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记忆的敌人

时间:2024-05-20

[美]大卫·伊格曼 闾佳/译

为什么记忆常常不靠谱?

大脑和身体在一生里改变了这么多,但就像时钟时针的变化一样,要察觉这些变化很困难。例如,每四个月红细胞就彻底更替。从物理层面来说,你在不停地翻新,变成一个全新的你。

幸运的是,有一个恒定的元素连接着这些不同版本的你:记忆。记忆成为编织起你身份形象的线索,它提供了连续的、独一无二的自我意识。

然而这其中或许存在一个问题:连续性会不会只是幻觉?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公园,与不同年龄的自己相会。你们坐在一起,分享相同的人生故事,梳理出你唯一的那一条身份线索。

但真的能做到吗?你们的确有着相同的名字和历史,但其实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你记忆中15岁的自己,跟你真正15岁时不同,而且对同一件事,你有着不同的回忆。

举个例子:你为朋友过生日,生日聚会之后的某一年,你的两位朋友分手了。回想起那次聚会,你现在或许会错误地记起两人的关系当时就亮了红灯。那天晚上,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尴尬的沉默?这些细节很难说得准,因为你神经网络里的相应知识改变了相关的记忆。因此,对同一件事的感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

你对生日聚会的记忆已经开始褪色。因为神经元数量有限,而且它们都需要从事多重任务。随着这些“生日”神经元协同参与到其他记忆神经网络里,你的生日聚会的记忆变得模糊起来。

记忆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我们的过去并非一段忠实的记录,相反,它是一场重构,有时几乎是编故事。我们回顾自己的人生记忆时,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准确无误。

为什么有时会感到时间变慢?

我八岁的时候,从房顶掉了下来,掉的过程似乎花了很长时间。等我学了物理,我算了算到底掉了多久,只不过是0.8秒。为什么它感觉起来是那么久?

在许多性命攸关的经历中,如车祸或抢劫,还有看到心爱之人处于危险境地的事件,如孩子掉进湖里,都有人说曾产生过时间变慢的主观感受。所有这些报告中的主观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报告者们都感觉事件的展開比正常情况更慢,并伴有丰富的细节。我从屋顶跌落的时候,大脑里面发生了些什么呢?在可怕情况下,时间真的会放慢?

答案似乎在于记忆的存储方式。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大脑里一个名叫“杏仁核”的区域的运转切入了高速档,征调了大脑其余部位的资源,全部用于应对眼前的局面。杏仁核发挥作用时,保留下来的记忆远比正常情况下更详细丰富,它激活了一套次级记忆系统。

毕竟,这就是记忆的目的:追踪重要事件,如果再碰到类似情况,大脑会有更多信息可用来求生。换句话说,如果事情可怕得威胁到了性命,那就该好好地做笔记。由此造成一个有趣的副作用:大脑不习惯那种记忆密度,所以,当事件在记忆里回放时,得出的解释是这件事肯定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我们并不是真正以慢动作模式体验可怕的事故,这是读取记忆时的一个把戏。当我们问刚才发生了什么,记忆的细节告诉我们进入了慢动作状态,其实并没有。时间扭曲是回想时出现的现象,是记忆搞的鬼。

(罗立轩荐自《视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