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国文学“逃离”母题的发展历程及实质

时间:2024-05-20

⊙曾宪文[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美国文学“逃离”母题的发展历程及实质

⊙曾宪文[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逃离”是美国文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母题,从美国独立战争至今一直在美国文学中延续,富兰克林的《自传》、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等作品都是逃离文学的代表。逃离文学源自《圣经·出埃及记》,并与美国梦息息相关,它彰显出美国文化的特质,“逃离”母题在当代美国电影中也不断重现。

美国文学 逃离 美国梦 自由

一、引言

1620年,乘坐“五月号”航船的清教徒逃离英国来到北美,成为未来美国的第一批移民,这似乎预示了美国人从此与“逃离”生活结下不解之缘。美国的疆土不断向西扩充的过程,就是美国人不断由东向西逃离的过程。他们似乎天生就有不断向前走的意识,对故土没有太多的留念,“家”在美国人那里是一个不断流动的概念。今天的美国,“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上的车流,此起彼落不分昼夜的航斑,使得美国人习惯了‘在路上’的感觉,他们好像很难安分下来,总是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追求与刺激。他们也知道道路是曲折的,目标也许是不现实的,但他们会调整自己”①。美国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在文学上,就是“逃离”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母题。所谓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②。

“逃离”作为美国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在学界却鲜有论及,一般只是就某部作品进行分析,而没有把它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模式进行观照和分析。田俊武先生曾论及美国的“遁世文学”。“遁世文学通过描写主人公对丑恶的世俗社会或令人厌恶的心境张力的不断逃避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来表达他们对沉重的‘社会人’本质上的反叛、精神上的厌恶以及行为上的弃绝。”③在笔者看来,田先生论及的遁世文学,只是美国逃离文学中的一个主题。因为遁世指消极逃避,涉及主人公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倾向,它属于主题的范畴。逃离作为美国文学的母题,其具体的主题指向是多方面的,有的消极遁世,对“社会人”本质上反叛;有的是为自己的梦想和更高价值的实现而逃离;有的是反抗冰冷的理性世界,追求感性自由;有的则表现为对未知世界的不断的探索,等等。因此,美国的逃离文学指主人公对当下生活不满意而不断逃离,通过空间上的移动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逃离的结果是到了另一个天地,另一个世界,主人公由此在精神上得以充盈,人格上得以健全,或者领悟到社会的虚伪、人生的空虚,走向悲伤绝望。

总的来看,“逃离”文学更多地体现出美国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自由精神和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所彰显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美国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涉及“逃离”母题,并贯穿整个美国文学史,显示出美国文化的特质。

二、美国文学“逃离”母题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历史不长的移民国家,美国文学是在美国独立革命的战火中诞生的。1776年美国独立之前,北美大陆在殖民统治之下,没有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但仅仅半个世纪之后,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美国文学就屹立在世界文学之林。早期美国文学反映了独立后美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北美大陆的社会现状,表现美国社会生活中欣欣向荣的面貌,不断开创新生活的激情。逃离文学也在这时显现出来。富兰克林的《自传》可以视为美国逃离文学的开创之作。《自传》是一部励志奇书,包含了作者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关于善与美的道德真谛。富兰克林的奋斗就是从逃离开始的。1723年,年仅十七岁的富兰克林偷偷逃离家庭,从波士顿经纽约到达费城,开始了他的不断进取与创业之途。逃离就是向未知领域开拓,正因为有这种精神,富兰克林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果,还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也是公共事务的积极组织者,在政治上也成就斐然,成为他所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出色的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在民族文化独立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具有自己民族个性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浪漫主义思潮是在西方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一新旧交替的时代产生的,人们反感冷冰冰的现实,追求思想的多元化,人的感性世界也彻底解放了。美国的逃离文学在这时恰好契合了浪漫主义文学逃离现实、回归自然、崇尚感性和自由的特点。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作为美国第一篇成熟的短篇小说,写的就是“逃离”,小说的主人公瑞普为了反抗妻子的专横,逃到深山,因饮了仙酒,在山上沉睡了二十年,当他醒过来返回村子时,发现一切都变了。在他沉睡期间,美国已经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逃离者形象,他敦厚老实,但不务正业,因而受到妻子的责骂。但小说似乎并未对瑞普做过多的指责,而是通过瑞普的逃离写他的奇遇以及世事沧桑的变化。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另一作家库伯的最引人注目的系列小说“皮袜子故事集”中的主人公纳蒂·班波也是一个逃离者,纳蒂尽管是个白人,却向往开发者尚未涉足的土地,那里的环境原始、质朴,其自然之美透露出无穷魅力,但随着开发者的不断浸入,这种原生态的景象被破坏,纳蒂就不断向深林深处迁徙。在最后一部《草原》中,“皮袜子”纳蒂已经年迈,但他仍然逃离所谓现代文明而来到广阔的西部大草原,享受那里难得的宁静,最后,他静静地死去,安葬在印第安土地上,栖息于橡树之下,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逃离是彻底的。

