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郭文娟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著名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远赴南太平洋的小岛进行艺术创作的故事。小说叙事引人入胜,结构严谨,剪裁得体,且探讨了月亮与六便士,即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因而极大地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当前市面上有众多中文译本,但对译文的翻译研究未成规模。本文选取最具代表的两个译本:一本是文学翻译家傅惟慈于1986年翻译的,其印数最多、流传最广(简称傅本);另一本是翻译家李继宏于2016年出版的,近年来广受关注(简称李本)。由于两位译者受时代背景、教育背景、翻译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不同风格,这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趋向差异。因此,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两位译者在原文理解、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上的异同,以期为今后关于《月亮和六便士》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之一,承担着阅读、理解原文本,通过转换不同语言来阐述原作,从而让原作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重生的作用。但译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传统翻译观赋予译者“仆人”的地位,认为译者只是“传达”发话者或作者话语的意思。另一种观念是“隐身说”,即译者需要“隐身”,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能表现个性,一切以原文为依归。直至20 世纪70年代,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才开始将译者主体性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彰显译者文化身份和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即译者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性来参与文学文本解读的“对话”,创造性地重写原作在译入语中的形象,创造新的艺术作品。译者主体性贯穿从原作选择、原作解读到译本创作的整个翻译过程。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并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能动性是主体性最突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译者如何选择、理解、阐述原文本。受动性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表现为译者受两种语言和文化、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时代背景、翻译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为我性,表现为译入语方的翻译倾向于自身的文学和文化,有其目的性。
因此,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准确传达原文内容,再现原作的思想、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
有翻译工作者曾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并且让别人理解。”因此,译者应从原文的形式(词语)理解原文内容,并通过译文的形式表达原文内容。而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阐述者,会受到客观对象 (原作)、客观环境和客观规律 (翻译规律)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译者在翻译同一文本时,也会因理解不同,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充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本文的两位译者,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理解原文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下文则通过例句,分析对比因理解所造成的翻译上的差异。
例:He remembered the days when you could get thirteen Royal Natives for a shilling.
傅本:他一直忘不了一个先令就可以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
李本: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
该句是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作者毛姆用看似突兀的结尾,描绘出斯特里克兰德家人的凉薄。作者怀念自己的父母曾用一个先令能买十三只上等牡蛎的幸福日子,从而将自己的怀旧和凄凉灌注于结尾。如果译者不了解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即维多利亚时代初期的牡蛎很便宜,一打只卖四便士,所以在对Royal Natives 的翻译时就会出现偏差。royal 本意为“impressive or splendid”,傅本理解为“大牡蛎”,李本理解为“上等牡蛎”,再结合当时牡蛎便宜的时代背景,李本更能体现出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因而更忠实、准确。
同一原著不同时期的译者受各自所处的文化历史、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差距影响,译者会主观能动地选择翻译策略,常见的翻译策略有: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
两位译者处于不同的时代,文学翻译家傅惟慈生于1923年,从事语言、翻译等教学工作,之后为了追求自由意志才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中侧重将译文与原著的风格靠拢,因此以直译与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李继宏生于1980年,作为翻译界的后起之秀,强调文学翻译受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现代汉语发展而有较强的时代性,并认为“信达雅”的“信”不是忠实于原文,而是忠实于作者的真实意图;“达”是将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读者;“雅”是指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因此,翻译过程中侧重意译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两位译者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受动性和为我性的影响。
作为常见的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侧重于文本语言的翻译。直译是指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且语言流畅易懂。所以将原文内容放第一位,形式放第二位,通顺形式放第三位。意译是指从意义出发,原文大意表达出来,因此,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通顺的形式放在第二位,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傅本和李本兼用两种翻译策略,不过在使用选择上各有所侧重,这也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例:Now the war has come,bringing with it a new attitude.Youth has turned to gods we of an earlier day knew not,and it is possible to see already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ose who come after us will move.
