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那是一个行将远去的年代,那是一个渐次被历史的尘埃所封存的年代,那是一个谁都不愿提起却又不得不提起的年代,那是一个在几代人身上烙下深深印记的年代。站在世纪的终点,透过弥蒙的云雾,拂去史书上那厚厚的尘灰,一个一个鲜活的名字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在发脆发黄的书页上开始慢慢的起舞,浦熙修——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常的名字,就是这众多姓名中的一个。
《美丽与悲怆》以浦熙修的个人经历为基线,讲述了1957年前后《文汇报》的变故,讲述罗隆基、章伯钧、储安平(中央级“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的五人之三,另两位是彭文应、陈仁炳)的沧桑往事。进而对那个年代进行了整体的叙述与把握,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折射出了时代的影子。
全文分做六个部分来叙述,这六个部分像念珠一般连缀在一起,看似单独成章,却又一线相连,点线结合,对那段往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全方位的多层次展现。一、毛主席站在她身边。这一部分梳理浦熙修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聪明好学的女学童到女师大的“名士”,从辉煌一时的著名女记者,再到国民党的阶下囚、共产党的座上宾,及至登上天安门城楼“随一位旷世的巨人,站在了一道光芒四射的历史门槛之上。”在交待浦熙修这段人生经历的同时,也顺带交待了文汇报在解放前的发展历程,“更庆幸《文汇报》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二、色彩斑斓的“时装”。经过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势一片大好。党和国家在这个时期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社会政治环境更加宽松,这无疑为文艺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社会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1956年,中国的宽松,似乎首先体现在大街上人们衣着的变化上”“在中国的政治生活里,也在开始推出色彩斑斓的‘时装’来”,浦熙修身先士卒同《文汇报》一道加入到了这个潮流的前列。三、着急上火的文汇报。与国内相对宽松的政治生活相比,这一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却日趋严峻了。这样就使得国家领导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阶层。此时的鸣放已近燎原之势,浦熙修更是鞠躬尽瘁走到了风口浪尖上。四、或许是杯弓蛇影。冬日的残冰尚未完全化尽,而短暂的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这是一个无法预测天气的岁月。五、两帅之间还有一帅。罗章同盟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社会乱了,人心也乱了,儿子可以揭发父亲,学生可以揭发老师,朋友可以揭发朋友,情人可以揭发情人,人的良知已经被完全的撕碎,并制作成了粗鄙的食物拿到街头叫卖。六、并不太遥远的过去。许多人被打成了右派,在斗争的过程中不幸罹难,罗隆基、浦熙修这一对昔日的情人,终究成了陌路人,在凄清孤寂中黯然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时间的指针走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浦熙修平反了,同众多在运动中罹难的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有了一个迟来的追悼会。
所有的这些都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所有的这些都是烙在人们心头的无法抹去的印记,所有的这些都已经放进了教科书中,已经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了。一切都成了过去,那些人都成了故人,那些事也成了往事,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过眼的云雾,在若即若离之间悄然的消散在了苍茫的世界里。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遐想与回忆,或许再过些时日回忆也会日渐的模糊起来。幸好有胡平这样优秀的作家,在世纪之末回首那段几近尘封的岁月,将那些人、那些事从笔下倾泻出来,组成了这墨色的画卷。
(南昌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