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自从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欢度暑假的首选。同学们或行走山水间,一路采撷,体悟书中黄金屋;或远渡重洋,异域微留学,上演“异国求学记”……然而,研学旅行中“旅而不研”“游而不学”的乱象愈演愈烈,成为困扰师生、家长的“心头病”。
国内某知名旅游网站发布的《在线海外游学市场消费分析2017》显示,在研学旅行群体中,初中生占比达到49%,高中生占比达到24%,青少年是海外游学市场的主力军。在这股出国研学风中,杭州的孙女士不得不花费了三个多月的工资,在这个暑假里,把即将读初中的儿子送出了国门。因为儿子多次向她抱怨说,全班只有他一个人没出过国!
可是,热衷于跟风出国游学,一定会有所获吗?其实不然。广州多位市民声称,孩子们花费3.39万元参加了一个暑假美国游学团,却遇到很多“游而不学”的现象:名校参观,变成了在学校外围拍照留念;参观麻省理工学院时,竟然被学校赶出门外;原计划的STEM体验课,结果是让孩子们上自习……
无独有偶,一位家长也在朋友圈里吐槽说:“孩子报团参加澳洲游学,‘游’得太多,‘学’得太少。两周的行程,走马观花,几乎是名校‘一日游’。孩子疲惫不堪,收获也有限,但价格不菲。”在他看来,短短两周的国外研学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改变。例如这次澳洲研学回来后,孩子除了刚回来时跟他兴奋地形容了在澳洲的见闻后,连个游记作文都没写。
“孩子带回来了在悉尼歌剧院门口合影的照片,我问他悉尼歌剧院的由来和典故,孩子支支吾吾。这次他们研学就是学校跟旅行社合作,真正学习的地方其实很少。”
“研”与“学”界限模糊、研学费用过高等现象,使得研学旅行“大打折扣”,背离了教育部等十一部委的初衷,它像一根刺,扎痛了万千家长,扎伤了广大中学生,其背后的根源何在?
错把文化旅游=研学。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高歌(化名)看来,现在一些老师、家长常常把和文化有关的旅游等同于研学活动,但二者并不能画等号。他认为:“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研学活动具有鲜明的目标性,研学组织者要有自己的课程设计,将一系列知识点贯穿于研学中。否则,研学就只是旅游、玩乐的代名词。”
课程单调,内容简单。就读于日照市某中学高二的周康谈到对研学的感受时说:“研学无非是跟着老师或者导游四处转转、看看、写写、拍拍,没有其他太大收获。”他的同班同学叶小雅说:“研学旅行,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她的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同学认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缘于研学课程设计不够专业,内容简单,致使很多研学课程浮于表面。
师资不齐,主题不明。我国传统文化涵盖建筑、文学、历史、礼仪、音乐、绘画等方方面面。“旅行社出于商业目的组织研学旅行,但他们的人才储备不足。”江苏某校长乔锦忠说。虽然“去古镇喝个茶,参加成人礼,也能增进对文化的了解”,但现在的家长并不满足于此,所以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没有相对完备的师资,学生难免在浩瀚的研学知识体系中迷失自我。
盲目跟风,面子工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家长的盲目攀比、望子成龙心态使得研学变了味道:别人家的孩子去国外,自己也得去;别人去远程,自己也得去;别人坐飞机,自己也要坐飞机……“这样的攀比也使得研学具有了盲目性。”高歌说,“整个社会,都应对研学有一个客观理性的态度,不应跟风攀比。”
怎样才能做到“真学真研”,学有乐趣,研有收获呢?
旅行前擦亮眼睛,明确自我需要。就读于北京某重点中学的赵晓东,参加山区体验夏令营之后,说:“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更理解父母的辛苦,也学会了感恩、不怕困难的生活态度。”如果说研学旅行是一朵花,那么立足自我需求的研学旅行就是让这一朵花开在最适合的季节里。
明确研学的目的,零距离研学。来自河南某农村中学的杨豆豆说:“我游览了故宫、长城,参观了北大、清华……太棒了!我以后也要到北京上大学!”参观清华大学后,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中学生到海内外高校研学,要真正走进大学、感受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深入地学习交流、入校体验,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感受。
选取研学的方式,加速度研学。“江苏的省会南京为什么距离安徽那么近?徽商为何转运淮盐且聚集在扬州?”这是江苏京师实验学校安徽研学团的学生研学旅行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主题研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研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借助身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参与志愿服务等多种渠道,切实走进社会,体验一回“学习的小主人”,在知识的天空里快乐翱翔。
有人说,研学旅行是体验最美的路上课堂。只有真研学,才能让自己一路采撷,为青春打上最美的烙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