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婚姻看凯特·肖邦的女性意识——以《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为例

时间:2024-05-20

⊙王庆勇 张 梅[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4]

从婚姻看凯特·肖邦的女性意识

——以《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为例

⊙王庆勇 张 梅[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4]

凯特·肖邦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其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反映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象征着女性主义的开端。《一小时的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露易丝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一小时的心路历程;《暴风雨》则讲述了卡利克斯塔违背伦理道德,与旧情人发生婚外情的故事。这两篇小说主要突出了19世纪父权社会背景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她们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反抗。本文将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婚姻的分析,探讨作家凯特·肖邦的女性意识。

婚姻 女性意识 《暴风雨》《一小时的故事》

一、凯特·肖邦与《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

著名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被公认为是19世纪女性主义作家的先驱。肖邦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写作,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短篇小说《暴风雨》( ,1898)、《一小时的故事》( ,1894)以及长篇小说《觉醒》( ,1899)等都是她的代表作。肖邦对女性意识、女性的性与爱的大胆描写大大挑战了当时的传统道德观念,对后来女性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引导女性重新审视她们在婚姻及社会中的地位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小时的故事》是围绕马拉德先生“去世”的消息展开的,讲述了马拉德夫人露易丝听闻消息后一小时的心路历程。露易丝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没有孩子,和丈夫生活在一起。一天露易丝突然被告知了丈夫去世的消息:露易丝当即放声大哭,哭过后她自己进了房间,面朝窗户,脑子一片空白,但是渐渐地她开始感受到各种事物的美好,直至浑身充满了自由的力量。这种自由使她感到愉快又充满活力。正当她热情饱满,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时候,马拉德先生却突然回来了。而露易丝却由于心脏病突发死去了。

与《一小时的故事》相同,《暴风雨》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漂亮的有夫之妇。不同的是“暴风雨”讲的是女主角与旧情人偶然相遇并发生婚外情的故事:在一个闷热的夏天午后,卡利克斯塔的丈夫跟儿子去了超市,她自己则在家里缝衣服。她意识到暴风雨即将到来,便慌忙去收在屋外晾着的衣服,在门口邂逅了几年不见的旧情人艾尔西。暴风雨的来临使得艾尔西无处躲藏,只能去卡利克斯塔家里避雨。曾经的恋人虽已各成家室,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最终二人跨越了世俗的道德规范,让内心的欲望如暴风雨般得到了宣泄。

二、婚姻与凯特·肖邦的女性意识

凯特·肖邦创作的作品大多描写了19世纪已婚女性的生活,每个女性形象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中的人物也不例外。露易丝年轻漂亮、受人尊重,追求婚姻中的自由;卡利克斯塔勤劳持家、相夫教子,追求婚姻中“性福”的权利。不同于男性作家笔下传统的温柔贤德天使般的女性形象,肖邦创作的露易丝和卡利克斯塔并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而是渴望追求自己的幸福。通过对露易丝和卡利克斯塔这两位主人公的生动刻画,小说真实再现了19世纪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及她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小时的故事》在开始就告诉读者露易丝的心脏不好,为后面告诉她其丈夫的死亡消息,以及她最后的心脏病突发埋下了伏笔。在得知了丈夫去世的消息后,露易丝虽然大哭了一场,但平静之后她不但没有伤心绝望,反而开始感觉到周围事物的美好,以及微妙的自由的力量。为什么露易丝会因丧夫而感到精神愉悦、身心自由呢?露易丝不爱自己的丈夫吗?“是的,她曾经爱他——有时爱他。更多的时候,她并不爱他。那有什么关系!爱情这神秘的玩意,在她突然拥有了自我,就是做回她自己的强烈冲动的时候,有什么意义呢?”对露易丝来说爱情诚可贵,但自由价更高。她会为生命的冗长乏味叹息,但她不会为丈夫的过世而太过悲伤。和丈夫的陪伴相比,露易丝更渴望身心的自由。而“自由”这两个字对她,甚至对当时的女性群体来说都意义重大。

19世纪的美国是父权统治的社会,男性是主流群体,女性则是处于男性压迫下的边缘化群体。在当时的社会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没有追求自己生活、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她们既无身体的自由,更无心灵的自由。在《一小时的故事》中作者虽没有交代露易丝受丈夫的压制,但整篇文章的叙事都是用“她”来指代露易丝,这个“她”指代的不仅仅是受丈夫压制的露易丝一个人,“她”指代的是整个被边缘化的没有地位的女性群体。露易丝之所以感觉丈夫死后她就获得了自由,正是因为她受够了丈夫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她身上的做法。“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有权把群体的意志强加于个人意志之上。无论其动机善良与否,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露易丝痛恨压制,渴望自由。她追求的自由不仅仅是身体和思想的自由,更是作为一个女人人格的独立和社会的认可。她的追求意味着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更代表着女性迈出了突破思想禁锢的第一步。

