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日本中世五山禅林中的王安石评

时间:2024-05-20

亓小荣

摘要: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生活、学术思想、文学创作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不仅在中国,远至日本以及欧美各国,王安石也早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当各国政治处于转换期,社会动荡不安时,王安石及其变法更是会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来,日本对王安石的研究内容除热门的变法研究外,已涵盖新学、文学等领域,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关于早期日本人对王安石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日本中世五山禅林中对王安石的评价进行综述。

关键词:日本 禅僧 王安石

中图分类号:K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一、王安石的思想及学统

东一夫在其著作《日本中·近世の王安石研究史》中将王安石的思想总结为以下四点:1.《周礼》基准的政治理念,旧中国时期的政治有两大基准理念,即《春秋》和《周礼》。《春秋》主张皇帝为权利的中心,严格遵守中央集权制度,这一理念作为传统经典被历代王朝贯彻,直至清朝,君主专制的诸传统在社会各个方面达到最高点。而另一经典《周礼》的政理念却恰恰相反,例如其力图通过物价调整等实现民生安定,主张人民富裕便可增强国力。其影响力虽不及贯彻中国古代政治始终的《春秋》,却引起了批判当时的政治体制,开展反动运动的反抗者们的共鸣,成为主张及实践政治改革的理论依据。王安石变法便是其中之一,王安石的政治理念,在其著作《周官新义》、其与韩琦围绕青苗法激烈争论的周礼观以及其上书仁宗皇帝要求变法的《万言书》中均有所体现。2.《孟子》基准的政治理念,孟子虽与孔子一起被视为儒教伦理的推进者,但其思想与孔子却不尽相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导致《孟子》在未被朱子纳入“四书”之前未受重视,司马光甚至还著有《疑孟》一书谴责《孟子》,在日本也曾有“来日船凡载有《孟子》一书的必会翻船“的说法。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安石却是孟子的礼赞者,其上书仁宗皇帝的《万言书》中有四处引用《孟子》之言为自己的改革方案充当依据,甚至还曾评价孟子为圣人。3.老庄思想及儒佛一体观,老庄思想尊崇无为自然,号召人们从认为的儒教伦理中解放出来,这一思想自然遭到了当时大儒者的极力反对。另外,宋朝时期,佛教特别是临济宗在华南地区兴起,儒者们极力批判佛教为异国之教,重视死后的世界而轻视现实的生命及人伦等。王安石与当时的大环境背道而驰,他对老庄思想及佛教均表示支持,并且主张儒佛一体观甚至儒佛老三位一体论。4.反对迷信及人类中心主义、实用主义,在古代中国,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天命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种观念至宋代也丝毫没有转变,但王安石却与当时的社会风潮想违背,提出“天命不足畏”的观点。此外,王安石还主张现实主义、实利主义,指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而不仅仅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并致力于将儒教经典应用于当今政治。如上所述,王安石的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人对他的负面评价。

二、五山禅林中的宋代文化受容体制及问题

平安末期到镰仓室町时代,以中国的宋元明文化为首,众多思想开始传入日本。五山禅僧或是出于个人兴趣或是由于执政幕府的要求对此开始关心,书中将中国宋元明文化传入日本的途径总结为三个:(1)来自中国的渡日僧,如一山一宁、兰溪道隆、无学祖元、清拙正澄等;(2)为求法主动来中国的日本禅僧,(3)初具规模的民间贸易。

《翰林五凤集》中收录的关于王安石的诗有五十多首,诗僧有三十名以上,这在拥有七百多名禅僧的五山禅林中虽不算多,但是却表明了有很多禅僧超越了本应一心求法的沙门生活,转而关心政治。镰仓室町时期,日本政治尚未安定,以幕府为首的地方政权财政并不宽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政者为解决政权和财政的危及,便向当时掌握一半国家命运的禅僧求教。虽然《翰林五凤集》中关于王安石的诗有五十多首,诗僧也有三十名以上,但王安石批判者居多,礼赞者仅有六七名。这与禅僧们涉猎的文献不无关系,首先,渡日僧及留学中国的禅僧向五山禅僧们介绍宋朝历史,但他们生活的年代与王安石变法在时间上有很长的间隔,他们并没有直接接触王安石,其次,禅僧们阅读的文献多为司马光、苏轼、欧阳修、黄庭坚等旧法党人的诗文集及《宋史》,因而并不能正确认识王安石。