傅本:战争来了,战争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态度。年轻人求助于我们老一代人过去不了解的神祇,已经看得出继我们之后而来的人要向哪个方向活动了。
李本:如今战争已来临,它带来了新的风气。年轻人信奉的是我们从前从未听说过的神明,我们的后辈将要朝哪个方向走,现在也可以看出端倪了。
该文本出现在小说的第二章,描述新时代所发生的变化。而由于两位译者处于不同的文化历史、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因此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傅本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将“a new attitude”“turned to”译为“新的生活态度”和“求助于”,更忠实于原文的形式。翻译“it is possible to see...”时,保留了原文的语序和语言形式,向原作者、英语语言特点和文化特征靠拢。而李本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注重语言的通顺。因此,将其译为“新的风气”和“信奉”。后半句采用倒置法,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和功能的对等,侧重于目标读者,兼顾中文读者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避免翻译腔过重。总之,前者倾向于英语语言特点,向原作靠拢;后者倾向中文语言特点,向目标读者靠拢,这也充分体现不同译者翻译观对于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归化和异化的理论最早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明确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对文化策略选择问题的影响。归化指在文学翻译中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文化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异化指在翻译策略上迁就原作的语言文化特点,倾向于外来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傅本更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忠实于原文,使读者向原作者靠拢。李本更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以目标读者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来组织语言。
例:“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but they grind exceeding small,”he said,somewhat impressively.
傅本:“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罗伯特说,颇有些道貌岸然的样子。
李本:“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故作深沉地说。
该文本出现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小说的叙事者回到伦敦找到曾被抛弃的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告诉她斯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岛的事情以及他最后惨死的事实。说完之后,斯特里克兰德女儿的丈夫罗伯特,说 出 了“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but they grind exceeding small.”傅本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征,侧重读者向原作者靠拢。因此,根据字面意思译为“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虽然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和结构,但中文读者阅读起来不能理解其内在含义,磨盘转动得慢又细,但无法体现与上文的联系。而李本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为“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基于对人物和语境的解读,展现出罗伯特话语的隐含义,即他当初抛下妻儿、背叛朋友这种在世人眼里不道德的行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罗伯特对其的厌恶之情跃然纸上。既传达了原文的文化意蕴,又侧重于目标读者,更符合中文读者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使目标读者更清晰明了地理解原文内容。
从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受自身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等影响,会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读者的爱好需求,选取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翻译策略绝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存的。
不同译者翻译同一著作时会呈现不同的翻译风格,它既能向读者传递关于作者的情绪、感受和态度,又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原作作者用通俗精练的语言讲述了斯特里克兰德抛弃一切追求艺术的故事。傅惟慈倡导发现原著的风格,并进一步在译文中体现,因此傅本既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原作的风格,又简洁、细腻、通俗。李继宏倡导将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读者的“达”和译文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的“雅”。因此在语言转换时,在忠实原文的风格之上,又发扬译文的语言优势,原文内容所有而形式所无的内容,译文风格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反叛”。
例:He is not embarrassed by the sans gene of the hobo,nor put out of countenance by the etiquette of the prince.
傅本:无业游民的粗野无礼既不会使他感到难堪,王公贵族的繁文缛节也不会叫他感到拘束。
李本:贩夫走卒的粗俗鄙陋不会让他暗生嫌恶,皇亲国戚的繁文缛节也不会让他如履薄冰。
该文本出现在小说的第四十六章,是作者对尼克尔斯船长的讨论,他不属于任何阶级,所以对粗俗的东西不会感到难堪,也不会对高雅的东西感到拘束。傅本基于忠实原文的原则,将“embarrassed”和“put out of countenance”译为“感到难堪”和“感到拘束”,语言简单直白、平铺直叙。而李本用两个四字词语“暗生嫌恶”和“如履薄冰”,句式排列更整齐,展现语言的精简凝练、细腻和诗意,在忠诚性的基础上,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
本文通过分析傅本和李本在原文阐释、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上的不同,强调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对译本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原文阐释上,两位译者受受动性和为我性的影响,对原作产生不同的理解。在翻译策略上,两位译者交替使用,但侧重不同。傅本侧重直译和异化,李本侧重意译和归化。在翻译风格上,傅本忠实于原作,保留言简意赅的风格,李本在忠实之上,进一步体现译者的创造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