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邱丽娟
摘要:莱辛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66年出版的《拉奥孔》一书中。莱辛比较了诗与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索了诗与画的界限,提出了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从而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莱辛;《拉奥孔》;诗;绘画;美学
中图分类号:I1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新文学之父”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G.E.Lessing,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高潮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美学思想家。《拉奥孔》是他的代表性论著之一,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一部经典美学著作,被誉为“现代主义美学里程碑”和“启蒙运动思想武器”,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影响深远的。
有关《拉奥孔》的故事来源于希腊的传说,特洛伊国王子巴里斯访问希腊,却带着希腊著名的美人海伦王后私奔回国。于是希腊人组成远征军攻打特洛伊,打了九年却没拿下。第十年上,希腊一位将领想出了一个诡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特洛伊城门外。拉奥孔(Laokoon)是特洛伊国日神庙的祭司,他识破了希腊人的诡计,便极力反对特洛伊人将那个木马作为战利品搬进城。拉奥孔因为阻止特洛伊人将这些木马搬入城,而触怒了希腊人的守护神雅典娜,因此雅典娜从海中派了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活活的缠绕而死。
后来雕塑家将这一个故事雕成雕塑群,而这组雕塑群被长期的掩埋在罗马废墟中,直到1506年才被发掘出来。雕塑表现的是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巨蟒缠身时的痛苦挣扎的情景:那是三个由于极度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这个题材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伊尼特》中也出现过:
拉奥孔想用双手拉开它们(巨蟒)的束缚,
但他的头巾已浸透毒液和淤血,
这时他向着天空发出可怕的哀号,
正像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
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这是诗人描写拉奥孔垂死挣扎的一段著名的诗句,让读者读后难以忘记拉奥孔临死前那撕裂人心的惨叫声。
莱辛,就同一题材比较雕刻和诗,发现了一些不同点:在诗中,拉奥孔激烈的痛苦尽情表现出来,“他向着天空发出可怕的哀号,正像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而在雕刻中确大大的冲淡了,他的面孔只表现出叹息;在诗中,那两条巨蟒绕腰三道,绕颈两道,而在雕刻中它们只绕着腿部;在诗中,拉奥孔穿着祭司的衣帽,而在雕刻中父子三人都是裸体的。为什么同样的题材在雕刻和诗里的处理方式不同呢?
“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温克尔曼这位与莱辛同时代的德国美学家认为其原因在于古代希腊的艺术理想和风格是追求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无论是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在《论希腊绘画和雕刻作品的摹仿》(1775)中,温克尔曼说到: 这种心灵在拉奥孔的面容上,而且不仅是在面容上描绘出来了,尽管他在忍受最激烈的痛苦。全身上每一条筋肉都现出痛感,人们用不着看他的面孔或其他部分,只消看一看那痛得抽搐的腹部,就会感觉到自己也在亲身领受到这种痛感。但是这种痛感并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痛得发狂的样子。他并不像在维吉尔的诗里那样发出惨痛的哀号,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他发出的毋宁是一种节制住的焦急的叹息。温克尔曼认为拉奥孔身体上的极端痛苦“表现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并不显出激烈情感”;“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衡的分布于全体结构”。莱辛的看法与温克尔曼相似,他也认为雕像拉奥孔不能像维吉尔诗中那样呈露张口哀号的表情,但是雕像为何如此表现,他却不同意温克尔曼的看法,所以他的名著《拉奥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针对温克尔曼的观点而写的。
在《拉奥孔》第二章中莱辛写道: 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艺术家)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只就张开大口这一点来说,除掉面孔其他部分会因此现出令人不愉快的激烈的扭曲以外,它在画里还会成为一个大黑点,在雕刻里就会成为一个大窟窿,这就会产生最坏的效果。
