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舞剧《仓央嘉措》的音乐特点

时间:2024-05-20

⊙张茜

一、部分音乐片段解读

刚进入剧场,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酥油茶味道,昏暗的灯光在舞台后映射出残缺的木质背景,藏文与汉文刻写着“仓央嘉措”四个大字,朵朵祥云与点点烛光相得益彰,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当时的历史情境。

温暖的第一幕带领我们走进西藏的一户普通农奴家庭,少年仓央嘉措和所有的孩子们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可以尽情玩耍。音乐上以俏皮的竹笛表现少年仓央嘉措的人物形象,谱例如下:

谱例1

这段音乐为竹笛独奏,E宫五声调式,较活跃的快板,情绪灵动而活泼,音乐简单纯粹。简洁的音乐与人物形象、年龄、生活情境等紧密贴合,同时也符合该剧导演始终秉持的简洁风格。在谱例1中,连奏与跳音的结合使用,释放出了音乐的性格,充满朝气与欢愉,体现出了仓央嘉措幼年的无忧无虑及母亲给他营造的幸福生活。但在此幕中,一直贯穿着号角的声音,可以联想到仓央嘉措的童年生活可能会发生变化,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推动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幕描写几年后寺庙里的仓央嘉措。此幕由悠扬的竹笛声引入,值得注意的是,舞台上并没有寺庙全景的模样,只是给观众展示了一条红色的砖墙上沿。寂寞的枯树、孤独的转经筒,无不暗示出少年仓央嘉措的孤独与忧伤。昏黄的灯光下,仓央嘉措与老师对坐,学习佛典与其他知识,与之相配的舞蹈是少年与老师两背相贴,舞步互相配合缓缓展开。此段由忧伤而深沉的弦乐做背景,加之大提琴如流水般的低吟,更加营造出沉静和略微愉悦的氛围。此时音乐中加入唱经,谱例中,旋律由二度和三度的级进构成,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均有同音重复。此旋律有佛教音乐《大悲咒》的音乐特点,凸显出藏传佛教的神圣与庄严。谱例如下:

谱例2

忽然,舞台上一根红绸掉落,弦乐用顿弓来表达音乐情绪的紧张,伴随着号角声的再次闯入,预示仓央嘉措将要面临人生的重大考验。

舞剧第三幕描写几年后的宫里,在悠扬缓慢的藏族民歌声中,梦中的亲人们一一出现,依依惜别(谱例3见下页)。该段音乐为传统藏族民歌,慢板,E商五声调式,由两句构成,5+5的结构,曲调缓慢而悠扬、音乐简洁而质朴。第一乐句,旋律以高音E开始,持续4拍,像从远方飘来的袅袅余音。第二小节以E为起点,级进下行后,环绕进行到第三小节A。第四小节,由B经过四度音程E最终进行到全曲的最高点F,之后下行级进至全曲最低音E,从最高音至最低音大九度的音域,拉开了音乐的空间感。第二句从第六小节开始,音乐节奏密集,由F级进上行至E,第七小节回到主音E。第九小节由E跳进到B,再环绕下行回到主音E上。整体旋律形态为藏族音乐典型的枣核状,上行高昂的旋律走向象征藏族人民热情洋溢的性格,高点过后回到低点,表现了藏族人民含蓄、内敛、淳朴的形象。整个曲调符合藏族音乐的特点,展示了藏区广袤无垠的高原风貌,表现藏区人民洒脱的性格特征。这段音乐让我联想到藏区人民黝黑的皮肤、纯净的笑容,想到云雾遮挡下娇羞的珠穆朗玛峰。

谱例3

当仓央嘉措的母亲出现在队伍的尽头时,他想要上去拥抱,然而母亲双手放在头前,向他跪拜。此时,仓央嘉措的内心十分复杂:一方面,两人身份的巨大转变给观者以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他与母亲之间没有了以前的亲密,生分之感让他非常心痛。仓央嘉措身着僧袍,音乐由钢琴独奏引入,缓缓跳起了一段西藏囊玛舞。红色的长袍仿佛为此生的束缚,又像对母亲绵长的思念。此段配乐为《洁白的仙鹤》,谱例如下:

