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文化苦旅》的色彩美

时间:2024-05-20

⊙万 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5]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文化苦旅》的色彩美

⊙万 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5]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掀起了大陆“文化散文”的热潮,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与其中色彩的凸显与运用是分不开的,此前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从《文化苦旅》中的三种颜色:红色、黄色、青色入手,进一步解析了这本散文集中所存在的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缤纷的色彩与多样的运用,让这本书充满了磅礴诗意与触动人心的抒情,情思与色彩美的结合,亦成为本文分析的重心。

《文化苦旅》 余秋雨 色彩美

康定斯基曾说过:“色彩的调子和声音的调子一样,结构非常细密,它们能唤起灵魂里的各种感情,这些感情极为细腻。”①作为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中有宁静,有伤怀,有像火一般灼人的浓情。有人评价它“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有人评价它“一花一木总关情”,而这些缭绕的诗意、令人难以释卷的思绪,与文中那些缤纷而浓稠的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文化苦旅》的“三原色”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非常喜爱勾勒黄昏时分的景象,他笔下的黄昏,总是少不了那一抹斜阳,笼罩住他的文化忧思,为这一篇篇“文化散文”打上了浓重的底色——迟暮的、疲惫的、萧瑟的红。

在《道士塔》中,这抹红色是凄艳如血的。它铺洒在莫高窟前那些破败的圆寂塔上,也爬上了王道士沾染了沙尘的土布棉衣,这红色有气无力而又无比荒凉,映衬着一个朝代的陨落。余秋雨在文中引用了一位年轻诗人的句子:“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红色并不似铺天盖地的潮水,也不像排山倒海的飓风,它如滴在海绵上的水,一丝一缕地慢慢渗透,悄无声息而又不容抗拒,还未等人有所察觉,已经笼罩了一天一地,沾染上所有事物。多年后,当敦煌学专家们走过圆寂塔,走过王道士曾驻足的土地时,这抹残红想必也渗入了他们心底。就这样,《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就为这本散文集打上了浓烈的底色,烧灼人心的同时,也让人恍然“苦旅”的滋味。

到了《江南小镇》,这抹红色变得清浅起来,江南曲曲折折的河道冲淡了敦煌大漠中浓稠的残红,却也添加了丝丝缕缕的愁绪在里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秋雨在文章结尾处引了这首诗,让整篇散文,甚至他笔下所有的江南文字都沾染上了这抹缠绵悱恻、欲说还休却也愁丝难断的红色。在《白发苏州》里,余秋雨写苏州铺满鹅卵石的狭窄小巷,这抹红色点染在蜿蜒光滑的石板路上,铺陈于江南常年缭绕的雨雾中。在《风雨天一阁》里,余秋雨写天一阁窄窄的木质楼梯,这抹红色浸透了历经世间风雨的木头纹理,攀爬上历代藏书人萧瑟的背脊。

余秋雨精心涂抹的红色,存留在《文化苦旅》的每一个角落,它时而浓烈将人灼伤,时而又缠绵潜入人的心扉。“文化苦旅”中的“文化”,是沾染上红色的文化,这红色不是热烈而是苍茫,不是红火而是凄冷,日暮乡关,残阳如血,千年的愁思压上来,读者方品出这“苦旅”的味道。

不同于对红色的着力渲染,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并未大张旗鼓地铺陈黄色,但既然这是一本讲述“文化之旅”的散文集,而且其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那么无论散文中提及“黄色”的多寡,这种颜色都深深融入了这本文集的血肉之中。

如果按照颜色划分,最古老的文明可以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代表大陆文明的黄色,一种是代表海洋文明的蓝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的古老文明被深深打上了黄色的烙印。

在《莫高窟》中,这个绵延千年的奇迹,是从一道金光开始的。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踏上了这片土地,时近黄昏,他看到了一个神迹,正是这个神迹,开启了莫高窟千年漫长的生命。在文中,余秋雨是这样描述这个神迹的:“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滕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这样夺目而略带夸张的金黄色,并不太符合这个古老文明一贯的雍容与内敛,但是再也没有更加贴切的色彩,能够装点出一个文化奇迹的诞生。这片金黄色,包裹的是融入了神性的黄色文明,它跳脱于黄色的沉稳与务实,却又深深扎根在这样的色彩里,这是《文化苦旅》中最鲜明而又亮丽的色彩。

更多时候,《文化苦旅》中的文字,被浸染了另一种黄色。这种黄色沉静踏实,内敛坚忍,它为整本书打上了雍容大气的底色,却也给书中的一篇篇散文带来了抹不去的沧桑与迟暮。《阳关雪》中,这黄色是早已坍塌的土墩、石城,是已经成为废墟与荒原的如坟沙潮,是千百年来出了阳关的黜官逐臣。在《三峡》中,这黄色是滚滚而下的冰冷江水,是早已被风沙侵蚀得伤痕累累的古老战场,是李白之后不再意气风发的白帝城。这抹黄色有些浑浊厚重,没有了空灵俊秀的神仙气质,它埋根于这本书的一字一句间,即便是讲述江南水乡,也蒙上了一点沙尘;即便是细数今日繁华,也带上了一丝老迈。

