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影视流行语发展刍议

时间:2024-05-20

⊙曾 柱 刘 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一、引言

2012年12月20日,由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2”活动举行揭晓仪式。“你幸福吗“”元芳你怎么看”入选中国媒体十大网络用语。“元芳你怎么看”,即“元芳体”源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于是有了流行语“你幸福吗”。从揭晓词中不难看出影视节目对流行语的深刻影响。不光是“元芳体”“,甄体”是随着影视剧《后宫甄传》的热播流行开来的,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体”红遍网络。不管是来源于电视节目中的“你幸福吗”,还是来源于影视剧中的“元芳体”“甄体”,它们或深刻或诙谐,被人们熟知并广泛使用和流传,进而渗透到当今社会的话语之中,成为人们追求口头时尚的标签。现如今,人们追求口头时尚表达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大家会刻意从中寻找这样的语言,并广泛传播,形成各色各样的影视流行语,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语言。

影视流行语的发展和更新都很快,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那么,人们在使用影视流行语的过程中意义和形式会产生什么变化?其流行和消亡由哪些因素决定?另外,影视流行语发展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从外部形式的角度看影视流行语的发展

(一)外部形式与影视中完全一致

这一类的影视流行语通过影视流行开来以后,字面形式基本上没有变化,很多是电影中的台词。如《青春之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地道战》:高!实在是高!”大家一听到这句话,就会联想起影片中伪军司令的丑恶嘴脸和可笑行径。又如《秋菊打官司》:“俺就是想要讨个说法。”然后,“讨个说法”这一说法就流行开来。《手机》中:“做人要厚道。”“做人要厚道”更被评为2004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第一名。另外,还有些影片的片名也能成为经典的流行语,如《不见不散》《一个都不能少》《有话好好说》《没事偷着乐》等,这些台词都能准确简练地表达所属影视的主题思想,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流行语。

(二)外部形式与影视中不完全一致,形成了“语模”格式

所谓“语模”,指用来构造语的架构,并且是专用来指构造熟语的架构。周荐先生认为,绝大多数语模都是根据曾经存在过而且造成了相当大影响的一个短语构造的。这个短语,相对于语模而言可称为“语基”。语基化为语模的方式都是将语基中的某个词、语或小句撤掉,使原来的语基变成一个语模,之后再填充进一个新的词、语或小句,成为一个新的短语。在这里,我们借用周先生提出的“语模”的概念,其实,影视流行语也给大家留下了大量的语模。比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一语模,它的语基来源于《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这一语模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流行语,如“英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2013年5月7日凤凰网);“‘毒校服’:学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2013年2月25日东北新闻网);“C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2012年12月28日《羊城晚报》)等等。又如,随着《让子弹飞》这一影片的播出,由“让子弹飞”这一语基衍生出来的语模——“让……飞”,这一语模很快就流行开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让……飞”,如,“居民楼上‘让垃圾飞’”楼下跟着遭罪(2013年7月1日《半岛晨报》;“让火车‘飞’”(2013年6月27日21世纪商业评论);再比如,“如何不再‘让菜价飞’”,有时候,随着语模的频繁使用,以“语模”为基础,还会出现一些变式。如随着“让……飞”的频繁使用,“让……飞”还衍生出其他的形式,如,“告别忙乱,让效率飞起来”(《电脑迷》2011.14);“夏季来一双色彩缤纷的凉鞋,让心情飞起来”(2013年7月10日看看新闻网)等等。

三、从内容意义的角度看影视流行语的发展

从内容意义角度来看,影视流行语可有以下三种情形:意义完全没有变化;理性意义不变但增添了言外之意;理性意义有了变化。

(一)意义完全不变

有的影视流行语从影视剧中流行开来以后,意义完全没有变化。如《疯狂的石头》,其中的“表(不要)摸我(指宝马车的标识——BMW)”“要浪漫,先浪费啦”“我顶你个肺”,《武林外传》:“饿滴神啊”,又如,《大话西游》中有一段经典的爱情表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话虽然较长,但因为新颖独特,而广受青少年喜爱,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语。这些影视流行语从一开始出现到流传开来以后意义基本没有变化。

