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肖江虹《天堂口》的忠恕之道

时间:2024-05-20

⊙牛殿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肖江虹《天堂口》的忠恕之道

⊙牛殿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肖江虹的中篇小说《天堂口》是通过“忠恕之道”来建构社会底层的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的。“忠”是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对死者的敬畏,“恕”是乐观、包容、爱心与平常心,是自身和谐与内心强大。

肖江虹《天堂口》忠恕之道

推介语

这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三篇文章。牛殿庆的文章基于小说的人物立意,是想建构一个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人性本真的思考,认为这是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进而阐述了“忠恕之道”对于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肯定了作家塑造典型人物的良苦用心。傅祖栋的文章基于民间文化视角对浙东乡土小说作家及其创作的整体观照,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民间文化和浙东乡土小说的双向互动关系,探讨了浙东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背景。李俊香的文章是从人性的视角发掘《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的爱恨情仇之根源,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对他心理健康的影响,导致人性嬗变轨迹的偏离,最后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

——牛殿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

忠恕思想出于《论语》,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一思想有助于国家间、宗教间、民族间、社群间、个体间的相互尊重,彼此的理解、宽容和沟通。”①肖江虹的中篇小说《天堂口》是通过“忠恕之道”来建构社会底层的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的。所谓的天堂口,意味火葬场就是通往天堂的路口。底层人的忠和恕是通过范成大这个核心人物折射出来的,他拥有“忠”所表现的外在的敬业态度,内在的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的品格;“恕”所表现的外在的包容态度,内在的朴实乐观爱心善良的品格。

人生无论如何精彩以及无论如何默默无闻,最终必将会随着一缕青烟通过天堂口直上云霄,往事不过是一缕云霞。火葬场就是现代人的最终归宿,无论怎么争名逐利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火葬场、运尸工、火化工是一些既遥远又陌生的词,避忌不及,至于火葬场的工作人员更是难于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领域。肖江虹的中篇小说《天堂口》正是关注了生活中被忽视的人物,为我们刻画了敬业、守信,富有包容心和爱心的火化工范成大和看门人柳姨妈的人物形象。

一、“忠”是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对死者的敬畏

“孔子把君子人格中血缘之爱加以扩充,即把仁爱由己推及他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②范成大的“忠”包含对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对死者的敬畏,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修容、整装、吟诵挽歌。这样的底层人没有社会地位,甚至没有话语权,他的乐趣就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问题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能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八年来,范成大的生活规律得像一个闹钟,每天六点起床,在火葬场逛一圈,看完那些花花草草,八点钟准时到火化间,有活就干,没活就清理火化床,很仔细的那种清理,一张火化床他能折腾一上午。”小说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

1.敬事守信,做就做最好的,这是人品,是从做事的态度上传递出的做人的正能量。范成大是这样,柳姨妈也是这样:“在修县,上了点岁数的人没有谁不知道柳姨妈做的面糕的。一到嘴里就化了。”“上了岁数的柳姨妈不能站在面板前轻快地摔打面团了,不声不响就关掉了面糕铺子,修县最好的面糕也慢慢地成了记忆。”既然自己接受了这一份工作,就等于自己签订了合同,正如电视剧《打狗棍》中的小铃铛最经典的台词:“我爹把我卖给王府,卖的是死契。”那么自己只有把工作干好,这是自己的本分。干不好就是没有认真地履行合同,就是不守本分不诚信。范成大和柳姨妈不但认真地胸怀敬意地做好工作,还对本职工作之外与本职工作有连带关系的事做得十分认真,比如范成大对死者的敬畏和尊重,为死者整容,为死者买盖尸布,为死者烧纸;柳姨妈缝老衣:“在火葬场看起了大门。看门是个闲活,柳姨妈就开始给人缝老衣,她缝的老衣舍得布料,针脚也细密,不定价格,看着给,慢慢定制的人也多了,柳姨妈每月只赶七件老衣,多了就推了,说怕缝不好,对不住老去的人。”他们又互相诚信,范成大为了死者,向柳姨妈借布盖尸,第二天就到城里买来还上,还要多还二尺。柳姨妈的儿子扇子在新火葬场当保安值班时间耍牌,被下放到了旧火葬场,柳姨妈最先想到的是让扇子跟着范成大:“说我求你个事情,让扇子过来跟你。”这是对范成大最大的人格肯定,跟着范成大不但能学到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还能学到脚踏实地的为人品格。事实证明柳姨妈是正确的,范成大终于用行动征服了瞧不起他又对他有敌意(范成大与柳姨妈有恋情)的扇子。

