要我写小情小调,根本不可能》,凤凰网读书,网址:http://book.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9/22/29790213_0.s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