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袁美华[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千雯之舞》:幻想小说的中国叙事
⊙袁美华[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2011年初推出的幻想小说《千雯之舞》是一部以汉文字为书写主线的作品,具有非常奇特新鲜的形象塑造,即以“字”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他们在“书世界”的人生遭际、坚贞执着的爱情等,小说还融入了铭刻着中国传统文学印记的各种元素,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幻想小说,它具有充沛的“元气”、灵动的“神气”、厚重的“意义”以及建筑在这三者之上的“美感”,是一部挣脱了西方幻想小说创作模式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千雯之舞》 幻想小说 元气 神气 意义
张之路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2011年的新作《千雯之舞》是他在幻想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全新开拓,吹起幻想文学一股强劲的清新之风。推出后很快吸引了读者和评论家的目光,在2011年年初举行的新书发布和研讨会上,王泉根、曹文轩、束沛德等评论家和作家同行对作品大加赞誉,认为这是一部“奇书”,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篇之际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事件”①。(王泉根)评论家们一致对小说的“本土性”特征加以强调:“这是一部本土文化的原创小说……以汉文字为主线的书写,是典型的本土文化原创。”②(白烨)除了以中国的“汉文字为主线”来书写,小说中融入的那些铭刻着中国传统文学印记的元素:才子佳人、英雄救美、江湖侠义、考场黑幕、转世轮回……以及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古典式爱情,无不令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中国韵味”。可以说,《千雯之舞》已经挣脱了西方幻想小说的创作模式,是典型的具有中国叙事元素的幻想作品。徐妍在评价曹文轩的《大王书》时,认为“幻想小说的中国叙事应当包含元气、神气、意义和美感四个要素”③,给论者很大的启发。在此,论者想从幻想小说的“元气”“神气”“意义”三方面对《千雯之舞》加以品读,因小说的“美感”是建筑在前三者基础之上的,只要作品具备充沛的“元气”、灵动的“神气”、厚重的“意义”,美感自然具备。
“元气”是幻想小说的根性文化,“是一种从远古文化中流淌下来的命脉,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④。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汉文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汉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属表意系统,和印欧民族的表音文字有着很大差别。《千雯之舞》以汉文字为书写对象,“是一部以汉字为题材的幻想小说,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汉字小说,也是唯一的一部”⑤。一方面,张之路在小说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汉字”生命,让他们一个个活跃在纸面上。他选择了和小说总体构思相关的几个汉字:“雯”“朵”“爽”“谋”“失”“支”“义”“娈”“尖”“变”等,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每一个具体汉字的形、意。“雯”在字的世界里是个美女,她学识渊博、聪敏灵巧、有胆有识,又优雅端庄,非常切合自己作为人时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身份;“朵”“是个小美女”,她是“雯”的贴身丫鬟,“雯”待其如同亲姐妹,在“朵”的身上,很有点红娘式的泼辣和忠肝义胆,她处处护着“雯”,为她着想,为了能唤起桑南对千雯的记忆,不惜化为灰烬也要说出实情;“谋”本是三百年前书生顾远谋所化,他不幸遭遇考场黑幕,写有绝世好文章的考卷被考官替换为白纸,遂成疯癫。字仙同情其遭遇,赠其宝书,可将人变小后变成字。顾远谋用宝书报复了考场舞弊的官员,为满足一己私利也将无辜之人变为字,由受害者变为加害者,字仙将他变为“谋”字以示惩罚。三百年后,“谋”又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字的世界进行无耻抢夺,发动了战争。他阴险狡诈、老谋深算,但“字”算不如天算,最终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代价。无论作为人还是字,他都让人感到既可恨又可怜;“爽”字如其名,刚直爽快,具有侠义精神,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他率领着字们在桑南和“雯”的帮助下奋起抵抗“谋”的掠夺,他身上还具有刚勇有余、谋略不足、耳根子软的特点……这些“字”的特点,很好地和汉字本身具有的形、意相结合,在视觉和审美上传达出的那种内涵,只有我们这些生长在中国土地上、浸润在汉字文化系统中的“土著”才能对其心领神会。