温克尔曼和莱辛都认为拉奥孔雕像群在艺术处理上是将哀号化为一种叹息。但是温克尔曼认为其原因在于“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情感里面;正如大海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这种执意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限制了拉奥孔呈露情绪激烈的表情,“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而莱辛则认为,“真正的理由是美的规律。”他说得很明确:“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而“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
莱辛认为希腊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不是“静穆的伟大”而是美。图画和雕刻不宜表现丑,而剧烈痛苦所伴随的面部扭曲却是丑的。拉奥孔雕刻不同于维吉尔诗篇的地方在于雕刻家要表现美而避免丑。莱辛的观点是,雕像群里的拉奥孔与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在内在意蕴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由于艺术媒介的限制,雕刻“只能把它的全部摹仿局限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所以拉奥孔在叹息时,想象就听得见他哀号”。这是二者分歧所在。
莱辛《拉奥孔》的副题是《论绘画和诗的界限》,主要论述了诗与绘画之间的区别,在此可以这样理解,莱辛所说的“画”包括造型艺术,例如雕塑等,而“诗”则可以泛指文学。从《拉奥孔》的第十六章和第二十一章,莱辛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诗画异同问题。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诗和绘画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它们拥有不同的媒介和题材,这是第一个差别。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因此,绘画的媒介较适宜于写物体,诗的媒介较适宜写动作。由于艺术媒介的限制,雕刻“只能把它的全部摹仿局限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所以拉奥孔在叹息时,想象就听得见他哀号”。在《拉奥孔》中,莱辛还提出,雕塑家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因为想象跳不出感官印象,就只能在这个印象下面设想一些较软弱的形象,对于这些形象,表情已达到了看得见的极限,这就给想象划了界限,使它不能向上超越一步”。也就是说,避免绘画中出现激情顶点的顷刻,才能给欣赏者留有慢慢体会和想象的空间,这才是好的艺术品精华所在。宗白华说过:“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但是诗就不同了,对于诗而言,激情顶点的顷刻也许就是诗人着力描绘的高潮,主要还是因为二者题材的不同。
其次,从观众所用的感官来看,绘画、雕刻是通过眼睛来感受的,眼睛可以把很大范围以内的并列事物同时摄入眼帘,所以适宜于感受静止的事物;诗是通过耳朵来感受的,耳朵在时间的一点上只能听
到声音之流中的一点,声音一纵即逝,耳朵对听到的声音只能凭记忆追溯印象,所以不适宜于听并列事物的罗列,即静止事物的描绘,而适宜于听先后承续的事物的发展,即动作的叙述。总之,莱辛的
观点是,绘画适宜于“物体”或形态,而诗适宜于表现“动作”。一个是侧重于视觉享受,一个是侧重于听觉享受。
关于绘画和诗的关系问题,历来美学家们和文艺批评家们较多地着重诗画的共同点。在西方,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过“画是无声的诗,而诗则是有声的画”;在中国,苏东坡在称赞唐朝大诗人兼画家
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诗与画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诗画同源说的常用的例证。罗马
诗人贺拉斯在《论诗艺》里所说的“画如此,诗亦然”,在西方已经成为文艺界的一个信条。近代资产阶级美学家克罗齐特特别强调各门艺术的共性而否定每门艺术的特性,甚至否定艺术可分类。这种
在传统中比较占优势的诗画同源的看法是和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相对立的。
莱辛不否认诗和画就其同为艺术而言,确实有它们的共性,即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但是,他更加强调它们的特点,并指出诗与画的特点,
这点是向来比较被忽视的一面。与此同时,莱辛严格辨清诗和画的界限,也是和他所进行的德国启蒙运动分不开的。传统的诗画一致说,对于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德国启蒙运动是无益的,它的实质是在
引导艺术家脱离现实的斗争生活,削弱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莱辛尖锐的批评了一直被奉为经典的诗画一致说,第一次精辟的阐述了诗歌艺术和造型艺术的不同特点,摒弃了新古典主义的形式主义作
风。可以这样说,莱辛在德国文化界是扭转风气的人,也是近代德国文学的奠基人。
参考文献:
[1]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朱光潛.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陈定家.《拉奥孔》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钱钟书.钱钟书文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6]孙津.西方文艺理论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