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心满满的“方舱教室”

时间:2024-05-20

衡玉坤

一家三口来到方舱医院,吴雪的心里冷若冰霜。担心上七年级的女儿不适应方舱的环境,她将大部分空间留给了她。可一天的网课上下来,吴雪发现女儿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刚问了两句,眼泪便扑簌簌往外流。

吴雪是一所高校的教师,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特别关注。从几个学生家长那里了解了情况后,她的心情非常复杂。方舱内没有写作业的桌子,孩子们只能趴在床上上网课、写作业。方舱内你来我往,人声鼎沸,习惯了在校环境的孩子们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吴雪担心,如果一直这样,对孩子们的学习造成的影响,将成为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子夜,吴雪翻来覆去睡不着,她一次次注视着这个一排排床铺的方舱医院,想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心里一阵阵针扎似的疼痛。如果在这里有一所学校该有多好,吴雪默默地想。

第二天,吴雪向附近的一些家长和孩子们征求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建立方舱“教室”是孩子们共同的诉求,听了吴雪的想法,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他们渴望尽早结束这场疫情回到学校学习。

吴雪下定了在方舱中办教室的决心。傍晚,她趁志愿者前来做核酸的机会,托她帮助统计一下方舱医院中到底有多少学生,好进一步做计划。

志愿者对吴雪的想法非常赞赏,她不顾一天的劳累,深夜里完成统计后,立即将信息发给了吴雪。这个1500人的方舱医院中,学生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一到五年级)和高年级(六年级以上)两个类别,还有一些正准备高考,争分夺秒学习的学生,数量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志愿者特别提醒吴雪,这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还有患者不断地前来,让吴雪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吴雪通过一位医生向方舱指挥部转达了自己的想法。指挥部对吴雪的想法非常重视,立即给了答复:虽然找到空旷、独立的空间,置办桌椅比较困难,但问题是面对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所在的方舱医院中,在做好进一步防护工作、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没有人愿意进入方舱教室教学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吴雪主动承揽了这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她在方舱志愿者和治疗的微信群中发出了征集,没多久就得到一些有过教学经验、愿意帮助孩子们答疑讲课人员的回应,使问题迎刃而解。

方舱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和吴雪绕着方舱转了几圈,最终确定将几个独立、有玻璃墙围挡、通风良好、安全无忧的房间作为“教室”。

这些相聚在方舱里的陌生人,因为孩子们学习的事渐渐地熟悉起来。不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需要扫描二维码时,年轻人主动上前帮助。桌椅运到方舱的那一刻,家长和孩子们主动加入搬运的行列,按照两米距离间隔将桌椅摆放到两个教室里,并在每个桌子的右上角贴了一个小纸条,让同学们写上自己的姓名。

家长们闻风而动,不约而同当起了志愿者,七手八脚把教室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些平常在家里不做家务的孩子们也不甘落后,抢着动手擦干净桌椅门窗。教室里的杂物在志愿者到来前,就被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小推车搬出,堆放到指定的位置。

两间教室刚刚做好消毒晾晒工作,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開学仪式”。学生和家长都齐刷刷地来到现场,参与到制定公约的行列中。一些情绪紧张、心情郁闷、茫然无措的家长看到孩子们能在方舱里安心上课,激动得哽咽着向吴雪和志愿者竖起大拇指,其他地方方舱的学生听说这里有了教室,纷纷申请转到这里治疗。

看到女儿和孩子们不用趴在床上上网课,吴雪的内心感到雨过天晴般的欣慰。因为网课时间不同,具体作息时间不一样,教室里灯和门都敞开着,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网课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吴雪频繁出现在教室里,不辞辛劳地为同学们答疑解难。

这是第一所“方舱教室”。许多家长特意向吴雪表示感谢,吴雪真诚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丝丝入扣,合作共赢,充满爱的世界才是时代的潮流。在千头万绪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千千万万逆行者环环紧扣,我只不过是万千美好中的一束光,做了一个母亲、教师该做的事情。”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