谱例4

此段音乐歌词源于仓央嘉措的诗歌,由李沧桑作曲,扎西顿珠演唱。歌曲平静、纯粹,速度很慢,由心而发。旋律为C商五声调式,为8+8+12的结构。第一乐句开始由扬琴细碎的敲击声引入,音乐级进下行进行到主音C,在第三小节时,首先旋律声部为八度大跳,人声上方加入由竹笛演奏的复调旋律。其作用为首先补充了律动,其次延续了旋律的曲调,给人以袅袅余音之感。第八小节结束在属音上。第二乐句从第七小节开始,旋律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增加两小节,强调主音。第八小节为两拍长音F,弦乐铺背景,起到丰富和声的作用,第十五小节连续三度上行至F,达到全曲最高音,形成小高潮,之后落回到主音C上。上方钢琴演奏14 1 14 1,三者交织在一起,欲说还休,似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第三乐句以两小节为一乐节,第二乐节是第一乐节的变化重复,强调属音,为结束做准备。第八小节,旋律回归第一乐句,为第一乐句开头两小节的重复,第九小节回到宫音F上,第十二小节尾音落在主音C上。

旋律第二次陈述,钢琴的固定高音始终持续,烘托出仓央嘉措的内心,引领他找到自己的灵魂。本幕结束时,风雪交加,苍白的月轮挂在上空,仓央嘉措必须克服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勇敢前行。

舞剧第四幕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仓央嘉措与美丽女子的双人舞。拉萨的八廓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仓央嘉措偷跑出宫,慌张地走在人群里。男女主角相遇,伴随着热烈的音乐跳起藏族的民族舞蹈。男女主角相互吸引,但身体不可触碰,那种若即若离的情感被舞蹈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种欲说还休的克制,才显得那么动人。舞蹈音乐再次以《洁白的仙鹤》为背景,象征仓央嘉措将尘世的爱转化为普世大爱的心路历程。这种爱是由内而外的蜕变,他也曾经迷惘、无助、孤寂,但绝处逢生,最终成就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舞剧第五幕,是戏剧冲突对比最为强烈的一幕,同时也把全剧推向了最高潮。宫中贵族窃窃私语,僧人将他团团围住。此时此刻,仓央嘉措的内心非常复杂。背景音乐中,不和谐的声音逐渐加强,强烈的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推动了剧情发展。最后,仓央嘉措大彻大悟,把全部的自己融入佛中。舞台上,金色的布景、演员的表演、宏伟的音乐效果把全剧推向高潮。

二、音乐风格类型

本舞剧中,作曲家采用多种音乐风格混搭的形式,完美地将剧情、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乐与舞的交融。第一,原生态音乐风格。舞蹈作品中的民族性、本土性的音乐风格直接对舞蹈是否具有感染力、布景民族性是否鲜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舞剧开始在民歌为主调的乐声中边唱边打,热巴鼓的鼓点代表智慧,高高挥舞。这些民族性的乐器配合,使得音乐更有民族特色。第二,宗教性音乐风格。在舞剧《仓央嘉措》中,宗教音乐最富有旋律性,僧人们朗朗咏经的场景时刻浮现在眼前。演唱朗玛的声音自然流畅,声音从喉咙的底部发出,保持声音和气息的连续性和音乐的完整性。第三,交响性音乐风格。本部舞剧使用了大量交响性的音乐风格,例如在舞剧开场,由藏族特色乐器扎念琴引入,后加入弦乐,烘托、推动情节的发展。第四,近现代室内乐风格。在舞剧中,双人舞的部分运用了近现代室内乐风格,不同的乐器运用独奏的演奏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推动剧情发展及人物成长。第五,流行音乐风格。作曲家大胆地将流行音乐运用到传统舞蹈作品中,男声用流行唱法进行独唱,简洁、空灵,感情自然流露,宛如从心底搅起一池春水。

三、结语

《仓央嘉措》是一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作品,它包含了多彩的藏族舞蹈、优美的藏族音乐和独特的藏族场面等,以精彩的舞蹈语汇、完美的音乐以及独特的服装,将仓央嘉措与母亲、情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展现在舞台上。它重述了有关仓央嘉措的历史,让人们不再单一地认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仅仅是一位会书写情话的诗人。在本剧中,我认为稍有欠缺的有以下两点:第一,在热烈的场面中,舞台布景略微简单,音乐、舞蹈、布景不成比例;第二,观众在欣赏后抓不到主题旋律,对音乐的记忆不深刻,如果能突出音乐主题会更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