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艺术精神》:艺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

时间:2024-05-20

⊙李扬帆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艺术精神》(

The Art Spirit

)一书,是美国艺术家、教育家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1865—1929)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自1923 年问世以来深受国外读者的青睐,至少出过五个英文版,并多次重印。中文版2017年由中国台湾大牌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有三个大陆译本。与一般学术专著不同,该书以笔记、论文、信件片段和讲课内容为主,由亨利的学生玛格丽·瑞尔森(Margery Ryerson)汇编而成,涉及绘画概念和技法、艺术学习的一般探讨和艺术欣赏。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两个问题——艺术精神是什么?当代人为何需要艺术精神?

一、成为自己:艺术与生命

艺术与生命的话题是贯穿此书的一个重要话题,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精神性地生存”,如何“成为自己”。亨利将艺术视为一种介质,一方面主张顺天地万物之性,与万物关联,从而建立个体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艺术捍卫个人的自由,从而帮助个体抵达内在的自我。

走出画室,到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中作画的方式自印象派而广为流行。受印象派影响,罗伯特·亨利十分支持并极力向学生、朋友推广这种作画方式。艺术家应与天地万物关联,以艺术的笔触消解纯粹的物性,让天地万物之性得以展开。亨利认为,一片风景的价值所在是它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大海的力量,岩石的坚韧,白雪皑皑彰显的浪漫气氛,火车车窗那激动人心的一瞥,自然万物经画家的笔触一点而富有精气神儿。在他看来,山川是天空下伟大的生命体,瀑布也不只是瀑布,而是生命的表达。

亨利的想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类似,万物的“存在”经由作为“此在”的艺术家的存在被“照亮”,纯粹的物性消隐,背后的人性隐现。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与所有“在世”的存在物发生关联,人经由一块古老的岩石开启一场远古的邂逅,在微物中寻找伟大的标记,由此建立与宇宙的亲和关系。真实的自然之美在凝视与热爱中展现自身,我们所拥有的沉睡的万物经艺术家的眼睛与笔触被唤醒。由此,我们遁入真正的神秘。向外寻求个人与世界的联系,是“成为自己”的一种方式。个体获得自我、成为自己的另一维度指向个体内在意义上的自我,亨利在书中反复言说个体内在的自由对于个人的意义。

在现代学科分类视野下,艺术作为一种学科门类似乎天然地与自由相联系。艺术家似乎天然获得了特立独行的权利,他们常站在时代潮头,而艺术也常以先锋性的面貌出现在公众视野。就像马塞尔·杜尚在1917 年美国最大的现代艺术展独立艺术家展览上展出的作品《泉》,此举不仅成为艺术史上一个永远的轶事,甚至成为现代艺术开端的标志。然而,或许将艺术与先锋联系在一起,不说是错误的,起码也是偏见,任何看似先锋的艺术运动其根底都有内在的、深处的具有基本、本质性质的肌质在搅动,这些基本、永恒的维度是艺术发展内在必然的动力,譬如:爱、美和自由。

杜尚展出《泉》的意图是质疑学究和批评家们对于什么是艺术品的规定,在他看来,他们并不是合格的审美仲裁人,应该由艺术家决定什么是艺术品,什么不是。可见,这个让整个艺术界哗然的举动事关自由话题,是人的自由创作与自由表达,抚去权威和积习带给艺术的蒙尘,是来自艺术深处暗流涌动传递给表面的讯息和提醒。而人类的一切进步皆源于人们对暗流的追寻,才使一些属于基本规律的事物浮出地面。