另一方面,小说的主线之一即莫千雯和杨天飒(桑南)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莫千雯寻访名人奇书途中遇到危难,杨天飒出手相救,俩人一见钟情,因羞涩未能表明心意即各奔前路。芳心暗许的莫千雯改变既定路线朝心上人的方向而去,住进顾远谋的客店,机缘巧合救出被变为字的杨天飒,自己却身陷囹圄。杨天飒逃出之时对她说:“我一定救你出去”,她满怀希望地作答:“好,我等着你……”因这一句承诺,杨天飒葬身火海,“雯”苦苦等候了三百年,终于等来了桑南(杨天飒的后世),这轮回了三百年的爱情足以感天动地,可以和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中的那些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相媲美。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坚贞的爱情故事永远能打动人心。杨天飒和莫千雯的爱情,不是被金钱和权力异化的现代社会男女关系,是那种“一往而情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超越了生死界限的古典式爱情。这种情感坚守方式,对处于成长阶段、对男女情感有着朦胧渴望的青少年读者说,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具有积极、正面的引领作用。
此外,小说对“书世界”的环境描写,也充满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气息——壮丽的棋盘草原,险要的琴弦峡谷,美丽的七彩古溪,神奇的天目奇峰,让读者产生新鲜奇异又熟悉亲切的感觉。在棋盘草原上不断响起的那首《风草颂》:“风匆匆吹过,不记得草的颜色/年年春草,岁岁寂寞/一声雁叫好萧瑟……”充溢着宋词优雅而略带感伤的韵味,把读者的思绪带往遥远的年代,也更加衬托出小说中古典的情感表达方式。
“神气”即幻想文学的神奇性思维,表现在具体作品中,即作家对超越现实的“第二世界”(即“书世界”)的建构方式。这个世界要能给予读者熟悉、亲切而又新鲜奇异之感。《千雯之舞》中,主人公桑南进入“第二世界”的方式是被字仙变成了和字一般大小的“小人儿”来到了书的世界、字的世界。这种进入并不显得突兀,因为之前已有桑南三番五次相同的梦境作为铺垫。一进入“第二世界”,那些主要人物——“字”纷纷登场,豪侠仗义的“爽”救了被“尖”和“变”绑架的桑南,在逃跑途中又遇“雯”和“朵”出手相助,他们结伴同行,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是个字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样,它有自己的规则;字也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人生际遇,“人的世界里有什么,书的世界里就有什么”。“爽”的恋人被抢,他要去找回她;“雯”饱读诗书,知识渊博,三百年来苦苦等候着自己的恋人,她已经认出桑南是杨天飒的后世,却不能“泄露天机”,只能满心苦涩又满怀期待地待在他的身边,帮助他;“朵”是个心直口快的小丫鬟,对“雯”忠心耿耿,不停地暗示桑南,想唤起他对前世的记忆……
主人公刚进入“第二世界”时,作家可能是担心读者对这个世界过于陌生而产生排斥心理,就主动站出来对“书世界”的各种规则进行介绍甚至评论。这一点论者认为是作品的不足之处,影响到幻境最初的生成,使得小说开始部分的想象不够飞扬灵动。其实,作家完全不必担心读者的想象力和建构能力,只要小说的想象空间足够充沛,作家可以让这些东西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慢慢生成、展现。好在作家写到后来渐入佳境,小说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充沛,幻境越来越奇异,新鲜又令读者感到熟悉、亲切。桑南和“爽”“雯”等一路同行,他们走进甲骨文的领地、经过篆文的城堡、拜访了鼎的家族。一路上他们得到了文字世界各路人马的响应,解救并收编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简化字等“难字”,建立了一支队伍。最后在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转注、假借的帮助下,正义战胜邪恶,字世界恢复了和平与安宁,桑南恢复了前世的记忆,与莫千雯相认、相拥,愿望达成的那一刻,千雯化为灰烬,昏倒在地的桑南被字仙送回“第一世界”。醒来的桑南面对一屋子摊开的书,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似梦非梦之感。仔细搜寻,又发现了“第二世界”留下的痕迹——那本《危情时刻》现在一字不缺,读起来生动流畅,没有错字、没有丢字;那本《战争阴谋》的封面缺了“谋”字(“谋”在“第二世界”中已经跳入天目山的火海化为灰烬,也算是咎由自取);他来到和他一起被变为小人进入“第二世界”的老馆长的办公室,疲惫的老馆长对他说了一句:“你也回来了……”一个“也”字大有深意,也是“第二世界”留下的痕迹。桑南更加确证了这不是梦,他要找到莫千雯,重续三百年未尽的情缘。一阵敲门声,一个新分配的女大学生来找老馆长报道,她和莫千雯长得一模一样,戴着那条桑南熟悉的项链,但她似乎并不认识桑南,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她是或不是莫千雯?一切皆有可能,留下遐想的空间,也稍稍慰藉了读者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理。
总体来说,主人公刚进入“第二世界”时作家的想象还稍显拘束,不时地以“权威叙述者”的身份介入想象世界,写到后来则想象的空间越来越充沛,当主人公回到“第一世界”(即现实世界),产生亦真亦幻、似梦非梦的感觉时,身边的某些事物却显示出“第二世界”存在过的痕迹,这些痕迹使得“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互相呼应,关合圆满。
