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 嵌[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分校,四川 广元 628017]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创作技巧,其中留白技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古诗词中,留白技巧以其无中生有、形神兼备以及虚实结合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在《江雪》中,作者柳宗元仅仅使用二十个字就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个既空旷又充实的画面,读者不仅可以从《江雪》的留白中感受到冷暖,还能够从留白中感受空荡与孤独。这样的留白手法值得我们去借鉴。
“留白”原本指的是国画中的一种构图方式,通过留白来实现虚实相呼应,促使整幅画形神兼备。相较于西方绘画,国画在创作过程中并不会将整幅画面画满,而是会在画面中留下空白,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我国古诗词也是如此。我国很多的古诗词都使用了绘画中的留白手法,促使诗词本身具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创造出了更多的缺憾美,获得了更加强烈的审美效果。
在古诗词中,留白艺术是形象化的结束、意象化的开始,能够充分体现出诗词中的意境之美。一般来说,在古诗词中的留白艺术最常见的有四种。
(一)结构留白
结构留白指的是在诗词所展现出的整个画面或者是整段故事情节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这一种留白技法在古诗词中被经常使用,其中王维十分擅长使用该技法,比如在王维的《杂诗》三首中都十分熟练地使用了这样的留白技法,使得诗词展现出了更强的艺术魅力,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杂诗》三首中的一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在这首诗中,王维通过留白的手法对故乡来人的情节进行了描述,通过寒梅是否开花设置问题,以花喻人,以花问事,对故乡流露出无限的思念。但是这种思念王维并没有直接展现出来,而是由读者在欣赏过程中读出并进行丰富。(二)意象留白
意象留白指的是在诗词所呈现出的意象中留出空白,促使读者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想象、联想等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从而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中,感受诗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在古诗词中会存在多种意象,如相属意象、对照意象、相应意象等,这些意象在诗词中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在屈原的《离骚》中就大量使用了意象留白,通过对意象的巧妙安排,增加了整首诗词的神秘色彩,营造出了一种神浪漫神秘的意境。(三)修辞留白
修辞留白指的是通过比喻、借代、反讽、双关等形式形成语义上的空白。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该诗词的最后一句中,前面的“晴”指的是晴天,而后面的“晴”指的是情意和情谊,前面的“晴”读者可以通过诗句直接获得,而后面的“晴”则是需要读者进行细细品味和思考之后才能够获得。(四)句法留白
句法留白指的是在诗词语言中对常用语言中的规则以及原有搭配方式进行的突破。通过句法留白可以促使句子成分出现缺失,比如缺少主语、宾语等来形成一种未确定的状态。这样的方式从科学语言角度来看往往是存在语法错误的,但是在古诗词中却是一种艺术空白。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中的景象是看不到的,存在着某种错误,但是却能够把读者带入到其所营造的气氛中。同时,还可以通过词汇的灵活使用促使诗句产生一种混合效应,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诗人通过“绿”这一词汇的使用给读者带来更多美好的想象。还可以通过搭配变化来促使语义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意义层面上的留白,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就是使用了“闹”字促使诗句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感受空白空间。(一)《江雪》中展现的山水
