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李萌[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4]
动机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动机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二语动机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当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以下简称“L2MSS”)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焦点。L2MSS是Zoltan Dörnyei基于可能自我理论(Markus & Nurius,1986)和自我差异理论(Higgins,1987)提出来的。L2MSS理论包括三部分: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体验。(Dörnyei,2009)由于国内论证其理论效度的研究不断增多,笔者就近十年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研究综述。
(一)数据来源
笔者分别以“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模糊搜索,从2010年到2020年发表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共有18篇相关文献。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回顾。(二)研究内容
从2010年至2020年关于L2MSS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理论研究分别探讨了L2MSS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杨涛、李力,2010)以及动机衰竭和动机重建(谢桂梅,2015)。杨涛等人(2010)提出学习者理想二语自我的动机策略;谢桂梅(2015)谈到教师应结合教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学习背后“动机衰竭”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合适的策略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重塑。笔者经过系统归类,将研究内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对二语自我的影响、理想二语自我的类型和检验、二语动机策略实证研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模型的构建。首先,大部分研究都是论证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二语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自主学习行为(韦晓保,2013)、国际姿态(彭剑娥,2015)、学习韧性(詹先君,2018)和交际意愿(韦晓保,2020)等之间的研究。韦晓保(2013)探讨了L2MSS与自主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理想二语自我和学习经历对自主学习行为有显著影响,应该二语自我对其几乎无影响。彭剑娥(2015)随后引进了“国际姿态”这一概念证明国际姿态通过引起学生对二语文化的兴趣间接对学生努力程度和理想自我产生影响。陈英(2019)通过L2MSS、自我效能感、语言焦虑和课堂口语参与动机行为之间的研究证明理想二语自我最能激发学生课堂口语参与行为,应该二语自我对语言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韦晓保(2020)通过L2MSS、歧义容忍度和交际意愿的关系研究证明理想二语自我对二语学习者口语交际意愿有正向影响,应该二语自我却产生负向影响。除二语自我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也有其他因素对二语自我影响的相关研究。詹先君(2015)论证了家庭因素对二语自我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阶层对应该二语自我产生耗损性影响,文化水平对理想二语自我产生增益性影响。另外,国内除了对L2MSS三大维度的研究,还专门论证了理想二语自我维度。詹先君(2017)对理想二语自我进行分类并进行作用检验,结果证明大学生现实性理想二语自我显著强于想象性理想二语自我,但是其想象性理想二语自我对二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却强于现实性理想二语自我。国内学者研究重点从“写”转向“说”,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注重学生二语口语表达能力。另外,语言焦虑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语言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动机衰退或者对二语有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学习行为和兴趣。在研究视角上,学者还论证了家庭因素对二语自我的影响。实证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让L2MSS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三)研究对象
纵观2010—2020年有关L2MSS相关文献,研究对象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主,而以小学、初中、研究生为受试对象的文献相对很少。受试对象涉及研究生群体的只有两篇文章。刘珍(2012)选取70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受试对象来探讨学生二语自我、焦虑和动机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证明L2MSS三大维度都会对动机学习行为有直接影响,理想自我比应该自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刘凤阁(2015)选择中小学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共计956名学生来检验L2MSS理论模型在中国不同英语学习者群体中的效度分析,结果证明L2MSS适用于中国不同群体的学生。(四)研究方法
笔者发现2010年至2020年实证研究采用的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量表、访谈、课堂观察等。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了单一的研究方法,如彭剑娥(2015)仅通过问卷调查法证明了理想二语自我、学习经验以及国际姿态都会对学习努力程度产生直接影响。部分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葛娜娜,2016;戴炜栋,2013)詹先君(2018)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从群体特征来看,理想二语自我发展较为平稳,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体验发展波动较大。另外还有部分研究采用了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研究方法。戴炜栋等人(2013)通过三角论证法即课堂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进行活动理论框架下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但由于采用的是类纵深研究,未能完全证明动机的动态性。L2MS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受社会、自我和环境等多方面影响。虽然关于L2MSS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方法和对象也在不断多样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证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大部分实证研究都只是在验证L2MSS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L2MSS和教学、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另外,虽然有相关文献论证理想二语自我,但是只是对其类型进行作用检验。其次,研究对象单一化。研究对象未涉及全部群体。大部分研究都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作为受试对象,并且研究对象的第二外语均为英语。最后,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研究采用三种以及三种以上方法的文献较少。(二)未来展望
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环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各有差异,L2MSS理论在不同国家效度也有所差异,有待国内外学者不断论证L2MSS。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探索:首先,构建理想二语自我形象。研究者可以将方向转向单个维度,如理想二语自我形象的构建(“愿景”)。Dörnyei认为愿景是“最高等级的动力之一”(Dörnyei& Kubanyiova,2014),并提出通过愿景六大步骤来促进二语学习者学习。目前国外已有相关干预性研究证明通过干预学生愿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学习动机。其次,扩大研究对象范围。研究对象应扩大到不同群体,如小学生、研究生等。不同群体的认知、语言水平和语言习得能力等各有差异,将不同群体考虑进去有助于系统论证L2MSS理论。除此以外,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需要,学习其他小语种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英语以外的其他小语种人群也应成为考虑的因素之一。最后,让研究方法更多样化。目前国内采用三种以上方法来论证L2MSS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未来学者应采用多样化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如课堂观察、反思日志等活动来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2010年至2020年国内L2MSS相关文献分析,笔者发现国内对于L2MSS的研究不断系统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不断多样化,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近十年关于单个维度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研究对象普遍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学者可以将研究内容重点转向理想二语自我形象的构建,研究对象扩大到小学生、研究生、教师等不同群体。研究方法除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适当增加其他方法。望国内学者不断进行关于L2MSS相关研究,对教师教学活动带来诸多启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