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吉林_王晓娟
“青春”和“爱情”是相生相伴的亘古话题,也是电影作品必不可少的精神佐料,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变迁,这两大主题都不会褪色和过期,最多只会因时代的命题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青春电影历经漫长光影岁月后,仍能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近两年,青春电影更是以一次次的高票房创造着奇迹,《青春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小时代》《中国合伙人》等影片对青春岁月的书写与表达,对爱情纠葛的刻画和叙述,让观众一次次在或温馨、或感人、或凄美的银幕前声泪俱下,这些作品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叩响和触碰人们的内心,引发了观众对青春的无限遐想和感怀。但是,大多数作品对“青春”的抚慰流于形式赶场,过于注重对“奇观情感”的展示而忽略“质朴情感”的表达,准确地说是披着青春电影的外衣上演离奇爱情游戏;过于偏爱对贵族爱情的描绘而忽略对底层情感的演绎,青春电影背负了过多的物质和名利包袱;对票房盛宴的垂涎程度远远多于对思想价值的锤炼力度,创作者急功近利的商业态度和票房至上的病态心理,甚至阻碍了青春电影内在品质的提升。因此,青春电影如何走出创作盲区,成为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电影是生活的多棱镜,能够从不同侧面映射出人生百态和世事沧桑。而青春电影是社会最直接的晴雨表,也是人情冷暖的气象员,它用影音和话语敏锐地记录着文化历史变迁,以及时代群像面貌。一切电影创作都是在汲取现实养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影像加工和重新组接,离开现实这片土壤,电影作品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力量支撑,而唯有“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电影才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精品力作,这也是诸多现实题材电影能够深入观众内心,长久被我们记忆的关键所在。
作为现实题材电影的主角,青春电影必须契合主流大众的现实表达和审美诉求,才能被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所珍藏。现实性不是指生活矛盾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将物质和金钱无度放大来博取观众眼球,更不是让青春以无奈与残酷的姿态向现实妥协,而是从小视角和细微处把脉生活节奏,以大情怀和集体感书写青春价值。而审美性,不是指华丽的服饰造型和画面质感,也不是养眼的俊男靓女和凄美情感,而是指作品应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思辨性和价值。经典影片《青春之歌》将林道静个人的青春奋斗史与国家的命运发展史紧密结合,以小人物的情感矛盾、生命追求和审美理想为切入点,展现出那一代人共有的生命特征和青春理想。而另一部青春电影《小时代》则呈现另一种迥然姿态,该片以几个都市“高富帅”的青春奋斗为线索,以中产阶级的几位“白富美”“找寻真爱”为张目,其间穿插了家长与子女的观念代沟、青年创业和职场奋斗的艰辛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等问题,勾勒出一幅当下都市青年的立体群像。《小时代》通过“明星偶像+奢华造型”等视觉阵容博得了众多观众的注目,但也因其不接地气和拜金炫富之风而饱受诟病。除此以外,该片中的植入性广告不再“隐姓埋名”,而是被演员以各种方式公然放到台面上来宣传。窃以为,《小时代》是一部徘徊在现实与伪现实之间的取巧之作。说到现实性,是因为该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状况,能够真实诠释“80后”刚刚步入社会后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社会的残酷、现实的无奈以及青春的苦涩感,在该片中都得到了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而说到伪现实,是指该剧的人物形象和人生价值观过度虚构化、理想化。片中人物拘囿在个人化的情感世界里不能自拔,青春个体围绕三角恋爱和情感游戏喋喋不休,可以说这就是一场几个青年人上演的滑稽闹剧,而对社会问题的涉猎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表层触摸,完全没有将个人命运与集体、社会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影片只能算是“自我青春”的宣泄,而非“集体青春”的表达。同时,《小时代》中的人物设计过于单薄,选取的青年人集中于中上层阶级,缺少对挣扎于底层社会的青年的写照,其实这个群体才是需要社会关注的对象,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以及在压力面前所秉持的乐观精神,远比《小时代》中的“青春呻吟”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样的艺术品留给观众的已不再是肤浅的苦痛呻吟,而是难能可贵的人生体验和久久回荡的心灵震撼。其实,“艺术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想象性的友谊,一种新的友谊。以同情的态度接触艺术中所表现的生活,我们就能扩大我们对于一切生活的问题和情况的了解,从而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得到一个更自由更明智的方向”①。 一部电影只有首先深入群众心灵,唤起观众的经验同感,才能拥有驾驭世俗的感召力,电影作品倘若不“入乎其内”就换不来观众的情感共鸣,更起不到“超乎其外”的审美效果。创作者只有用心体悟生活,深入洞察民众的内心世界,才能写出经典永恒的佳作,才能为社会传输向上的正能量。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社会风貌和与之相应的青春烙印,因而只有携带着时代温度和历史厚度的电影才能称得上精品。真正高品质的电影,是时隔数十年之后,再一次提起仍能让我们热泪盈眶或荡气回肠,它携带着青春期和青年人共有的生命特征和情感共性,以至于能穿越时空却让人似曾相识;真正永恒的经典,是能够书写一个时代集体精神面貌的历史篇章,是那些能够在浩瀚的影视队伍中傲然挺立的标志性里程碑,更是那一首首久久回荡在历史长空的悠扬乐曲。青春电影也是如此,《青春之歌》《青春万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等作品,历经岁月洗礼后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历久弥香,它们为几代观众留下了永恒而珍贵的时代记忆和影像资料,这样的作品就好比陈酒,时间的流逝只会让它的价值提升,而且青春的味道也会越发醇香。黄蜀芹导演的作品《青春万岁》将镜头对准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群中学生,用历史视角展现了他们特有的青春美,也表现了一群思想性格迥异、充满青春朝气的女学生的时代热情和理想斗志。片中青春救赎和时代感召力超越了伤春感怀和苦痛呻吟,每一个青春个体都心系他人、心系时代、心系社会,他们用热情和正义挽救着每一个脆弱的个体,用良知和道义去唤醒他人颓废的青春。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是通过个体视角,映射出特殊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景观,影片厚重的历史背景在主人公的回忆线索中悄然浮现,让观众在浑然不觉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而且个体的生命价值与时代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中的人深深烙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这样的“青春物语”已不单单是个体的呢喃,而成为一种集体的宣泄与表达。