在《江雪》中构建了大量空白,但是在空白基础上是“实”。相较于空白,“实”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读者的注意。在《江雪》中出现的“千山”以及“寒江”是该诗中出现的山水,这是古诗中最为常见的意象。我国的山水诗从魏晋时期产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古诗歌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当我们看到山水,便能够浮现出各种经典诗句,比如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在《江雪》中,作者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以及“寒江”为读者呈现出了一种在山水之间寒气弥漫,江水在寒冬中流淌的画面。此时,从整个诗句中可以看出,尽管作者仅仅提到了“千山”和“寒江”,并没有对这些进行细致描绘,但是读者可以从这样的“留白”中感受到寒冷与孤寂。事实上,这是作者为读者所展现的一种直观层面上的静止,但是却呈现出了一种活力和变化。因此,在《江雪》中出现的“千山”每一座山都不同,每一座山都有自身特点,是一种对不同画面的高度凝练。而“寒江”则是充分概括了冬季的“水景色”,是一种对景色进行的铺开展现,展现了冬季的寒冷和孤独。山水,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也是人们随时可以游览,但是在《江雪》中,通过作者的留白给人留下了涵咏不尽的想象空间和意蕴。山水本身是一种无个性、无记忆性的事物,可以由人们自由发现,所以山水所表现出来的美容易由有限的美转变为无限的美,即庄子所说的由有通向无的美。对于柳宗元的《江雪》来说,其通过山水留白将山水这样的自然景物笼罩了艺术的气息,同时在艺术气息中又融入了自身情感和情怀。正如孙洙对柳宗元《江雪》的评价:“二十字作二十层,却自一片,故奇。”
(二)《江雪》中的孤翁
《江雪》在留白基础上和山水的环绕之间一位孤翁在小船中垂钓,作为《江雪》中唯一的人物形象,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诗歌本身是静止的,但是人是鲜活存在的,不仅有表情、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等,还有各种思想和情感。那么如何通过静止的诗歌来描绘鲜活的人物,《江雪》为我们展示了可以通过留白艺术来展现人物的各种动作、神态以及情感等,从而描绘了人物特点。具体来说,在《江雪》中对于孤翁的塑造并没有任何五官描写以及情感的描绘,但是作者将孤翁这一人物放在整首诗中,对整首诗进行了意境的营造,读者通过反复的品味,似乎能够真实地看到孤翁在江边垂钓时的神态,看到孤翁眉头之间的皱纹,看到弥漫的寒气中孤翁身体上的颤抖。所以,在《江雪》中,作者通过留白之上的“实”将孤翁的神态、动作等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同时通过留白还反映出了孤翁本身的实际情况,即孤翁家境贫寒,需要通过钓鱼来保障自己的生存。(三) 《江雪》中的整体留白
在《江雪》中,除了“千山”“寒江”以及“孤翁”以外,其余之处都是留白。在这些留白中,不仅有天空,还有大地、寒气以及雪。《江雪》中,无论是千山、寒江还是孤翁都被放置在了漫天的寒气和大雪中,形成了一种在空间上的纵深之感。雪在现实中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则更添了一种纯洁、至白的意味。在《江雪》中,孤翁在漫天风雪的寒气中乘坐小舟垂钓,人处于纯洁至白的大雪之中,展现出了一种孤寂和落寞。事实上,在柳宗元写这首诗之前,从邵州刺史被贬为永州司马,因此将孤翁比作自己,被贬流落他乡,异乡独身一人,坐于小舟之上垂钓,不为钓更多的鱼,只希望钓起处于寒风之中的“雪”,展现了柳宗元即使处于政治旋涡中,处于仕途沉浮中也希望能够保持纯洁如雪的操守和品德。同时,柳宗元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为刘禹锡分忧,表现出了柳宗元在名利中洗尽铅华、淡泊中自守的精神。《江雪》中的白并不是一片无力的苍白,在“千山”中飞鸟已经绝迹,人影全无,这是一种经过动态之后产生的静止的白,更是经过喧闹之后的平静的白,这种白在“万径”的曲曲折折、来来往往中将画面展开,突出了“寒江”流淌中“蓑笠翁”独自垂钓的孤独形象。因此,《江雪》之中所呈现出来的“空”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从柳宗元《江雪》中的留白世界可以看出,其中既存在着“实”,也存在着“虚”,虚实结合组成了《江雪》中的“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对这样的“空”进行边界界定,因为这个“空”中充满着诗人的情感情绪。《江雪》的留白世界需要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去进行解读和填补,诗歌虽有尽头,但是其中的留白世界却可以无限延伸。
①李江:《留白艺术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文学教育(上)》2019年第9期,第64—65页。
②周奇辉:《探究牧乐诗歌的留白艺术意境》,《汉字文化》2017年第10期,第37—38页。
③姜川,卜令峰:《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艺术探索》2017年第3期,第97—98页。
④张建军,张锦霖,黄桂斌:《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以留白艺术提升新闻写作内涵初探》,《新闻战线》2017年第7期,第119—120页。
⑤柴兴祝:《“留白”与“气韵”——谈海报设计中的虚实空间与情感映射》,《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50—52页。
⑥王海宁,邸贵玉:《论中国画的留白艺术》,《美与时代(中)》2016年第2期,第18—19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