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禅趣的美学建构——王维《辋川集》意境论析

时间:2024-05-20

⊙张自华[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禅趣的美学建构
——王维《辋川集》意境论析

⊙张自华[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摘要:王维晚期山水田园组诗《辋川集》有一种禅趣之美。为了构建这种禅趣,王维选择一种淡雅、清冷、静态意象,营造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而这空寂的诗境又是契合禅宗“空寂”“无我”的义理精神,于是,诗境达于禅境,诗趣通于禅趣。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诗境禅趣

王维早年因为太乐署中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中年因张九龄被罢相,渐觉仕途之凶险和龌龊,退隐山林之意越来越强烈。王维购得前人宋之问的辋川别墅,在天宝三载至十五载经常居住于此,写下了晚期代表作品《辋川集》。①《旧唐书·王维传》说“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②王维弟兄信仰佛教,晚年王维经常来辋川居住,隐居山水田园,可以躲避政治的凶险。沉醉于辋川山水,抒写田园牧歌,创作了组诗绝句二十首《辋川集》,借辋川山水消解仕途的苦闷和失意。辋川的青山绿水更是禅宗义理的象征,王维用美妙的诗笔描绘青山绿水,在山水田园诗中,王维发现和寄寓了一个佛的世界。

明代胡应麟的《诗薮》评价王维《辋川集》“辛夷坞”是“五言绝之入禅者”,认为其在辋川所作《鸟鸣涧》“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认为“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后世的这些评价准确地指出了王维《辋川集》的美学趣味——禅趣。

王维在《辋川集》中,是如何建构这种美学禅趣呢?

美丽的山水田园、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可供选择的景物很多,可以进入诗境的意象也是不胜枚举。而王维主要选择一种淡雅、清冷、静态意象,营造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而这空寂的诗境又是契合禅宗“空寂”“无我”的义理精神,于是,诗境达于禅境,诗趣通于禅趣。

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王维选择淡雅、清冷、静态意象,给人一种冷寂、空无的感受,引导我们从喧嚣的尘世进入一个沉寂的世界,从色调的角度看,二十首绝句中,有十六首都是选择淡雅、清冷的意象,主要是:文杏、香茅、青山、白云、白鹭、清漪、绿蒲、青林、明月、幽篁、青苔、绿苔、杜若等。这些都是山水田园诗要用到的经典意象,主要是青绿和白色,偏向于阴冷,给读者一种清冷的感受,引导读者从喧嚣的凡尘世界进入了一个幽独、清冷、寂寥的别样世界。

二十首绝句中,只有四首绝句《木兰柴》《辛夷坞》《临湖亭》《茱萸沜》选择了一些暖色调的意象。《木兰柴》选取了“彩翠”和“夕岚”,但是诗中这两种暖色调的意象沉没在渐渐降临的山间夜幕中,我们会感到越来越寒冷。《辛夷坞》描绘了芙蓉花,似乎给我们带来灿烂和温暖,然而它开在深山中,山谷空寂无人,那么最终它的热情和温暖慢慢消散在寒冷寂静中,它根本不能温暖我们的内心。

而下面的两首选择的意象似乎能够温暖我们的内心。

《茱萸沜》写了红且绿的“茱萸”,它是为迎接宾客而盛开的,热情地招待客人的到来。《临湖亭》也写了芙蓉花,主人和宾客坐在中间喝酒,四面芙蓉花开。这是二十首中唯一能带给我们热情和温暖的美丽意象。

可是这两首写的是客人偶尔到来的时候,大部分时候,主人必须孤独地面对这些芙蓉花,它的暖色和热烈只会反衬主人的寂寞和寒冷,让人更觉得凄寒和孤寂。

从动、静的角度看,二十首绝句中选择静态意象的十五首,主要有这些:衰柳、宫槐、文杏、香芋、秋山、青山、连山、湖、清漪、夕岚、绿蒲、青苔、绿苔、明月、白云等。这些静态意象可以营构一种安谧的境界,让我们的心态沉静下来。

二十首绝句中有五首选择动态意象:飞鸟、人语、轻舸、彩翠、浣纱、跳波。但是这些动态意象都是用来衬托静态意象,或者说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动态意象。如《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其“人语”就是反衬出空山的静寂。如果没有“人语”,那么这空山不是空寂了,而是寂灭了。《栾家濑》中“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虽然写了山间“跳波”,可是整个山脉却是沉寂的,这个动态意象“跳波”相对于静态意象“空山”是弱势的,整首诗中,境界还是处于静态。

总之,在这二十首绝句中,王维主要选择淡雅、清冷、静态意象。

王维选择这种淡雅、清冷、静态的意象,是为了精心营构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意象景物只有三个“幽篁”“深林”“明月”,诗人好像随手拈来,没有着意刻画和描绘诗境。月用“明”形容,表明清新可人,这和一般的山水田园诗的描写没有两样。“幽篁”和“深林”也只是表明身处一片幽静茂密的竹林之中,这也是常见的景物。诗中写人的活动的只有简单的三个词“独坐”“弹琴”“长啸”,“独坐”之人的内心情感呢?外部状态呢?均没有描摹。“弹琴”之声美妙喜人,还是悲伤感人?也没有说明,“长啸”只表明了人的箫声长久,其情状还是没有交代。乍看起来,四句诗平平淡淡,但是把它们合起来,从整体上观照,却妙成一种独特的境界。在一片幽深茂密静谧的竹林之中,在一轮明月朗照之下,人弹琴长啸,悠闲自得,内心无复尘世念想,就像那明月一样,心性澄澈无瑕。内在空明心性和外在的静谧景象融为一体,进入一种空灵澄澈的境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景象画面,而指向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外物的虚静心灵境界。