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和时代的特殊性,大学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这一代人普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经历了“文革”的创伤和历史的阵痛,他们对知识和文化倍加珍惜与渴望,但期望的落空常常让他们倍感不适,一腔热情被残酷的社会逐渐浇灭,梦想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大都市这一独特的喧嚣语境,使人遭遇到时间的迅速变化和空间的相对缩小,每一个人都重要同时又都不重要,唯一的真实感受是‘生存的焦虑’。”②青春的朝气和冲动被冰冷的制度所禁锢,他们内心渴望着自由,渴望着接受辉煌青春的沐浴和洗礼。而《中国合伙人》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以客观写实的手笔对准那个时代下青年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将他们的心声和渴望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对他们的精神困境和现实困境进行真切抚慰,引发了一代人深层的情感共鸣和人生体悟,也为大众起到了心灵鸡汤式的情感宣泄作用。比如,主人公孟晓骏怀揣梦想飞往美国后,迎来的却是现实的无情嘲弄。梦想受挫的痛苦,青春失落的残酷,是那一时代留学青年的普遍特征,《中国合伙人》比较真实成功地再现了个体、时代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是当下青春电影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而近来的某些青春电影却面临严重的“青春失语”和“价值紊乱”,比如《致青春》《小时代》以及《青春期》对“青春”的表达就流于粗浅和鄙陋。影片刻意回避了重要的社会问题,而一味放大一些奇观现象和非主流价值观,将大都市异化了的群体作为“崇拜主体”;他们以金钱和地位为生活最高旨趣,在虚荣心的诱导下,他们逐渐沦为都市化进程中的牺牲品和物质欲望的傀儡;现实的挫败感、失重感和孤独感围绕着多数都市青年,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残酷常常让这群人失语彷徨,而都市永远像一座座冰冷的机器,侵蚀着每个人内心深处仅存的原始与纯真。这样的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更多的是误导和消极情绪,并不能给处于人生迷茫期和困顿期的青年人以正确的引导,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会被历史与时代淘汰。
青春电影是中国电影版图上不可或缺的色彩,它用五彩斑斓的颜色记录着社会的更替变迁和不同时代下青年人的风貌。大体讲,青春电影演绎的故事无外乎以下几种主题:关于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对青春价值和生命力的张扬、对懵懂爱情和碎片记忆的感怀、对逝去青春的眷恋以及生命价值的反思。这些主题被一代代导演反复包装和演绎:相同的故事模板,不同的只是时代背景;一样的青春主题,不一样的只是人物形象。即便如此,观众仍旧渴望接受影片的青春洗礼,每一部青春电影上映都能掀起一波观影热潮,因为“青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着实珍贵和特殊。但是创作者不能一味地借用“青春”名头来博得观众认同,因为资源的无度使用,定会让青春电影走向同质化的死角。创作者应当用艺术标准严格把关电影质量,让审美理想托举青春电影的大旗。
近几年青春电影不断刷新票房记录,屡创历史佳绩,很多影片的群众反响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大片。但这并不能证明青春电影已经进入全盛期,“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③。青春电影能够以细腻的手笔对准青年群体的集体困境是艺术的幸事,但如若只停留于浅尝辄止般的再现,则会使之失去艺术批判的锋芒。青春电影不能拿“青春”当装饰,应当以深刻的内容来充实作品,以艺术的标准来提升价值。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影视作品一旦被商品法则所绑架,就难免会失去艺术魅力,过度迎合商业法则的作品必定要丧失观众。真正经典的影视作品应当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的艺术品,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赝品和商品。多媒体视像时代,国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媒介环境”影响,这就要求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要担负起一定的道德教化职责,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民众,让主流思想理念来引领世俗审美,否则非主流的萎靡之风一旦抢占主流价值观的高地,就会引发一场不可估量的民族精神灾难。青春电影负载着中国几亿观众的情感和厚望,创作者不能仅对现实进行冷若冰霜、浅尝辄止的关心,而是应该亲自深入青年人群,体察现实生活,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及与青年人心灵的共鸣点,去创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创作者应该努力挖掘人性的闪光点,并将这些人性的光辉当作正面素材来展现给观众,才能起到道德楷模的示范标杆作用,才能让作品的艺术光芒与国民的人性闪光交织在一起,共同点亮民族精神的灯塔。
影视艺术的旨归不应单纯局限于反映现实,而应当去超拔世俗审美、引领时代价值,青春电影应当在“揭出病苦”的同时,为困境中的青年人寻找出路,为青年观众提供“正能量”的指引,减少“负能量”的辐射,这样方能营造出绿色健康的荧屏,实现影视艺术按捺浮躁、沉淀喧嚣、引领大众的社会使命。
①〔美〕H.帕克:《美学原理》,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②汪方华:《通俗电视剧美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③薛晋文:《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诉求》,《人民日报》2012年5月8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