“意义”即幻想文学对这个世界应该承担的使命,幻想小说中超越现实的“第二世界”,又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现实。小说写的是“书的世界”“字的世界”,却处处映射着现实人生,正如作家借书中人物之口所说:“字是人写的,字是人的生灵”“人的世界里有什么,字的世界里就有什么”。
一方面,《千雯之舞》通过幻想小说的形式,融入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才子佳人、英雄救美、江湖侠义、转世轮回等传奇元素,生动地向广大青少年读者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通过生动的形象、完整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巧妙地把文字的最基本知识融入其中,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少年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张之路谈自己的创作感受时说,他希望把《千雯之舞》写成一本让人们亲近汉字、进一步发现汉字魅力的书,希望它能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汉字的血肉和气息,为汉字的生命和灵魂所震撼,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之根脉所系的精神家园”⑥。作家对自己母语的热爱溢于言表,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包括汉字在内的传统文化没能被青少年很好地尊重和继承的忧思。
另一方面,小说通过以“爽”“雯”和桑南为代表的正义一方和以“谋”为代表的邪恶一方的对峙、战争为基本线索,表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给青少年读者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召。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爽”勇敢无畏,成为正义之师的将领;聪敏、学识渊博的“雯”则和桑南一道成为“爽”的军师,他们一路收编那些流离失所的“难字”,在战后细心为受伤的字们进行医治,重新赋予他们生命,这样一种尊重每一个普通生命的态度,给论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书世界回到人类世界的桑南,拿起一支橘红色的笔,为《战争阴谋》一书封面写下那个缺失的“谋”字,希望能使他在书的世界里重获新生,真正做到了不计前嫌、不念旧恶,这样的一种情怀会让青少年读者为之动容,并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而这些正是当下社会中缺少、却又被人们深深渴望着的。正如作家所说“……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当坚守的——正义,正直、悲天悯人的情怀,忠贞不渝的爱情,见义勇为的侠肝义胆,诚实守信、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⑦。小说中这种让人记忆深刻的细节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细节让《千雯之舞》具有了某些脱颖而出的特质。
总之,小说对“书世界”中“字”形象的书写生动活泼,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对“字世界”——甲骨文的领地、篆文的城堡、鼎的家族等进行了书写,在向读者介绍中国汉字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同时,并没有让读者产生“掉书袋”的感觉,是因为小说幻想的生动、故事中爱情的力量、正义战胜邪恶的乐观态度以及那种氤氲在小说中的和中国传统文学一脉相承的古典韵味。《千雯之舞》充沛的“元气”,灵动的“神气”、厚重的“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感”,使“它超越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界限,它纯正的文学品格如高山雪冠……它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灵感”⑧。
①② 王泉根、白烨等:《〈千雯之舞〉:万物有灵,字为情生》,《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9日。
③ 徐妍:《探索当代幻想小说的中国叙事》,《文艺报》2008年4月19日。
④ 曹文轩:《让幻想回到文学》,《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7月22日。
⑤ 少军:《穿越三百年的轮回之情——〈千雯之舞〉读后感》,《雪花》2011年第2期,第12页。
⑥ 张之路:《我写千雯之舞(上)》,《少先队小干部》2013年第3期,第42-43页。
⑦ 张之路:《我写千雯之舞(下)》,《少先队小干部》2013年第4期,第38-39页。
⑧ 孟繁华:《2011:长篇小说现场片段》,《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6页。
作 者:袁美华,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曲靖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