再看《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是辋川的一处风景胜地,此诗描绘了鹿柴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空山不见人”说明山是空的,茂林密布,郁郁苍苍,怎么是空山呢?原来是不见人,没有人的活动和痕迹。诗人感觉身处千年太古之境,空廓虚无。接着第二句“但闻人语响”,不见人,是由于山高林密,肉眼看不到人,但不是没有人在山中,而是听到“人语”响。一般情况下,山林中并非死一般沉寂,大自然的声响丰富多彩,鸟语啾啾,虫声唧唧,风鸣瑟瑟,流水潺潺,组成了一幅自然交响曲,但此时此刻,却只能听到“人语”响,“人语”响破了这太古沉寂之境,这局部的、片刻的“人语”响反衬出全局的、永恒的空寂。空谷“人语”响,愈见其山谷之空寂。短暂片刻的“人语”响过之后,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永恒空寂境界。第一、二句写空山人语——摹声,而第三、四句写深林色影返照——绘色,由声到色。深林密布,幽暗深邃,而阴暗树林下面的青苔,说明深林长年终日照不进一缕阳光。按照诗歌的创作思路,第三、四句应该直接描绘深林阴暗、幽静、冷峭,但诗人却特意写日光返影射进深林,映照在青苔上,初看起来,觉得这一缕斜阳,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亮光,给阴冷的青苔一点温暖,甚至给整体的深林环境带来一线生机。但细细品味,就会感觉到不是这种意境效果。当那一线光影射入阴暗的树林,斑驳陆离的树影映照在潮湿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的光影和那大片大片的幽暗、阴冷就会构成一种强烈对比,深林的幽暗凸显得更加强烈。这瞬时的短暂的“返影”,非常微弱,不仅不能温暖心意,当它转瞬消失之后,便是永恒的幽暗。全诗的第一、二句用有声来衬托空寂之境,而第三、四句则是用有色来反衬阴暗之境。全诗描绘了幽暗、阴冷的空寂之境。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山中的辛夷花不同于灿烂的桃花和傲霜斗雪的梅花,它的花苞打在枝条的顶端,就像毛笔的木末。芙蓉花就是辛夷,辛夷开花时候,形似荷花。当春天的脚步来到山间的时候,辛夷的花蕾开放了,它是那么灿烂,山间一派生机勃勃。可是,这山间没有人来欣赏这灿烂花开,它就凋谢了,失去了那美丽的生命;或者说因为没有人来欣赏花开美景,它就落寞而归于泥土,化作春泥更护花,因此这后两句隐隐透露出落寞的心境。融合全诗的物我关系来鉴赏,诗写了灿烂的辛夷花开,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可是,诗中的抒情主体——“我”消失了,辛夷花自开自落,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是没有“我”的参与。只有花的盛开和凋谢,没有“我”的生与死。只有大自然的盛衰往复,没有“我”的生命之灿烂,也没有“我”的生命之衰亡。这里没有“我”的喜悦和悲哀,更没有“我”对凡尘世俗的留恋与执着,这种境界弃绝了“我”的生命、“我”的智慧、“我”的创造,是一种“无我”之境界。

概括起来,上面分析的三首诗歌,可以代表《辋川集》二十首,它们呈现出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

后世的诗论家为什么认为王维《辋川集》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是一种禅境的表达,认为它们禅意盎然呢?这要从王维信仰的禅宗和其仕途遭遇来论析。

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兄弟受母亲影响,从小就信仰佛教,而当仕途遭遇挫折,特别是晚年,每退朝,乃“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③”。信佛习佛,贯穿王维人生始终。在王维出生之前,武则天礼佛华严宗,华严宗由于皇室的推崇,影响朝野上下,传播甚广。王维应该也接受了华严宗。华严宗认为大千世界,色彩缤纷,但这是假有,是假相,世界的本质是空无,但是,空无必须借假相而显,万象世界与空无相融无碍。④而王维在《辋川集》里描绘的虚静、空寂、无我的诗境不是与华严宗的义理相通吗?都是指向空寂、无我,其终极意义和价值取向是相同的,诗境的营造与建构手法与禅宗的示义方式和手段也是相通的。这样,禅境达于诗境,禅趣也通于诗趣。诗评家自然认为王维的《辋川集》禅意盎然了。

总之,王维《辋川集》选择一种淡雅、清冷意象,营造一种虚静、空寂、无我的诗歌境界,而这空寂的诗境又是契合禅宗“空寂”“无我”的义理精神,对于习佛的诗论家来说,体会到的是一种盎然禅趣。

①(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 年8月版。本文所引王维诗全出自此诗集,故不再另注

④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张自华,广东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专项,编号:ZW12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