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笑川
当我们翻阅古籍或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为什么古人经常不好好写字?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通假字,让我们读起来很不流畅。
这些通假字会不会是古人写下错别字之后找的借口呢?
“通假字”是指人们在书写时,由于某种原因,借用音同或音近的甲字来表示乙字的意义的现象。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通“悦”,是快乐的意思。
为什么在今天看来,本来有正确的字,古人却不写,偏要使用通假字呢?我们还得回到文字使用的最初时期寻找答案。
在古文字时期,汉字数量甚少,用来写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就不得不用一个字代表几个词,出现了同形异词现象。
例如“之”字,本义是“往”,动词。在甲骨文中,“之”这样写:上面画的是一只脚,下面一横是表示出发的地点。
但在殷商时代,指示代词“这”就没法象形、指事,也不好会意,只有假借“之”了。
《殷虚书契前编》中,“之日允雨”,指的是这一天果真下雨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一“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各类新词也不断增加。文字开始扩散到民间,应用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也越來越多。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战国时期“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一时期,通假较为常见。例如“辟”的本义是以法治罪,在《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著作中,多通“避”“僻”等字。
《左传》“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了。”“辟”通“避”。《战国策·赵策》“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涓含怒之日久矣。”“辟”通“僻”。
到了秦汉时期,通假得到了抑制。
秦统一六国,用小篆统一写法各异的六国文字,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正字法运动。在政府的有力干预下,字形的统一基本完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写词法的混乱。
汉代开始注意字音字义的规范。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篆篇》等著作,相当于是普及文字音义的教科书。
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千余年中,对于汉字正字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通假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谐音符号,原则上说只要语音上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任何文字都可做为谐音符号。例如外来词葡萄,又作“蒲陶”“蒲桃”等,来源于古大宛国。
时至今天,我们还在利用同音字不断发明网络热门词汇,杯具——悲剧、油菜花——有才华,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属于互联网时代的“通假字”。
把通假字当作错别字,只是非常片面的一种观点。通假字是古代语言系统的局限性造成的,也是语言文字发展成熟的必经之路。
今天读来,从这些美丽的小错误中,依然能够领略到很多知识。
责编:马京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