我们之所以需要艺术、需要艺术精神,是因为它不断提醒我们,人类之为人类的生存根基,或说“基本秩序”(深层的艺术原则)正在我们这个时代消隐不显,而这是那些真正的艺术家所捍卫的精神与本质。一百年前,亨利意识道:“限制掩盖了恶习,唯有自由才能孕育道德”,而自由只有通过对基本秩序的理解来获得。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仍旧需要艺术精神,呼唤艺术精神,是因为这种丧失历经一个世纪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种缺乏精神深度的表面生活正在我们这个时代泛滥。亨利所呼唤的那个“艺术的国度”在一百年后尚未到来。甚至,在这个充分工业化的信息时代,人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比一百年前更为复杂,不同程度的人的异化在今天更为普遍。在所有我们可以想到的人际关系中,限制和绑架已经成为不被觉知的类本能,就此而言,每个人似乎都不可避免地沦为了被驯化者与施榨者,吮吸着生存真空间隙里的那一点点微渺的空气。也许我们这个时代,比一百年前更需要艺术精神。我们呼唤艺术精神,就是在呼唤一种自由精神,呼唤让世间所有生命体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二、发展自己: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亨利在《艺术精神》一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理念的前提是对自身独特性及自我完善的可能性的认可。亨利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成长是独自前行,艺术使人得以与内在的“自己”相遇。自我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因为亨利充分意识到个体的独特性对艺术创作的价值,而当下注重理论、技巧灌输的学校教育则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个人的独特性,学校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标准化车间,学生成为批量生产的合格“产品”。与他同一时代的抽象派艺术家康定斯基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学院塑造出来的中等才气的人,虽然学得许多实用目的类的东西,却再也听不见内在的声音。他提供的是‘正确的’画,它是死的。”当下学院教育的统一性与艺术所珍视的个体的独特性相悖,因此,亨利认为学生都应带着这条建议走入校门:“无论学校多好,他的教育都在自己手中。所有的教育都必须是自我教育。”

亨利自我教育理念的形成动因显然与前文提到的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与其身上带有的自由精神气质密切相关。书中不乏这样的言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亨利作为艺术领域的前辈对于后来人的恳切关怀:

艺术是一个属于每个人的领域,如果真正理解了它的话。

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尽可能了解自己,与自己坦诚对话。

在他看来,人们应当珍视自己的情感,应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追求。一个艺术家必须自我教育,他不能被教育出来,他必须尝试出哪些东西适合自己。这是一个自我研究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他说,“他的一生就是漫长的研究”。

当然,亨利并非反对学校教育,他认为真正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思想沸腾的地方,学校的价值在于学生间的交流,就像希腊时期的学园一样。他之所以提倡自我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学校教育往往未能扮演这种角色,学校成为培养标准件的“工厂”;另一方面,从个人层面来说,在个体成长中,自我教育是必然的、长期的、占主导角色的教育,个体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像一个大师一样去学习,能够审视自己的轨迹、他人的建议。应该将学校视作一个平台,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不要成为方法的奴隶,不要让你的脑中灌满了“学习”的想法,以至于淹没了个人思考的空间。

然而,无论是在亨利时代的朱利安学院,还是如今大大小小的各种艺术学院、培训班,几乎毫无例外地缺乏内在性格的“世界观”或人类行为意义的“哲学”基础。它或许有用,但很少表现出纯粹作为人的价值。真正具有人文性、珍视个体自由的学校实属难得。真正的艺术学习是发掘其敏感的本性和审美想象力。从娃娃抓起的艺术培训热潮仍未使我们的孩子掀开艺术的真正面纱,大量的技巧的学习、竞赛、考级压抑了个体对艺术本质的感受。全民性的艺术学习意识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多少艺术的自由氛围,艺术甚至成为新一代的又一压力来源,目标驱动导向的艺术教育完全违背了艺术趋向美与自由的本质。这也再一次证明了,离开艺术精神,单纯以标齐、统一、技能习得为目标导向的学校教育和培训机制的扭曲和异化,真正的艺术教育遁入黑暗。如今我们之所以重提艺术精神,是因为过度物化的艺术教育未曾将我们引向美或幸福,自我教育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应当得到应有的认识和发扬,从而为当代艺术甚至生活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不过,亨利的自我教育理念也未局限于艺术教育,而是指向人性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他所秉持的是一种大艺术观,认为艺术与科学、宗教、哲学有关,艺术不只是绘画、雕刻、音乐创作和诗歌,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艺术家,艺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因而,他所提倡的自我教育首先是一种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每个人自然地成长。他相信,此过程也在无意识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如此而往,艺术的国度遂有实现的可能。

三、表达自己:艺术作为一种存在状态

艺术精神自由性的终极体现是自我教育基础上的自由表达。所有艺术家都有一部分共同的灵感来源(外在生活的刺激),“如何表达”使其区别于他人独特地存在于世。表达是充分感受后的个人情感与意志的倾吐,不仅是个体与内在自我的对话和对其生活经验的记录,也是个体与外在世界不断碰撞与交融的反馈。亨利将其视为存在的痕迹:艺术是每个人在世界中存在的证明,艺术品背后是一种存在状态。