三、五山禅林中对王安石的评价

1.王安石礼赞的五山禅僧

《翰林五凤集中》收录的王安石礼赞的禅僧有观中中谛、月溪中珊、玉畹梵芳、仲方圆伊、谦岩原冲、一休宗纯六名,诗作九首,多称赞王安石新法,同时表达了对王安石晚年归隐钟山,寂寞生活的同情之情,如:

赞王荆公

观中中谛

雇役经纶九鼎成,赵家王爵鬓丝轻。

饥肠一夜钟山雨,脐噬平生吕惠卿。

诗中观中中谛称赞王安石的募役法使宋朝取得国家的安定,但王安石却因吕惠卿等人的背叛而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得不归隐钟山,安度晚年。

赞王荆公

月溪中珊

公实宋朝经济臣,相权执巧法皆新。

钟山投老少知己,云竹霜松是故人。

月溪中珊称赞王安石为宋朝功臣,后两句对王安石老年归隐钟山,以云竹霜松为友的寂寞生活寄托同情之情。

在五山禅林中对王安石批判风气盛行的背景下,观中中谛等六人却对王安石大加赞赏,其原因可归纳为四点:(1)性格上与王安石有共鸣,如观中中谛性格刚决清高,坚决反对当时将临川寺升级为五山的运动,而王安石拥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观中很可能是因欣赏王安石的性格而赞赏王安石。(2)处世上的共鸣,如玉畹梵芳与王安石一样,晚年因厌倦世俗而归隐,安度晚年,二人在生活态度上具有相似行性。(3)学问上的共通,礼赞禅僧大都精通王安石新法的理论依据即《孟子》《周礼》,并且对老庄思想及儒佛一体观也有所了解。

2.对王安石直接批判的诗僧

虎关师炼、江西龙派、瑞溪周凤、梅阳章江、横川景三、琴叔景趣、兰坡景茞、元龙周兴、月舟寿桂、茂彦善丛

其诗作多批判王安石新法,并讽刺王安石晚年归隐钟山,无知己友人的寂寞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禅僧除直接批判王安石的诗之外,也有赞美司马光、苏轼等旧法党人,从而间接表达对王安石批判之情的诗作。

荆公访僧图

江西龙派

青田法了隐金陵,雪竹爽松记我曾。

知识难逢莫求外,苏家幸有水云僧。

该诗讽刺王安石新法结束后归隐南京,却没有一位故知,只能过着每天呆望雪竹霜松的寂寞生活。第四句“苏家幸有水云僧”大概是说苏东坡到南京拜访王安石,二人叙旧畅谈,想必此时的王安石感到十分的安慰幸福吧。此外,江西也著有称赞司马光与苏轼,从而间接批判王安石的诗,如:

赞司马温公

君臣鉴戒著通史,内外才能考十科。

走卒儿童皆称诵,熙宁执拗奈公何。

该诗便是江西间接批判王安石的典型之一,诗中写到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这一巨作,并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十名,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称颂与仰慕,对于这种情况,熙宁的执泥宰相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读荆公桃园行

瑞溪周凤

海内皆归指鹿人,武陵溪口著遗民。

桃源有语公闻否,法到熙宁又一秦。

荆公读书堂图

梅阳章江

师圣人虽学六经,熙丰新法误朝廷。

夜筵银烛对神朝,猶忆旧堂灯火青。

前者严厉批判王安石新法如同秦始皇一样残暴,后者讽刺王安石虽师从圣人学习六经,新法最终却是误了朝廷,表达了对旧政策的怀念之情。

另外,以上列举的禅僧对王安石的直接批判大多是从政治角度,批判其新法祸国殃民唯有虎关师链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批判王安石的诗歌剽窃他人作品。如虎关批判王安石的《和御制赏花钓鱼》中“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为剽窃柳宗元诗中“太液波翻,披香帘卷”一句,《江雨》一诗中“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为剽窃白乐天“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的诗句,《东皋》一诗中“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的诗句为剽窃白乐天“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也”之句。虽然也有人认为以上诗句的相似均为偶然,但虎关认为王安石以精通百家诗书自居,若是别人可能是偶然,但在以上雷同不可能是偶然,王安石剽窃他人诗词,不可原谅。

