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谢 驰[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导言
向死而生——石评梅的悲剧书写
⊙谢驰[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000]
导言
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是时代转变的产物。她们受过封建传统以及男权统治的压迫,同时又敏锐地感知新文化,开启她们的文学创作。林海音、石评梅、白薇都是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都有女性特有的性别经验以及独特视角,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书写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及时代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女性作家细腻的情感、无畏的勇气、性格的独立。同时,林海音、石评梅、白薇不同的生命体验、生活经历、人格魅力表现在她们各自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思想内涵。对五四时期女性作家进行讨论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
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作为“民国四大才女”的石评梅,在她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蜚声文坛、影响久远的文学作品。她的一生际遇充满悲剧,并将这种悲剧书写融入文学创作之中化为向死而生的力量。本文将从爱情悲剧、社会悲剧、生存悲剧三个方面,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阐释石评梅的悲剧书写。
关键词:石评梅向死而生悲剧
“向死而生”即先秦儒道对死亡的独特审视方式,在面对死亡的不可知的情况下,在实际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从而超越生死。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天赋异禀、富有才华,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的文学情怀,以其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或许是天妒英才,年仅二十七岁,石评梅就死于急性脑膜炎。然而,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却创作出了大量蜚声文坛的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她一生际遇充满悲剧,体现在她的文学写作中化为向死而生的力量。石评梅的悲剧书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爱情悲剧。“一个是在写他人的爱情时锐利地批判旧制度的叛逆者,不顾一切去实现爱的勇敢者,爱情至上者;另一个是在处理自己与高君宇爱情关系时的踌躇和犹豫者,道德完善者。”二是社会悲剧。“她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涂上了悲愤、悲壮的色彩。”①三是生存悲剧。从而主动追求死亡,化为向死而生的力量。
在石评梅的文学创作中,鲜有戏剧,其文学价值却是不容小觑的。《这是谁的罪?》作为她的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阐述了主人公王甫仁与陈冰华的爱情悲剧。1920年,十八岁的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父亲的鼓励下从山西来到北京,开始了她新的人生道路。初到北京的评梅结识了北京大学的学生武英夫,这个她原以为可以倾心交付的人,殊不知是她爱情悲剧的开始。《这是谁的罪?》中的王甫仁与陈冰华,他们拥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就在他们留学回国准备结婚之际,王甫仁却迫于封建专制家庭的压力,背弃了他们的爱情与信念,娶了家人早已安排好的“妻子”李素贞。陈冰华翘首以盼的幸福被横风吹散,她恨这害人的恶俗社会,走向了极端的她毒杀了李素贞,最终,自己也走向了死亡。“冰华唯杀了素贞,可以顺从爱情的要求;唯自杀,可以得到良心的慰藉。克胜情敌,是爱情的‘真挚’;而复殉于情,是爱情的‘圣洁’。”②石评梅揭示了爱情的悲惨与无价值,陈冰华企图用自身的毁灭来突破理智与现实的制约,终得悲剧落幕。石评梅在与武英夫相恋的过程中,得知他老家已有妻儿,便叹自己一清白女子为何遭此不幸,到底是谁之罪,情感被囚禁,理想被毁灭,触目的痛创令她否定爱情,充满悲剧意味。
石评梅在初恋的阴影下,为情所伤,为情所困,更加消极地书写爱情悲剧,她内在地执着于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注视,以此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到的只有荒凉与痛苦。她的一颗纯洁心被损伤了,之后在面对高君宇的追求时,变得迷茫与彷徨。虽然他们是才子佳人,互相钦佩,可是石评梅始终未能摆脱自身的悲剧认知,一颗悲痛欲绝的心,在孤寂和凄苦中摸索前行,始终拒绝这段爱情。直至高君宇病重、死去,评梅才追悔莫及,像是失去了一颗无比珍贵的心。“到如今,我只有诅咒我自己,我报恨我纵有千滴泪,也抵不上你一滴血,我用什么才能学识来完成你未竟的事业呢。”③在高君宇死后的几年,石评梅牺牲了自己所有的幸福来祭奠爱情,对悲剧的书写更加的深刻,她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视为心灵以外的追寻,来转移自己这颗受伤的心。直到生命的尽头,她终得以与高君宇合葬在陶然亭,完成她向死而生的蜕变。