走在这片土地上,哪里没有这份沉重,哪里没有这样的黄色呢。所谓的“文化之旅”,既沾了“文化”,就少不得这一味“苦”,既是无边萧瑟,又难以洒脱、流淌的,便是昏黄的底色。

《文化苦旅》中,还有一种色彩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青色。不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新鲜颜色,也不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浓墨重彩。青色,是蓝色与绿色的混合,这色彩,少了绿色的勃勃生机,也淡了蓝色的海阔天空,它带了那么一点灰,还有一些冷,成为《文化苦旅》中并不显眼却又丝丝入扣的色彩。

论起青色,首当其冲便是那些讲述江南的文字。江南是属于青色的,且不论层层叠叠的顶上青瓦与幽深漫长的青石板路,光是水雾缭绕中融化开的那些绿色植物,就已经为整个江南染上了这层色彩。《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即便不着一个“青”字,却也处处带上了青色。在《白发苏州》中,苏州小巷中的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庭,一间间茶室,都浸染在青色里,这是苏州的风流和欲语还休。在《江南小镇》中,青色是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是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是傍河而筑的民居,是乌篷船上升起的炊烟,这是江南小镇的柔情和悠长畅达。到了《牌坊》中,青色更是无处不在,它是一座座牌坊上精雕细琢的花纹,是尼姑庵中曲曲折折的回廊,是牌坊倒下后修筑起的一座座石桥。有了这青色打底,这些关于江南的文章才让读者品出了味道,冷冷清清的,又仿佛有水汽在字句中缓缓弥漫,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色彩,让人心中无端着了点慌,还有那么一丝惆怅。

《文化苦旅》中,青色不仅点染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还浸染了那些崇山峻岭。这本书中的那些山川与树林,都笼罩着忧思与暮气,层层叠叠的绿色被这些缠绕的情绪一点点冲淡,浅了,灰了,冷了,便成了青色。《狼山脚下》,余秋雨写狼山,说它“并不高,也并不美”,最值得一书的,是山脚下骆宾王与张謇的两座墓。落笔之处,冲淡了山峦本该有的翠绿生气,给文字带来了生涩,这种涩味,便是“青”。《寂寞天柱山》中的天柱山,更是没有了早春的青翠与盛夏的浓绿,余秋雨起始就勾画了古时文豪们老来回归此处的渴望,李白、苏轼、王安石……他们的这层渴望,为天柱山蒙上了风尘,少了青春靓丽的心境,只余下“年来四十发苍苍”的风尘满身,这种萧瑟,亦是“青”。

作为三原色之二,无论是浓是淡,是深是浅,红色与黄色都脱离不开一种纯粹与鲜明,而作为混合色的青色,则多了一些浑浊,一些暧昧,一些欲语还休,一些浅淡冷清。这抹色彩,为《文化苦旅》增添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余韵,也让这“苦”,少了些轰轰烈烈的爽快,多了些婉转反复的涩味。

二、对比与调和中的浓烈和余韵

看完《文化苦旅》后掩卷,全部思绪都被文中强烈的情感所淹没。这种浓烈的抒情,既来自于作者行文中排比、叠字的运用,更来自色彩对比所带来的审美冲击。色彩对比分为柔性对比和强性对比②,梵高的《向日葵》就属于典型的柔性对比,通过不同黄色的对比,不仅让绘画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加明显,而且还传递出梵高在一幅画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他的《星空》则是强性对比的代表,深沉的蓝色与灼人的黄色在画布上流淌,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人的心理反应变得更加明显。可以说,通过色彩的对比不仅使色彩更加鲜活灵动,而且也让色彩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这本散文集中,余秋雨非常注重色彩的对比,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情境,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情感。

这种对比首先表现在强性对比之间,不同色彩碰撞的强烈冲击,夺去了读者大半的心神。而在各种不同的强性对比中,红色与黄色的对比最为耀眼夺目。

没有人会忘记《道士塔》的开头,斑驳破败的圆寂塔伫立在漫漫黄沙之中,浓烈凄艳的残阳打上来,仿佛撕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强烈的色彩对比烙印在所有读者的眼底,挥之不去,形影相随。这是《文化苦旅》的魅力,是它成为“文化散文”代表作的原因,红黄色热烈到仿佛即将燃烧的对比,成全了这种魅力。黄色和红色是我国采用最早的两种颜色,它们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历史感。《文化苦旅》中的很多文章,都明确展现了黄红两色的对比效果,正是透过这两种颜色的对比,带给读者无比醒目的视觉冲击。