(二)理性意义之外产生言外之意

有的电影流行语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言外之意。未经影视传播开来以前,一些语言就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后来在影视热播的进一步推动下更广泛地流传开来,所谓影视流行语产生言外之意多指以上这种情形。如《手机》:“做人要厚道。”《天下无贼》:“有组织,无纪律!”等等,影片未播前人们也常用,但多是字面上的意义,并无其他别的意思,随着影片的热播,这种往常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的台词也就在口口相传中增添了几分言外之意。以“做人要厚道”为例,电影《手机》中,在火车上,严守一的旧情人武月突然打电话来,由于“新欢”沈雪在身边,严守一便装傻扯着喉咙喊:“啊……说话呀,听不见……你大声点……喂……”这时费墨悠悠地说:“像,演得真像。我都听见了,你却听不见。”严守一假正经地回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费老,做人要厚道。”同样,在费墨被严守一发现有外遇后,费墨也用四川话说了句“做人要厚道”。在《手机》未播之前和播出之后说这句话会给受众带来的感受很不一样,之前人们说起来,往往很普通,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现在人们一说起来,则含有几分戏谑、幽默的意味,但其理性意义并未发生变化。

(三)意义有了发展

有些流行语在影视媒体的助推下,由于频繁使用,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审美疲劳”原来属于美学用语,伴随着《手机》的放映,其意义被转化为“由于长期的婚姻生活,对伴侣感到麻木”,到了2004年,词义被进一步扩大化,只要你被什么弄烦了,都可以宣布遭遇了“审美疲劳”,比如,结婚三年之痒——审美疲劳;科技股表现平平——审美疲劳;好莱坞大片有名无实——审美疲劳;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几十张同样的脸——审美疲劳。“审美疲劳”从一个专业词语逐渐泛化成为一个十分生活的词语了。

四、影响影视流行语生命力长短的因素

作为一种流行现象,影视流行语能否一直流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影视流行语本身是不是具备流行的因素对其生命力的长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流行因素可以从形式和意义这两个角度着眼。形式上,影视流行语的形式美感、是不是便于人们记忆、适合口口相传等都会对其生命力产生影响,如“,有组织,无纪律”这句话以形式上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在影视流行语“语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流行语“语模”往往流传得更久,生命力也更长,这很容易理解,无须多说。意义上,影视流行语的哲理性、幽默感等,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其意义是否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也都会影响影视流行语能够流行多久。如《手机》“:21世纪最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这句话幽默风趣,而且蕴含一定的哲理性,思想深刻,流传的时间也自然长久。而上文所谈的“审美疲劳”由于其意义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所以也会流传得更长久。相反,不具有形式美感、意义也并无哲理性和幽默感的影视流行语可能就会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如上文中提到的“元芳体“”甄体”在影视剧的播出期间可能会大肆流行,但影视剧的热播时间一过,可能就不会再流传了。总之,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简练传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影视流行语流行时间的长短“,简练”对应的是“形式”“,传神”对应的则是“意义”,影视语言只有简练传神,才能在有限的时空内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很多影视流行语也正是因为其简练传神,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成为流行语。

第二,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还是取决于人们的使用。这一点比较简单,人们使用的频率越高,影视流行语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相反地,人们使用的频率越低,影视流行语也就无法流行多久,正因如此,所以很多流行语在影视热播一过也就销声匿迹了。当然说到底,人们的使用情况还是由影视流行语本身的客观因素决定的。

五、影视流行语的发展方向

影视流行语生命力的长短与其发展方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流行语根据其发展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影视流行语的归宿各不相同。第一,一些影视流行语有可能被新词语词典收录。这些影视流行语往往具备以下特点,它们或者意义整体,形式固定,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新成语或者新惯用语等;或者为我们上文中所谈的“语基”,由“语基”进一步化为语模,从而生成更多的相类似的流行语,具有很强的生成能力;或者该影视流行语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了新的意义。以上已经谈了不少,不在赘述。第二,有的影视流行语会成为格言警句,或者成为调侃的话语活跃于人们的口头或者书面交际当中。这一类流行语或者风趣、幽默,或者有一定的哲理性,对人们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如《向左走,向右走》中“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饮食男女》中“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人们在说起日常的交际中也时常会记起它们,从而将它们用到日常交际中。第三,有些影视流行语随着影视的播出流行一段时间以后,而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上文谈到的“元芳体“”甄体”应该就是如此。

[1]刘迅.《从视听语言的形式美感谈起——影视文化的表层解读》[J]理论界,2005(7).

[2]于涛.《电影流行语试析》[J].电影文学,2007(10).

[3]吴振兴,杨小平.《当代影视中的流行语传播与接受》[J].文艺争鸣,2011(2).

[4]周荐.《“语模”造语浅说》[J].语文研究,200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