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远航
2018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其中,新疆作家刘亮程的《本巴》获奖。他早年以散文成名,《一个人的村庄》备受赞誉,至今仍有众多读者念念不忘。
年轻时,刘亮程喜欢喝酒,也偶尔搓搓麻将,下下象棋,捕鱼打猎,种地养鸡。中专毕业后,他在乡上担任农机管理员,平时没什么事可做。每天下午,其他干部早早下班回家,整个乡政府大院,就只剩下他和看大门的老头。晚上,开门关门的声音惊醒了守门人,喊一声,谁?刘亮程答一句,我。然后,便是靜悄悄的长夜。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
20世纪90年代,刘亮程离开县城,到乌鲁木齐的一家日报做临时编辑,他称之为打工。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上班就是负责排版,报纸在他眼里是一块耕种多年的土地,依旧是打埂子,种粮食,除草。宿舍拥挤,没有专门的写字桌。《一个人的村庄》基本都是在大宿舍床边一个装书的纸箱上写出来的。
这部散文作品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村庄里的种种事物。刘亮程在一片叶子,或是一阵风里,发现了书写的可能性。人在他的笔下,也跟那些事物一样,命运随环境而变换。“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畜牲在他的笔下,也跟那些人一样,有自己的悲喜和生死。“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芜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
作品很快流行,刘亮程却清楚写作的限度,他想要扎得更深。五十岁刚过,他离开城市,在天山东麓的一个原始村庄落脚,静心等待老年的到来。他建造了一个书院,平时在那里写作,也参加劳作。
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男子来到书院,看到院子里一个老农模样的人正拿着锤子,戴着草帽,修整鸡窝,便问他认不认识刘亮程,对方说不知道,继续干活。男子只好走了,后来,他才反应过来,那个修鸡窝的就是作家本人。
常常是这样,把刘亮程放在人堆里,就很难找出来。而要真是论面相,他虽是汉人,文联的哈萨克族同事看他的相貌,也觉得面熟。不只是气质像农民,对于职业身份而言,他也是先熟悉村庄,熟悉了风沙和雨雪,然后才拾起纸笔。后来做编辑,刘亮程还感叹地说,这排版的活儿干起来比种地容易。
因为家在农村,从少年到青年,刘亮程干了许多体力活,很小就赶车进沙漠拉柴火,或是打土坯、盖房子,还会编筐子、打毛衣。尽管没什么体育爱好,但身体一直很有劲儿。
但也有体力不支的时候。前些年,他想盖一个狗窝,土坯垒了两层就已浑身大汗,最后找村民帮忙才完成。力不从心的年纪缓缓到了,他这样想到。
好在写作的力量丝毫未减。文字呈现的是灵魂的力量,比身体更强。他像一个农民细心地收拾庄稼,又像是猎人安静地等待着猎物。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写一个字,但他还是会把电脑打开,修改几个字。“我觉得写作体现的是一个作家漫长的气息。当我企图写出第一句话的时候,这句话延伸到最远方的意义才是我追求的”。
《一个人的村庄》为刘亮程获得了“乡村哲学家”的赞誉,还有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同时,他也成为畅销作家,但商业化和大众的流行也可能给写作带来危险。哈萨克人有句谚语,皮鞭只能打疼人的皮肉,但语言能穿透人的骨头。对于刘亮程,历史也是现实的骨头。他想要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复杂的现实和心灵状况。刘亮程常说,自己有一个长项,可以听懂风声。以前,他是在那个沙漠边的村庄听,不同的风有不同的特点,也暗示着不同的时节。现在,他也听那些从历史深处刮来的风。
(郝雅萍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