如果说露易丝只是在思想上表现出“叛逆”,那么《暴风雨》中的卡利克斯塔则是从行动上挑战当时的道德传统。小说一开始描写的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场景:女主人公卡利克斯塔的丈夫和儿子都出去了,留下她自己在家干活,这为女主人公遇上旧情人创造了机会。小说开头丈夫博比诺和儿子比比的对话,就营造了一种卡利克斯塔一家三口虽和谐但单调乏味的家庭氛围。当卡利克斯塔在家忙着缝东西,意识到暴风雨即将来临就忙着收晾在屋外的衣服时,她遇见了旧情人艾尔西。天开始下雨,艾尔西无处避雨便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卡里利克斯塔家中。从两人的相遇开始,卡利克斯塔就变得神情恍惚。她的恍惚恰恰暴露了她内心的欲望,为最后跨越伦理道德、发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笔。“雨点猛烈地敲打在低矮的木瓦屋顶上,肆虐着似乎要灌进屋来。屋里已经积水:饭厅、起居室和杂用室都有水了,隔壁是她的卧室,比比的卧榻和她的并排放着。卧室门是开的,硕大的白色卧床和紧闭的百叶窗,使屋内顿生朦胧与神秘。”随着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卡利克斯塔的内心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看似关于雨水和家庭内部装饰的轻描淡写实质上反衬的正是旧情人之间内心情欲的泛滥。紧闭的百叶窗,紧挨的儿童床,屋内朦胧与神秘的氛围都暗示了卡利克斯塔性生活的缺失。这两年一遇的暴风雨正如她那无处释放的激情,在遇到艾尔西的那一刻,突然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一步一步引导着艾尔西走向了自己的卧室。

《暴风雨》中卡利克斯塔和艾尔西两人的行为通常被定义为通奸,但肖邦并没有用谴责的语调来描写两人之间不道德的行为。“故事中人物热情膨胀,却没有受到道德上的惩罚,这一切暗示作者的个人经历,这也许是肖邦为什么没有将《暴风雨》发表的原因。”相反,她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对二人的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给读者营造出了一种置身于美好激情之间的美感。在肖邦的那个时代,“性”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肖邦却直言不讳地写出了女性对性的渴望,唤醒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女性意识。但值得深思的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否可以上升到不顾道德的制约呢?人性的解放是否需要有个限度呢?通过对肖邦的女性意识的分析,读者对人性的解放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人性进行思索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各种权利受到制约,人身自由也受到压制。社会的限制和压迫造就了不少的人伦悲剧,因此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类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女性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受到的不平等对待并积极地以各种形式将其不满和反抗表达出来,这使人们意识到女性也应该拥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露易丝在小说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她对丈夫心存不满,但没有直接地表达出来。正是丈夫此次“死亡”的契机使她得以直面自己内心对自由的呼唤。自由是人类的本性,社会的伦理纲常到底是束缚不住人性的。露易丝只是万千女性的代表,她虽渴望自由渴望人性解放,但她采取的一直是被动的等待,她潜意识中盼望丈夫死亡,丈夫一死她就能得到解放。但是丈夫的归来把她所有美好的期待都打碎了,因此她的死亡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女性受到的压制根深蒂固,自由可望而不可即。

除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之外,肖邦在《暴风雨》中的描写则超越了女性意识的局限,表达了她对人性过度解放的隐忧。《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露易丝是被动的,她遭受着丈夫和社会的压迫,因此,她盼望丈夫死亡,但她没有主动地去伤害马拉德先生。卡利克斯塔则不同,她在家中很有地位,她的丈夫疼爱她,给她买她喜欢吃的虾,还担心她会生气。她的出轨完全是由于一己之私欲,以及她和前任的余情未了。因此这个小说突出的不仅仅是女性性意识的觉醒,更体现了肖邦对人性的思考。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为了女性更好地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但是绝不意味着她们可以不顾伦理道德的约束打着女性意识的旗帜胡作非为。这次暴风雨过后大家都很幸福,那下次的暴风雨呢,下下次呢……卡利克斯塔因为自己的私欲与旧情人通奸,终有一天事情会暴露,她们各自的家庭会遭遇实质性的危机。卡利克斯塔拥有人性解放的权利,但是人性解放也需要有一个度。女性应该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其他的权利,但是不能无视道德准则的约束。越过社会道德伦理就不再是单纯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了。

露易丝厌恶社会和婚姻对她的束缚,因此她对于丈夫的去世感到如释重负;卡利克斯塔与艾尔西不道德的婚外情却讽刺地收获了家庭的大和谐。她们都敢于同当时腐朽的道德标准作斗争,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道德伦理的界限之内才是高水平的表现。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中女性追求自由和性的描写,肖邦表达了女性对自由和性的渴求,反映了19世纪女性群体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更重要的是,肖邦也表达了女性追求自由和“性福”背后的隐忧,这恰恰反映了肖邦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发展的预见。

[1] Guerin,W L.,Labor,Earle,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97-219.

[2] Culley,Margo.Kate Chopin:The Awakening [M].New York:Universuty of Massachusettes at Amherst,1994.

[3]徐颖果.美国女性文学中的日记文学——从玛丽·麦克雷的日记看19世纪妇女文化 [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4] 万雪梅.当代西方凯特·肖邦研究综述[J].当代文学,2013(2).

[5]王庆勇.“暴风雨”中的反讽和象征艺术研究[J].名作欣赏,2008(2).

[6] 王烈琴.凯特·肖邦作品主题思想研究[J].芒种,2012(6).

[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cefc10102e9qc.html

[8] http://p.freep.cn/shownews414171.html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论争,项目编号:TJWW17-017

作 者:王庆勇,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美国文学;张 梅,天津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