3.对王安石间接批判的诗僧

惟肖得岩、瑞岩龙惺、村庵灵彦、天隐龙泽、宜竹周麟、云嶺永瑾、春泽永恩、三益永因

诗总计四十一首,均为称赞司马光、苏轼韩琦等旧法党人的同时,寄托了对王安石的讽刺之情。

韩魏公咏菊图

惟肖得岩

南人当国事如麻,寂寞安阳旧弼家。

毕竟青苗还有补,探支晚节付黄花。

诗中“南人”便是指江南抚州临川县出身的王安石,该诗讽刺王安石担当国事实施青苗法乱了天下,而韩琦在安阳虽关注事态发展,但他晚年心境沉稳平和,热衷于赏玩菊花。

赞司马公

瑞岩龙惺

花竹春深独乐园,朝端执政折新论。

发挥百代春秋法,司马周南太史孙。

该诗赞司马光贯彻《春秋》精神来谴责王安石新法,表面上称赞司马光,实则是对以《周礼》和《孟子》为思想基准的王安石进行严厉的批判。

此外,梦窗疏石、义堂周信、绝海中津、三条四实隆四人虽没有诗作收录于《翰林五凤集》中,但梦窗与义堂作为禅林“正统派”的元老,实隆与批判诗僧交往颇深,绝海其弟子中有很多王安石批判者,因此四人对五山禅林中的王安石批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四、禅林中王安石批判的原点

五山禅林中的社会结构有四大特点:(1)十八大流派之间势力争斗激烈,最大的主流流派梦窗派内部也存在势力争斗;(2)在追求精神净化的同时,为满足名誉与私利的欲望而阿谀权势的风气严重;(3)在佛法之外,禅僧寻求学问上的老师,广泛交流,从而为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禅僧中为追求一时的个人荣誉,忽视应有的信仰的人并不在少数。

镰仓室町时代由于执政的武士学问并不高,对政治的了解不足,并且在对外交往上也欠缺必要的知识,因而这一时期日本在政治财政等方面都处于不安的动荡期。与此相对,五山禅林中受来自中国大陆的高僧以及曾去中国留学归国的禅僧的影响,其精通中国的文化及政情,因而禅僧们的学问及见识要远远高于武士。因此,武士们为谋取政权稳定,而向禅僧求教。禅僧中虽有人拒绝武士的要求或只是单纯的忠实的支持武士,但也有人趁机利用政权谋取自己法系的发展及地位的提高,禅林与政权的勾结现象十分普遍,如梦窗疏石、义堂周信等。不屈服于权势,对名利淡泊的禅僧有王安石礼赞者的玉畹梵芳、仲芳圆伊等。

禅林中对王安石批判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1)王安石思想的特质(见一);(2)来日僧所传达信息的限制性及偏向性,高僧们并没有亲自经历王司斗争,而是通过《宋史》间接了解,而《宋史》又缺乏客观性,并且渡日僧及来中国的禅僧多是元明时代,与王安石生活的宋朝有有一定的时间间隔;(3)王安石批判诗僧的意识,如上文所述,五山禅林中与政权勾结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他们对违背权利体制的王安石没有好感;(4)禅林中诵读的宋代文献,五山禅林中诵读的宋代文化主要是韩琦、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及黄庭坚等元佑党人的文集,此外《宋史》甚至被视为教科书在五山禅林中诵读。

综上所述,平安末期到镰仓室町时代,众多思想文化传入日本,五山禅僧或是出于个人兴趣或是受执政武士所托,开始接触中国文化,试图寻求治国方法。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受到禅僧们的高度关注。虽然,从史料来看五山禅僧们对王安石负面评价占据主流,但由于王安石本身思想的特殊性,来日僧传达信息的偏向性,以及禅僧们诵读的宋代文献的局限性等原因,但也不能否认禅僧们的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东一夫.日本中·近世の王安石研究史[M].風間書房,1987.

[2]东一夫.王安石事典[M].国書刊行会,1980.

[3]仏書刊行会.大日本仏教全書[M].仏書刊行会,1912.

[4]東一夫.王安石評価の系譜に関する考察[J].東京学芸大学研究報告,195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