19世纪中期兴起的“废奴文学”则从美国黑奴摆脱束缚、追求人身自由的角度展示逃离母题。希尔德列斯的长篇小说《白奴》中的阿尔琪·摩尔深受蓄奴制的迫害,为了获得自由,他不断地逃离,最后终于获得成功,衣锦还乡,与妻儿团聚。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既写了委曲求全的黑奴汤姆的悲剧命运,但也写了不甘逆来顺受的黑奴伊丽莎与其丈夫乔治不断逃离、追求自由的故事。伊丽莎得知自己的爱子哈利将被主人卖掉抵债,携子连夜逃走,与不堪东家虐待乔装逃走的丈夫乔治不期而遇,一家三口不断逃离,最后逃到加拿大,获得了自由。

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一方面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如实描写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通过主人公的逃离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反叛。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体现“逃离”母题最典型的当属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小说中哈克与吉姆因逃跑而结伴而行,哈克要摆脱遏制天性的文明的束缚,也要摆脱以父亲为代表的野蛮迫害;吉姆则要摆脱蓄奴制对黑奴的残酷压迫与奴役。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结伴而行,不断逃离,说明对自由的追寻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正如张承志所说:“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不是路,是条大河——密西西比河。这条河,包容了他一生的过程。那就是他的家,家就在筏上……美国人热爱自由。在路上他们就自由,无牵无挂。”④哈克不断逃离的过程,就是他的心智不断成熟、获得独立和自由的过程。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以及接连不断的波及全世界的战争进一步给人类带来心灵的挤压,物欲主义、悲观主义、颓废主义盛行,非理性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这成为美国逃离文学盛行的新的土壤,也使20世纪美国逃离文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元化的特点。1926年,海明威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闷和逃离的欲望。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迷惘、苦闷的青年人的逃离。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在巴黎工作的美国记者,为了解除精神上的苦闷与无聊,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区,他们一起狩猎、钓鱼、观看斗牛,也酗酒、打架斗殴,最终也未能摆脱对生活的厌倦与失望,游荡在欧洲大陆,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956年,塞林格发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写青年人对现代社会的虚伪、病态的反感而产生的逃离。小说中主人公霍尔顿可以说是20世纪的哈克。爱叛逆的霍尔顿被学校开除,他与同学打了一架后逃离学校,遁入纽约市,独自在街头游荡,他对成人世界形形色色的虚伪、阴暗极度厌恶,梦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守望那些在游戏中狂奔的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霍尔顿守望孩子,是想守住孩子的纯真、朴实,而不愿他们掉进虚伪、欺骗的成人世界,于是他最后决心逃往西部人烟稀少的大森林,独自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

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发表于1960年,是作家“兔子”四部曲(《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归来》)之一,它确立了厄普代克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小说从主人公逃离沉闷的家庭来表现现代人精神的无所皈依。外号叫“兔子”的哈里在学生时代非常优秀,但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他的那种完美感消失了,往昔的荣耀在现实中也无任何用处,沉闷的家庭让他烦恼不已,因此,他一次次独自离家外出,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追求至善至美的事物,而不愿意跟其他人一样靠欺诈获得成功,庸碌无为度过一生,但他每次所谓朝圣之旅,都坠入世俗凡尘之中,他就像一只惊恐万状的小兔子,左冲右突,企图挣脱一切羁绊。小说最后,他的“双腿毫不费劲地积聚起了力量,他的步履变得轻轻的,快快的,静静的,他跑将起来了。啊,跑啊。跑啊”⑤。跑向哪里?我们都不知道。

