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招考33位记者亲历记

时间:2024-05-20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偶然相遇,出自《诗经·国风》,也表示欢快的神态。初春,在淡淡的灯光下,我翻到《汉语词典》“邂逅”一词,似曾那样熟悉,那样一种难以名状的轻松与畅快,禁不住放下手里的笔,陶醉其中,不知不觉间思绪回到26年前,1993年偶然碰到一次招考机会,我从一个“泥腿子”通讯员,竟然走进山西日报社大门,成为一名省报记者……

我于1963年11月出生在晋北贫困县天镇。1981年7月,我从山西省中药材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县药材公司门市部当售货员,后又去逯家湾镇当科协秘书、县土地局当业务员、县人大常委会当打字员等。1983年还读了三年电大。由于自己喜爱“爬格子”钻研文学写作,每每工作之余、下班以后,常常挤出时间骑自行车采访,追踪社会热点,忘了苦和累,前前后后采写了43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调查报告,给当时的《雁北日报》《雁北科技报》以及雁北人民广播电台等投稿,经常报上有名、广播里有声,拿点小稿费,沾沾自喜。1989年初,我被当时的县委书记贺锐点名,正式调到县委通讯组,信心倍增,笔耕不辍,无论风霜雨雪矢志不渝,也敢往《山西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日报》等大报刊投稿,小有收获,一些有泥土味、烟火气的作品上了头版头条。1992年5月,我还出席了在侯马市召开的山西日报模范通讯员表彰大会。

1993年8月31日,山西日报一版倒头条显著位置刊登一则《招聘青年记者启事》——本报在全省范围内招聘记者若干名,凡具有新闻职称,或有较高的新闻业务能力,立志献身党报事业的干部,均可带上作品原件报名……我眼睛一亮,门槛不高,逐一对照,自己没职称但有经验,能力不高但热情不低,当一名省报记者多光荣自豪!可山西地盘这么大,就要“若干名”,兴许早就内定了,再则离省城路途遥远,犹豫再三,将报纸丢在一边,打消了这个念头。

事也凑巧。9月13日,省委党校举办全省第三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班,本来要求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孝成参加,但他还兼任县委常委,工作繁忙离不开,便找我谈话,派我代替他去太原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我暗想“搂草打兔子”,顺便报个名碰碰运气,甭管结果如何,总是一个机会。怀着侥幸心理,也不敢和单位说,八字没见一撇,就弄得沸沸扬扬,考不上叫人笑话。临走时,妻子帮着收拾行李,我从报纸中挑了自己发表过的50多件新闻作品原件,装进一个大提包。

第二天大清早出发,下汽车上火车,我赶了一天的路到达太原,先去省委党校报道。接着,赶紧找到双塔寺街124号的山西日报社人事处,三楼走廊里、办公室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接待我的是工作人员霍改兰,她仔细验看工作证、身份证和作品,我交了3元的报名费和两张一寸免冠照片,顺利报上名。随后一打聽,得知报名者已达377人,光太原就有143名,许多报考者在新闻单位上班,并且是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还有3位是研究生毕业。高手林立,竞争如此激烈,我一下凉了半截,已不抱什么希望。所以在省委党校的半月培训一结束,我没去报社打听,径直乘车返回家乡。

回单位不久,就收到山西日报社寄来的一封挂号信,让我速去一趟报社,选出20件本人代表作品,并写一份500字左右的个人简历,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我觉得自己半路出家业务差,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省城又没有孰人,希望渺茫,跑来跑去没意义,就决定不去了。想打退堂鼓可又不甘心,我就给报社人事处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报名时提交的一提包作品随便取出20件即可,随信附上了一份个人简历,骑车到县城北街邮局,小心翼翼在信封上贴上邮票,塞进邮箱。

转眼到了10月21日,报社忽然又邮来一封信,是告诉我落选了吗?我双手捧着信封,缓缓用剪刀裁开信封,薄薄的一张盖有报社大红印章的函件,一浏览内容我惊呆了,说我已通过专家组的作品评审,被列入初选范围,通知我参加新闻实践考试。再跑上一趟吧,管它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