2.虽为死人做事,却守得住自己的诚信。这是范成大他们对工作也是对事情的品格,也应该是人人对工作的品格——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现代人叫爱岗敬业。“不迁怒,不贰过”(《论语》)是忠恕之道素质养成外化的一种行为,守住自己的本分,这就要看一个人的品行修养,看一个人的良心。

范成大就这样被人远离和嘲笑,但他不抱怨不气愤,笃守自己简朴的工作和生活。独溜溜的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只破旧的沙发,一个人走过林荫道,一个人吃着食堂的老三样,一个人看着运送遗体的担架,一个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但在处理尸体上,他是那样的认真、负责、富有人情味。对死者的敬畏源于传统文化:死者为大。孔子时代丧礼重于婚礼,宗庙祭祀是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修县这边有这个风俗,人老到那头去了,都要刮掉头发和胡须,取二世为人,清清洁洁的意思。火葬场设有专门的遗体清理处,除了剃头刮须,还要化妆呢。收费虽然有些高,但没有一个死者的亲属有异议,想想,都老了去了,最后一次了,谁还能省这钱啊!”这是儒家传统文化延续的风俗在修县的遗存。“范成大立正身子,整了整衣衫,他的样子肃穆得不行,那样子仿佛迎接的不是一具僵硬的尸体,倒像是一个远来的贵客。”范成大身上保留着这种文化遗存,就是对死者应有的尊重,死者的地位高于一切,死者为尊、死者为大。“范成大一直认为,人老去了,应该干干净净的进去,因为那里是通往天上的入口。”这是范成大对传统丧礼文化的承传,是死者应该享受的尊严和尊重。对一个无亲无故捡渣渣的死者,他执拗地要给死者盖白布,最后到柳姨妈处借白布,所以他是一个懂丧礼的人,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不能简简单单地用火化工来概念他。

3.范成大在火葬场的火化工身份包含了公平和平等思想。不管是捡渣渣的老人,还是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建筑工人,还是煤矿透水被淹死的矿工,他都把他们的尸体一步一步地清理干净,他对每一个逝者都饱含同情和尊敬。就算那些逝者生前地位卑微,穷困潦倒,死后连遮掩身体的衣服都没有,范成大还是为每一具尸体认真地清理、剃头、借白布包裹,在剃头前还念上一段《增广贤文》。

二、“恕”是乐观、包容、爱心与平常心,是自身和谐与内心强大

范成大会为死者还年轻感到可惜,甚至为了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掉眼泪,他只希望他们的灵魂可以升上天堂。在别人眼里他很傻,烧锅炉的奚落他:“范成大,我怎么老闻到你身上有股怪味呢?是不是和死了的那些好看的女人亲嘴啊!说完还露出一口黄牙呵呵地笑。”即使同是火葬场工作的像胖妹那样远离尸体的人,也看不起他们这样的运尸工和火化工,而且在背地里说他们身上有死人味。最苦最累的活没人肯干,扇子也不干必定是他去干,他从来不像新火葬场的那些火化工有香烟抽有红包拿,捞死人的好处。扇子也觉得他怯懦,面对别人的嘲笑和看不起,他只会呵呵地笑,该干啥干啥。

范成大有强大良好的心态,深得儒家忠恕之道,表现出淡定、包容、平常心,这也是此小说透出的人性的温暖。他能够把一个阴冷甚至恐怖、让人毛骨悚然的工作,做得那么认真,时不时还跟死人开点玩笑,表现了他的达观处世态度。文中有个范成大给死者烧纸的细节,扇子说:“是你爹啊?”“都是些外地人,没几张钱回不去。”边说边把人送进火炉口伴随着那一嗓子“上天咯!”表达了他真诚的祝福。那些离去的人们无论生前的身份和地位多么的卑微和渺小,在这里他们依然得到属于他们最后的尊严。一个平凡的火化工却做着不平凡的事,让原本阴郁而冰冷的丧事充满温情,更值得欣慰的是那一句“上天咯!”依然在唱响九霄,安慰魂灵。他用行动感化了扇子,扇子成了第二个范成大,也许以后会有更多。这用善良、宽恕、尊重和平等建构的活人与死人的和谐,不该让我们这活人与活人之间日渐冷漠的情感感到震惊吗?当大事变成小事的时候,当好人已经被当作傻子甚至是亵渎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好人的黄昏,而且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黄昏了。

