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胡适与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

时间:2024-05-20

⊙朱爱莲[新乡学院文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胡适,字适之,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作为“五四”时期自由主义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曾大胆明确地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的文学观念。可以说胡适的白话文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形态之间的一个分界点。

一、形式之解放

1917年1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2卷5号上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并且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曾被陈独秀称为“首举义旗的急先锋”。《文学改良刍议》从改革旧文学的“八事”入手去实现文学的变革,他所说的“八事”指的是,文章表达要有真感情,不要无病呻吟,不用陈词滥调,不要辞藻堆砌,不要太过追求形式的铺排与对仗等等。

我们从八事的主张可以看出,胡适主张采用白话文这一新的语言形式,摒弃旧的文学形式。他认为,在新时期,写文章首先要进行创作笔法的创新,用正确的形式写文章。言为心声,胡适认为,在创作中作者应该要用古人的典故,但要自己创作新词,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因为“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正宗”,势必将取代旧事物,是文学的新血液。同时,他指出,文学要为情感立言,用情感充实文章的内容,此外,文学还要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因国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的语言较《文学改良刍议》更为通俗,写出了晓畅易懂的作品。在语言上,对古代小说进行现代白话创作。胡适的这两篇文章直接从形式上对语言进行彻底的改革,由语言到内容,写当下人的当下生活,“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这些主张都为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意义十分重大,它反映和标志着中国现代的民族觉醒。

二、思想之解放

1.建立哲学史学科的新体系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哲学史是民族的灵魂。尽管胡适旧学根底、西学知识、思想深度、理论突破等各方面都属中等水平,甚至远逊于其同辈、先辈、后辈中的好些哲学大师。但是他却是第一个在思想上有所突破之人,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首次冲破了中国数千年来传统历史和思想史的固有观念、标准和通则,形成一次范式性变革。这一范式性变革不仅具备学术性,更具备思想性,在思想变革上,它与白话文运动在文学形式上的冲击一样,确起到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

胡适自己后来总结此书,其中两条:一是从老、孔讲起;二是将孔子和诸子平列。他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者。《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哲学史著作,建立了哲学史学科的新体系。首先,它在科学方法和可信史料的基础上开创了全新古典哲学史体系、构想以及规范,从此,哲学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步入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近代化时期。

2.方法论的革新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治学理念在胡适的研究中时刻体现着。他说的“假设”是研究中的科学预见性,不是主观预测,是以实验证明作为关键的一环;“假设”的提出与实验证明是一个推理的过程,是由已知事物推到未知事物,其中离不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互运用,应当说是有科学性的。他正是运用了这一观点,先假设它成立,然后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事实加以证明,这就自然得出了“中国若想有文学,必然用白话”的结论。胡适根据实用主义的理念,认为白话正是具有实用性,利于“表情达意”,所以必定适合做新文学的语言工具。胡适通过疑古与实证的实践,创立和发展了新学科,由“形”转变到“质”,开拓了新颖的治学之路,成为学术研究的

三、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之转型

“现代性”是随着文化热后,20世纪末在文学界兴起的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童庆炳教授曾提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该是:现代性是相对于古代性而言的,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教制度以及思想、习惯、信仰等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僵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再发生作用,甚至发生反作用,成为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障碍,因此中国现代性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制度、思想、风俗、习惯、信仰等的决裂,它强调的是当下的需要与发展及其条件。居于此,我们试着给文学理论现代性做一简要概述:在文学方面追求理论形态的创新、飞跃或者转型,主要体现在民族社会、文化和意识境遇中寻求的精神支持和现实内容;同时,以积极的对话形式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吸取西方文学理论价值成果,整合成为符合我国时代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

1.文学观念的现代性转型 中国封建主义正统观本质上指君王即一切。普天下所有人必须以君王为核心,人民应以君王的快乐为快乐,以君王的对错为对错,人民的喜怒哀乐并不重要。在文学艺术层次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观即“诗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温柔敦厚”“美刺”等。文学的主题不能离开这些训诫,而这些训诫只有通过文言文才能反映出来。这时胡适认为想要实现改革,必须从语言开始,他认为文言文不仅仅代表的是文学理论的表现形式,更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发展依据,因此,他选择以白话文来打破传统的文学观念,实现了文学观念的现代性转型。

2.文体创作的现代性转型 随着文学观念的现代性转型,文体创作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一大变化是摒弃将小说创作视为雕虫小技的看法,文体观念的变化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诗文一直被中国古代视为正宗,连宋代的“词”也只是“诗之余”,这种轻视诗赋以外文体的思想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班固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元代开始兴盛的小说和戏剧更是不能登大雅之堂。胡适开始提出要有文体的改革,要用白话文写现代人思想、情感和生活。并积极引进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写法,写了中国第一本用白话文写就的诗集——《尝试集》,这本书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看,而且也看不出有太高的水平,但在当时,无论是语言还是文体,都具有拓荒的意义。文体观念转变的背后是现代观念的萌生,现代的民族国家的萌生。由于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由于平民主义取得了地位,小说、戏剧和新诗等文体成为了文学文体的正宗。西方的文学文体观念经过转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文体意识往往深入到无意识层面,因此文体观念的转变是文学理论转型的深刻表现。

3.文学价值观的现代性转型 “五四”期间,西方文化现代性表现明显,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的后盾力量,胡适借助西方文艺复兴的语言特点,建立了一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使得文学价值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语言方面,丰富语言的表现形式,参考了大量西方文化“新词”;在创作结构方面也逐渐开始效仿西方文化,如散文、戏剧、小说、诗歌等方面,都大胆尝试了新题材、新风格,尤其在诗体方面,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观点,认为诗歌体裁要在“自然的音节”和“意象、意境”两方面改革,小说则从结构、题材、写作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还提出了“单体结构”。此外,胡适的文学自然进化论对于中国文化理论发展来说,是一种创新的理论思维模式,使得文学价值观逐渐趋于自由思想,方法上在趋于进化论和现实主义。使得文学价值由原来的封建正观念、登记制度、保守倾向、复古主义等向民间、鲜活、平易、通俗、使用的新时代转变。

4.文论话语转型 基于文学观念、文体创作和文学价值观的现代性转型,文论话语业已开始转型。文论界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也是封建时代的僵死之物,已经无法用来解释中国现代的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一直以自身的创作主张和实践对文论话语进行革新,在他的积极倡导下,文论界开始出现新的文论话语。废弃了中国古代的诸如“赋比兴”“风雅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思无邪”“文以载道”“补察时政”“春秋笔法”等文论话语,吸收外国的诸如“现实主义”“形象性”“真实性”“内容”“形式”“艺术性”“思想性”等现代文论话语。

总之,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中,胡适的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同时也是推动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发展的动力,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所经历的语言变革、创作文体变革、文学价值观念变革等唤醒了中国民族的现代意识,从而对中国文学理论走上现代性的道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4]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耿志云.胡适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