10月28日,我忐忑不安地来到报社。上午在报社三好学校参加文化考试,设三个考场,共有考生85人,考试内容是党的基本理论、新闻基础知识以及全省中心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等,我感觉又像回到了高考考场,记得其中一道题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和国旗的设计者是谁?不久前我无意中从一本书中见到过这道题,在省委党校的培训内容也起了大作用,试题挺顺手全部按时答完。时任社长郭全盛、副总编郭寅祥等亲自巡视考场,秩序井然。当天下午,在报社二楼会议室,进行现场采访技能考试,由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刘厂长介绍本厂基本概况和科技兴厂的事迹,讲完后回答记者提问。紧接着,要考生现场马上写出800字内的稿件,自选角度,自定题目,一小时内交卷。

最后,依笔试分数高低,预选出49人,通知我们第二天不能用早餐,集合排队到省人民医院体检化验,又有6人因肝功能等疾患被刷下。随后,分组对预选人员进行面试,我紧张得出了一身汗,面试时作了8分钟自我陈述后,评委、副社长单桂珍问了一个关于两地生活、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关系的问题,我闷着头三分钟才答上来。临汾一位考生表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能调来党报,我将吃苦耐劳、大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评委阵阵喝彩。报社还分批派出政审人员深入到各市地,对我们原单位、相关人员调查走访。

11月13日上午,山西日报编委会张榜公布,正式决定择优录取33人,试用期三个月。公示榜前人头攒动,我蹑起脚跟、伸长脖颈上下查看“安玉、侯百管、张占鹰、姚晋平、张长星、赵峻青、薛锁明、郭民民、班彦钦、胡羽、崔新龙、郑凤岐、苗武军、刘强、刘创录、李宏伟、任永亮、杨天闻……李强”终于在第七行第二栏找到我的名字,泪水立刻模糊了双眼。前后仅两个月,幸运之神就在不经意间降临,从此与新闻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实现人生命运一次重大转折,我有点如在梦境。兴冲冲回到老家,有的亲朋好友私下问:“好家伙,打通关节一步登天,花了几万?”我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的,反正我没送一瓶酒、没递一根烟,掏良心话,就是想“烧香”也找不见庙门。

事后才知,报社专门成立高规格、有权威的招聘评委会,由省社科院原院长刘贯文、山西日报原总编陈墨章、新华社山西分社原社长马明、省广播事业局原局长鲁兮等新闻界老前辈组成,为避干扰,评委会悄悄在晋中找了一家宾馆,封闭住宿办公,逐人评审作品,一轮又一轮地甄别筛选,反复比较斟酌,对考试科目全部密封阅卷,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光祖亲自到晋中看望慰问了评委们。时任总编李东喜在新录用记者座谈会上说,他收到上边写来的19个条子和15个说情电话,结果都挡了回去,一个都没给“关照”。时任副总编章勇思的一席话至今难忘:“望着你们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求知的眼神,我们非常满意,年龄最大的卢志峰和年龄最小的李爱珍相差16岁,都在采编一线摸爬滚打,一入职就能独当一面。如果稍稍走关系、搞变通的话,在座的可能就不是诸位了,报社预选上的3个职工子弟,最后全被淘汰了!”

26个年头如白驹过隙,我近日偶遇当年“主考官”山西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范漂,他满头银发,扳着指头如数家珍:那次招聘是为适应发展形势报纸四版扩为八版的需要,是山西日报创刊7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记者活动,在全国报业史也是罕见的,一次就招了33人,其中有19人分到各记者站,无任何暗箱操作,全凭分数论英雄,真刀真枪,“输赢皆服”,无一人提出异议,没收到一件投诉。

岁月如歌。而今,我们当年考进来的33人,有的评为高级职称、有的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有的晋升为正处或副厅、有的当兼职教授出书、有的调离或退休,还有的已经离开了人世。有时候,我们相聚回忆那一幕都兴奋不已,他们与我一样,感同身受,庆幸转眼间成为省报记者,同时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接受了一次党报严谨、公平、干净、担当的教育,这个教育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