在《阳关雪》中,余秋雨将黄色的物象作为这个古老文明的底色,与红色的物象所产生的凄艳与火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幅画面中作者没有让任何人物参加,只描绘了血红色的夕阳以及这红色所覆盖的苍茫大漠与古旧城墙,他把红色摆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而把黄色藏在了红色的后面,血色夕阳的醉痴舞蹈为这片沉寂的黄色撕开了滴血的伤口。余秋雨在文中说:“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黄色文明永远那样广博又那样沉默,永远那样风尘仆仆又那样内敛自持,它经受了多少风霜,跃起又伏下,想吆喝却又沉稳地隐蔽着。红色的疯狂成为黄色的出口,为它喊出不可言说的伤痛,为它流下暗自忍耐的血泪。

在《莫高窟》中,余秋雨的视线流连于那些昏黄壁画中的红色,红色出现了,红色消弭了,弹指间千年便如此滑过。作者让黄色在不透明的视野中如撕棉絮般无声裂开,而那一抹红色则成了承载千年文明流转的魂,它被浑浊的黄色浸漫淹没,也被它温暖轻抚,最终身心溶尽与这黄色结为一体。在这里,红色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与黄色的连绵不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色的魂魄、黄色的底蕴巧妙地连接,红黄两色对比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心中燃烧的火焰,也观遍了千年文明的起落,进而真实地走进了余秋雨用红黄两色缔造的复杂的文化世界里。

除了强性对比,《文化苦旅》中还充满了对色彩的柔性比较,这种对比没有强性对比的烈烈扬扬,却让文章中浓郁直白的抒情,多了一丝余韵与婉约,层层叠叠下,反倒浓烈得更加浓烈,深切得愈发深切。所谓的柔性对比,指的是明暗相近、色相差别不大的色彩对比效果。③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对各种颜色的柔性对比做了大胆的尝试,其中最值得书写的,就是不同黄色之间的柔性对比。

在这种柔性对比中,余秋雨倾注了较多的感情和描绘。黄色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在《文化苦旅》中,到处都洋溢着黄色的气息,它们或深或浅,变化多端,为这些散文带来了无法直白到底的悠长韵味。《沙原隐泉》里,明亮的金黄色光芒与暗沉的绵绵黄沙在色度和意义上形成一定的对比。这里的金黄色,带上了神迹的跳脱光彩,笼罩在喑哑悲壮的黄色大地上,恍惚得让人睁不开双眼。这是包含一切苦痛、凝重、坚韧与超脱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的精神故乡。正是通过这种对比,不仅传达出作者创作这篇散文时心境的变化和情感的转向,而且让读者对黄色的认知不断向精神高度递进,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文化苦旅》中,柔性对比还在红色、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中得到了体现,在这些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而又思绪满腹的作家身影。

除了色彩对比,《文化苦旅》还充满着对不同颜色的调和。在绘画中,色彩调和发生在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在画面上显得过于突兀时,为了将这一种或几种颜色更好地融入画面整体,画家会对这些颜色的纯度、亮度等做出调整。在《文化苦旅》里,我们可以明确寻找到余秋雨对色彩进行调和的轨迹。而这种调和,也让《文化苦旅》在通过色彩对比紧扣读者心弦的同时,有了一种舒展的美感,让其中的文字热烈而没有矫情,奔腾但不急迫。

在《柳侯祠》中,余秋雨描绘:“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山灰黯,神色孤伤。”荒凉的黄色与黯淡的青色和在了一起,黄色占据画面的比例较大,将自己的包容性体现出来,而青色则点缀在黄色上,成为一个荒芜萧瑟的点,更好地衬托出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也产生出了一种共生的美。到了《都江堰》,作者在描绘都江堰周围的青山绿水时穿插进了淡淡的灰色,这是建筑本身透出的色彩,这样不仅让一种悠久老成的气氛流于原野景色中,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一种压抑阴郁的感觉,将古老华夏精神的锋芒与圆润透露出来。在《白莲洞》《三峡》《五城记》等散文中,余秋雨同样也对其中的颜色进行了调和,使得画面在整体上变得和谐统一,让人沉浸于文化思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美。

纵观《文化苦旅》,余秋雨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艰难迈步,步伐缓慢背负良多的同时,心中也充满了苦楚与苍茫。这份难以消逝的苦涩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就了这本散文集无与伦比的魅力。而这种情思的传递,得益于行文中那些变幻交织的色彩,情思与色彩交织,在行文中流动着美的气质,淡妆浓抹,创造出这本散文集或浓烈夺人或清浅幽深的动人色彩美,也让读者真切体会到所谓“苦旅”那迂回反复、层次纷迭的滋味。

①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② 刘利霞:《油画中的色彩对比与情感传达》,《艺海》2011年第12期。

③ 张建林:《绘画中的色彩对比》,《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6月刊。

作 者:万 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