在《艺术精神》一书中,他多次提到沃尔特·惠特曼。亨利认为,一个人在试图向世界表达什么之前,他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新的个体,一个与他人截然不同的个体。“惠特曼最伟大的呐喊之一是一个人要去发现自己,去理解解放了的自己将是多么美好”。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一个单一的个别的人,不过要用民主的这个词、全体这个词的语音。”他的诗中充满了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用他那充满青春热力的歌唱情绪呼唤着个人与大地、同宇宙建立关联,以“全体”的方式呼唤全人类层面上“个体”的解放。艺术精神是一种解放精神:个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意味着放下陈见,尝试一切,使其更丰富,让美好之物对他的生命发生作用,即使只是一根燃烧过的火柴。“沃尔特·惠特曼似乎从生活里最小的事情中发现了最伟大的东西”。真正的艺术是那些记录永恒的艺术。艺术精神就是用原始地眼睛去观看,像孩子一样,怀着纯洁与爱,观看宇宙间的万物,向外观物,向内观心,然后将那些他必须表达的东西(精神价值)以各种方式(形、载体)记录下来,当方式足够多的时候,就会掀起各式各样的艺术运动,当运动足够多的时候,一个伟大的精神世纪已然到来。

此外,亨利认为,艺术是建构性力量的表现。在诗歌、雕塑、影像等众多方式中,绘画是用永恒的方式表达思想,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研究。譬如,普通的历史书写过于抽象,而使过去面目模糊,伦勃朗的素描作品则让我们走近过去。其深层缘由在于,伦勃朗在他的画作中艺术性地呈现了他所经历的时代,用颜色、构图、光影、布景、运笔等种种绘画技巧表达出了画家所感受到的某种真实的自然情绪,这种情绪被折叠进历史的褶皱里,后来人依旧可以通过画作直观地感受画家曾经体验到的历史情绪。

绘画所具有的这种直观的跨时空的情感共鸣是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因而,一百多年前摄影术在巴黎的流行并没有给传统的绘画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反倒激起了大众希望看到巴黎人日常生活情境的欲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图像时代,可我们仍然需要古老的艺术,是因为相较于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绘画是艺术家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再反映,其中也许渗透了画家对同一物象的观察、思考;较之平面化、视觉化的摄影技术,人们本能地渴望绘画艺术带来的触觉震撼,因为人是触觉性的,人类天然具有抚摸的渴望,而绘画是可触的。正如我们虽然无数次在各种报刊、网站上看到《蒙娜丽莎》的图片,可真正站在这幅巨作前时,那种色彩的厚度、光彩的流动所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法言说的。绘画艺术搅动着人类的想象力,迫使创作者与观看者在繁忙的生活间隙停顿、沉浸、思考与表达。艺术为我们开启一个回到童年的入口,在那里我们像孩童一般天真,对世界充满好奇。艺术是成人世界里忙碌、焦灼、不安的人们的一场自救。

艺术使我们捕捉到一些“意识到”但尚未“认识到”的一种瞬间消失的东西,去表达与接受作品中的氛围和存在状态。在自由精神引导下的表达与接受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化的感性情绪。这种感性情绪是应该被珍视的,这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首要原因。任何艺术都是超脱于物外的,美不是物质形态,而是当它们出现在我们心中时所引起的感觉。可是,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兴起正在吞噬我们的感觉,流量时代的快餐式图文正在使我们的感觉钝化。伟大的艺术作品源于艺术家们对于那些微妙的精致的不可言说的感觉的珍视。然而,艺术家绝不是感情的奴隶或非理性的囚徒,任何艺术家同时还要有一个睿智的头脑供他支配调遣,用作情感表达的工具。理性地表达感性情绪,对于画家来说,则意味着明确绘画的目的、了解背景作为一种氛围的重要性、以整体性的思维去布局,关注作品的秩序感、平衡感和坚实感,以“第四维”的目光去把握事物的内在意义,去创造超越真实的真实。

在《艺术精神》中,亨利用简洁而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绘画理论和艺术哲思汇集起来。他相信自由精神,相信自然的伟大秩序,相信健全人性带来的创造性,相信在伟大的艺术中,时间没有起点和终点,在所有时代,它都能被理解。《艺术精神》在绘画技巧传授之余传达出了亨利对个人生命的存在方式、生活的意义、艺术之于个人成长作用的思考,艺术以其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与同样具有群己两个向度的人不断发生共振。书中提到的关于艺术学习、艺术生态的问题,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仍需要警醒与反思。

①③④⑤⑥⑦⑧ 〔美〕罗伯特·亨利:《艺术精神》,张婷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49页,第119页,第1页,第146页,第273页,第159页。

②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⑨⑩〔美〕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李野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第140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