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胜选[安康学院艺术系, 陕西 安康 725000]
作 者:王胜选,安康学院艺术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油画创作与美术学研究。
移民迁徙是人口、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之一,明清时期陕南的移民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对陕南民俗多元化格局的奠定,以及对陕南民间美术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由于明清时期大量移民的进入,加之移民来源地较为集中,因此移民不但将原住地的风俗传入陕南地区,而且落地生根,致使陕南地区民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俗的嬗变对陕南地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使陕南民众心理上更加认同陕南是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而且依附于当地民俗的民间美术无论从造型样式、题材选择上,还是审美观念、文化意蕴等方面也具有典型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秦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特征和区域性特色。
“民俗”一词出现的较晚,我国古代最早用“风俗”称之。孔子曾有“移风易俗”之说。张紫晨先生称,“民俗”就是下层人民创造的用来自我教化或传袭已久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给民俗下个定义: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当中带有传承性的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
民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民众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约束,它呈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长期积累的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学专家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俗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时指出,民间美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的。民间美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同时还指出,民间美术同民俗一样,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也是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
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社会生活当中,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源泉,因此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强烈地受到民俗活动和民众心理的影响,成为民俗观念的形象载体。民俗观念和民众心理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民俗结构,而民俗事象则是外在的、显形的活动内容和观念图式。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活动的内容之一必然体现了民俗的观念和心理,呈现为民俗事象,同时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重要体现。
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也是由于民间美术特殊的性质和形态特征来决定的。民间美术常常随民俗活动的开展来得到展示,与民俗紧密相连,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俗活动作为民间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态,民间美术都与它在内在结构和表象上存在必然联系。研究民俗需要联系民间美术事象,研究民间美术也必须把它当做一种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美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
明清陕南移民不仅是一个人口的流动迁徙与经济开发过程,也是一次文化的流徙传播过程。五方移民的流动与聚生,必然伴随多元文化、多种习俗的汇聚、交流与融合。明清时期陕南各地接纳了大量外省移民之后,整个社会状况是: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伴随着土著居民的急速减少,大规模的移民进入陕南地区必然引起当地民俗的变迁。
以婚俗为例,在陕南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五方杂处,各自保持自身婚俗独特风采的同时又相互交融。一方面二者婚俗有异,道光《宁陕厅志》记载:“其问名、纳采、亲迎,土著、附籍各从其俗。”外来移民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婚姻议定必须有庚帖,必须有“添箱”和“送行”,此乃川楚移民婚俗。据《南郑县志》记载土著的礼制婚俗“礼仅存其四,代纳吉而礼缺焉”。在迎娶仪式上,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的最大不同是婿必亲迎,从女方回来由新郎乘马随轿。“回门”时间也不同,外来移民是三日后夫妻同回;而土著一般是迎娶次日即回。另一方面二者也有相融之处。乾隆《镇安县志》载本地婚俗“嫁娶多无庚帖,惟凭媒妁说合;以彩礼为据,亲迎难备花轿,亦有婿往亲迎者”。这说明在当地两种婚俗是并行不悖的。《南郑县志》中有迎娶时“雁不可得,以鹅代之”之语,以鹅代雁,此乃荆楚风俗。《石泉县志》也载“其间冠婚丧祭之仪,有沿客习而变者”。故可知在当地,土著和外来移民婚俗是在逐渐相融的。
大量移民的迁入,使陕南“风俗丕变”,尤其是众多长江中下游省区移民的进入,使当地风俗不可避免地带有江南特点,对陕南原有风俗冲击甚大,如紫阳“在清初土著无多,今之土著多乾嘉流寓也。习尚各殊,久之亦与之浑化,不甚相远”。有些地区甚至完全为移民风俗所替代,以致“冠婚丧祭之仪,有沿客习而变者”,使陕南成为“地虽属陕,而服食、器用、文字、语言实有南方风气”的地区。
如吕品田先生所说,“影响和支配民间美术创作的观念意识,最终应归结为作为民俗社会精神实在的文化观念。民间美术的观念,其实是民间文化观念在审美造型活动或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和表现”。民俗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民俗。陕南民间美术是陕南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陕南民间文化观念也会通过民俗活动来体现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识和心理,它与陕南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正如民间美术专家靳之林先生指出:“民间美术是为包括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在内的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陕南民间美术与当地民众的衣食住行和民俗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挑花、年画、剪纸、皮影、社火脸谱、民居、藤编等。可见,陕南当地民俗的变迁必然会引起陕南民间美术观念的嬗变。
以挑花为例,陕南民间挑花大多数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或在毛蓝布上挑白色花纹,色彩鲜明沉着,饱和而协调,仅有少数用棕色、黑色挑花,一般都注重黑白对比效果,有少数绣品,色调清秀明快,图样古朴典雅。以蓝色为主的绣品中偶有粉红、紫色出现,起到点缀的作用,有时亦用少量黄栌树杆、姜黄、核桃树皮、红花草等植物染料施染,制成彩绣。但是我们发现在陕南挑花中另有一部分是以黑色、藏青色土布为底,运用红色、黄色、绿色、白色丝线挑龙凤、花鸟、人物、虫鱼等图案。这一现象恰恰与楚人尚黑、赤二色相吻合,辅以在明清时期陕南曾有楚人的迁徙定居,可以推论陕南挑花曾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多有楚风之遗韵,为其一变。
明清移民使陕南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变,伴随着不同地域民俗在陕南地区的传播、变异与整合,“不同层级甚至不同模式的文化因素都可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际遇中作用于民间文化,促使民间美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由此可以管窥陕南民间美术由于文化的整合必然为适应民俗的变异而发生嬗变。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俗是民间美术取之不尽的源泉,民间美术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民俗作为一种依附于民众生活、习惯、情感和信仰观念而产生的民间文化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当地的民俗对陕南民间美术造型和装饰的风格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不仅制约着陕南民间美术的品类和形态,而且还直接制约着陕南民间美术的造型、装饰的风格特征和审美趣味。
[1]钟茂兰,范朴.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1.
[2]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6.
[3]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117.
[5]樊光春主编.紫阳县志(卷5)[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6](明)马理纂,赵廷瑞修编.陕西通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7]罗传铭,路炳文.民国商南县志(卷2)[M].民国南县志复印本.
[8]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61.
[9]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