肖江虹还写了范成大这样的底层人的安分守己、乐天知足,这是人建构自身和谐不可或缺的。他们对生活没有奢求,只要有吃有穿,有事做,腹饱体暖,就觉得活得很满足。当范成大要离开火化场时柳姨妈问他:“真的不干了?”他说:“搬不动了,不干就不干了,饿不死,低保不是都办下来了吗?”“饿不死”是他们的底线。

三、“恕”的对面是“怨”及其他

小说还写了一群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底层人,这些人和范成大柳姨妈的“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怨”。知识不多,本事不大,怨气不少,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好。运尸工梁子,这是个只求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的小人物,他对范成大自己掏钱给无人认领的死者盖白布非常不理解,说:“还白布?一分钱没有,你能够给烧了就算不错了,要逮以前啊,还不是喂狗了!”

还有那个在食堂里见到范成大就躲开的、在背地里说他身上有死人味儿的、自命不凡的俗人胖妹,还有从部队回来的、在新火葬场做保安因为晚上值班赌牌被下放到了旧火葬场的柳姨妈的儿子、看不起焚尸工的工作、更看不起范成大的扇子,还有奚落他的锅炉工等人物形象的描写,与范成大和柳姨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突出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说还用比较的方法写了两个火葬场:“扇子见过新修的火葬场那头的焚化工是怎样干活的,白衣白裤白帽白口罩,整个人遮得密密实实的,和死人保持着让人信服的距离,推进来,送进去,一触按钮,万事大吉。要想让他们在完成这个简单的过程时轻一点,慢一点,还拿死人当人看,可以的,家属奉上一条香烟或者一个红包,死者就不会有磕磕碰碰的疼痛了。”新旧比较,新的代表着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却充满了功利、世故、冷漠,这是不和谐因素;旧的落后、陈旧,却恪守传统美德,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小说也写了范成大和柳姨妈朦胧的让人遗憾的情感。柳姨妈在火葬场看大门,但看大门是个闲活,也帮着给人做老衣,柳姨妈是个心细善良的寡妇,范成大对死尸做的一切事情她都看在眼里,所以她是唯一不嫌弃范成大的人,也是唯一关心范成大的人。但他们两个的感情是隐晦的,就算双方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但两人谁都没有挑明,可能是因为柳姨妈的儿子扇子,也许是因为范成大的处境,也许是在意周遭人的口水。总之,他们俩的爱情在开始就注定得不到什么结果。这也是作者安排巧妙的地方,让人在感慨人性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爱情唏嘘。

作者在结局的处理上也颇具匠心。在前面的故事发展中,扇子和柳姨妈目睹了范成大为那个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脑袋差不多都让角铁给齐刷刷斩掉的四川来的建筑工人清洗干净他那血糊糊的脑袋,然后用针线把脑袋和脖颈缝好。这是老子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最好案例,扇子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与潜移默化的教育,小说并没有直接言明,却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早先的修县不是这样的。”首尾呼应,这给读者很多疑问,早先的修县究竟是什么样子?直到最后,作者也没说早先的修县究竟是什么样子?不是如现在这样抱怨吧?不是如现在这样冷漠的吧?不是如现在这样缺少爱心的吧?不是如现在这样经济发达世风日下吧?……

简陋的火葬场其实是一些亡灵通往天堂的入口,因为范成大将爱心、道义、责任感和对死者的尊重注入了其中,再破旧再狭小的地方也因此变得充满了人间温情,再简单再寡味的仪式也因此变得郑重且庄严。那些离去的人,无论生前的身份和地位多么的卑微与渺小,在这里他们依然会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最后尊严。

整篇小说都在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虽然那光芒是微弱的,那点微弱的光芒却完全可以照亮人们阴暗的心理。

①曾加荣:《儒家人文精神与当代道德建设》,《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50—52页。

②黄红兵:《从〈论语〉看孔子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27—31页。

作者:牛殿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研究,尤其是对朦胧诗研究成果颇丰。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本文为牛殿庆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和谐文学研究(11YJ A751058)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