1957年,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纽约时报》将该作视为“垮掉一代”的圣经,凯鲁亚克则是“垮掉一代”的代言人。这部小说以几个年轻人的“在路上”的生存状态表现他们与现实的不相容,这是一种“彻底”的逃离。《在路上》是凯鲁亚克的具有自传色彩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迪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一起沿途或开车或搭车,几次横穿美国,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沉迷酒色,高谈禅宗,放纵性欲,甚至吸毒,在经过漫长的旅途和放荡生活后,他们似乎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路上》中的人物,总是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总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也在旅途中,他们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希望能在世界的另一端找到信仰,正是他们精神的流浪状态,才在现代社会中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与感动。

可见,逃离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它是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精神走向,由此折射出当时美国的社会特征、社会思潮及文学观念。

三、“逃离”文学的实质

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而《圣经》则是最广博的神话故事全集,它的恢弘想象是后世文学想象的结合体和母胎。⑥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的“逃离”文学可以看作《圣经·出埃及记》叙事模式的延续,《出埃及记》写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为摆脱法老的压迫而逃离埃及的故事。摩西带领埃及人经过四十年的漂泊,既是为了到达“流着奶和蜜的福地”,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救赎。美国逃离文学在叙事模式和精神指向上与《圣经·出埃及记》都有一定的关联,但具有了新的内涵:它是主人公因对现实不满而逃向他处,折射出美国文化和精神的特点,其核心是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张扬,美国逃离文学中的主人公的逃离行为往往具有主动性,在逃离中彰显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在逃离中人格得以健全,心智得以成熟。美国文学的逃离母题在不同时代一再被涉及,为我们创造了依靠自我和个人主义的“神话”,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特质。

美国文学的逃离母题还与美国梦息息相关,自16世纪以来,大批欧洲移民带着强烈的梦想漂洋过海而来。安德烈·莫洛亚认为:“那些背井离乡的人都渴望这样一片净土,在那里,公民们所受的待遇是按照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按照他们的出身门第,在那里,是以法律而不是凭强权和特权进行统治的,在那里,勇于进取的人有无限的发展前途。”⑦菲德莱尔说:“我们的民族其实充满感伤和浪漫的梦想,梦想逃离文化,永远年轻。”⑧当然,追寻美国梦只是逃离文学展现的其中一个主题,美国梦主要是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特别是商业上的成功,而逃离文学的主题是多义的,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倾向。因此,在笔者看来,关于美国梦的文学可看作逃离文学的组成部分。

美国文学的逃离母题还延续到美国当代电影,好莱坞电影一再为我们讲述人类逃离地球,向外星球进发的故事,如《红色星球》《火星任务》《飞向太空》《人猿星球》等科幻电影,讲述人类向外太空进发,寻找新的栖息之地的故事。这样的电影不仅仅体现了美国人超凡的想象力,更是美国精神的自然体现。美国人是外来移民,其祖先富于冒险精神,他们的故土观念不是那么强烈,他们不断地向新的地方进发,亦即向未知进发。

因此,有人说,美国文学大大助长了这种普遍的信念:认为美国是一个男人和女人可以重新开始生活的国家,在这里进步和自我改进的唯一障碍是个人本身的缺点。逃离文学是美国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那些逃离者与现实中的美国人一样,他们的一生是不断逃离的一生,他们一直走在路上。

① 梵子:《“在路上”的美国人》,《三月风》1996年第2期,第41页。

②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③ 田俊武:《略论美国遁世文学的构建》,《国外文学》1999年第3期,第57页。

④ 戴静、张承志:《在路上》,《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2期,第113页。

⑤ [美]约翰·厄普代克:《兔子,跑吧》,李力、李欣、王康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425页。

⑥ [美]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⑦ 辛潮:《美国梦的失落与追寻——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主题变奏》,《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36页。

⑧ 转引自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页。

作 者:曾宪文,文学硕士,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