在五四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石评梅敢于冲出闺房走入社会,步入“新女性”的队列,这就昭示着她之后要面对的是无常的人生及残忍的现实社会。在北京女子师范学习的时候,因为国文系被取消了,所以评梅报了体育系,后学成在附中代课。然而,让这些年轻女子抛头露面学体育,颇需勇气,所以课一直很淡漠。评梅便对学生讲:“我们女子的优点是精细、温柔、典雅,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子,只有这些优点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像男子一样具有果断、爽直、勇敢的精神。男子能做到的,我们都应该做到。既然古代的花木兰能够代父从军,我们现代的女子不能上好体育课吗?”④由此可以看出,石评梅骨子里是向往个性解放的,同时她又无法摆脱时代、环境、因袭的社会印记,在矛盾的自省中,她对社会具有了最根本的认知,所以她“恨”透了这个残败的社会。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在创作的时候,偏重描写女性与男性的关系,甚至希望两者消灭差异性,着眼于女性自身,尤其刻画新时代进步女性形象。石评梅也是其中一员,文学创作中不乏这类作品。但是,石评梅用更犀利的笔触,洞察社会的本质,将这些矛盾归因于社会悲剧,比起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石评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更为清醒深刻。
在创作女性作品时,石评梅塑造了一系列的“弃妇”形象,例如《弃妇》当中的表嫂,《董二嫂》中的董二嫂,《林楠的日记》中的林楠,等等。掺杂着同情、批判、赞美等多种情感,但是石评梅所表述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她的真实意图是在质疑这个社会是否真的是新社会,解放了的社会,女性悲惨的命运是否真的已经得到了救赎,男性主权是否仍旧不合理地存在。在《婧君》中,她大胆地表达并重申了高君宇的爱情主张,为了爱情而生,为了生命美满而生,并不是为了迎合社会旧制度而生。同样在《缄情寄向黄泉》中,她阐述了高君宇不得已的婚姻,最终走向离异。她感叹女性的悲哀,同时又认可高君宇的勇气。由于石评梅对高君宇的眷恋以及对事情始末的深刻了解,她并未像同时代的女性将矛头指向男权,而是指出社会大环境才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凶手”,所以爱情悲剧的产生源于社会悲剧,是痛苦而又清醒的认识。在石评梅文学创作的五六年间,她目睹了北伐以及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切的担忧。社会悲剧就是那秋野的荒冢,鲜有人发现,却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庐隐这样评价过好友石评梅,因为她的遭遇太驳杂,无常的人生,形成她一种悲哀的人生观,因之她赞美死,她诅咒生。纵观石评梅的文学创作,始终离不开对生存与死亡的书写。石评梅酷爱冬日,因为冬日里的一切景象都是萧森凄清,孤寂寥廓的。她欣赏冬日雪地里的一片了无生机的惨白,幻想着自己成为冬日里的梅花,所以自诩评梅之名。“杯里盛着上帝赐我的血,我想洗尽天鹅玉毫,蘸着它在我雪净的手绢上写几个字,但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乱洒在边上吧,它偏不像桃花,像梅花,因为我爱梅花。”⑤石评梅愿做悲剧主人公,投自己于悲剧性的人生。石评梅信奉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即人生就是痛苦的。她认为,从人的生存层面来看,透过对它本质的了解,人是无法得到真正快乐的,生存只是经受种种不同的痛苦罢了,自始至终都是不幸的。“生存之所以空虚,是因为,其一,在生存的全部形式中,时与处本身是无限的,而个人所拥有的极其有限,其二,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是所谓的刹那的现在的现象,其三,世上没有常驻的东西,一切都是不停的流转,变化。”⑥在石评梅看来,生存不仅是虚无更是万劫的苦海,作为当局者的她无法逃脱,更没有旁人可以拯救。在石评梅的文学创作中,可以感受到转瞬即逝的悲哀,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自己的生存是影一般的存在,接近于“零”,在选取意象的时候,“春日”景象在她眼里已是抓不住的“秋日”,满目的荒凉。她从现实的爱情悲剧、社会悲剧上升到对生命生存的深入思考,可以说石评梅倾向生存的悲剧化,同时充满了极为独特的主动追求意味,唯有将这悲剧化为向死的力量,才能得到救赎与解脱。
①游友基:《石评梅作品的悲剧美》,《宁德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第27—32页。
②⑤石评梅:《石评梅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第340页,第210页。
③④都钟秀:《石评梅传——春风青冢》,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页,第39页。
⑥叔本华:《叔本华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9页。
作者:谢驰,文学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