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国人的偏执

时间:2024-05-20

几时

几个月前,德国室友的父母整理旧物的时候清理出一本中国菜谱。书里象征性地讲了几个地区的家常菜,图文并茂,操作性很强。

有一天晚上,和室友一起看中华美食烹饪视频,看完一道又一道,我不禁悲伤起来。室友不忍我太低落,把那本落了灰尘的菜谱拿过来,说想吃哪个菜尽管点,他明天给我做。

我照着图片随便指了几道菜,他便开始认真看菜谱,写下需要的食材。他看菜谱里面有料酒,问我:“为什么你从来没买这个?”“因为不需要。”我说,“料酒只起个去腥的作用。”他又说:“可是书上写了要的。”我说:“我知道,但是我们不需要。我炒的菜你也没觉得腥。”

他继续看了几个菜谱,发现每个都用到了料酒,于是正襟危坐地说:“你看每道菜都有料酒,想必它是个神圣之物。我们也要有。”又叫我赶紧打开电脑在亚洲超市上买。我觉得家里调料齐全,没必要单独为一瓶料酒付几欧元邮费,便不了了之。

我们家方圆5公里有9家超市,我们每去一家超市,他都会围着调料架转好几圈,着了魔似的非要买料酒。我给他解释了好几次料酒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嫌肉腥就不用。

他不聽。又想,料酒估计是酒,就围着酒水架子转,以为会和葡萄酒放一起,可还是找不到。某次我们去一个大卖场,上下两层楼,他兴冲冲地在里面找了好久料酒,结果失望而归。

每次都在超市兜圈子,我有点儿生气,不禁问他:“你到底想要料酒干什么?在看那本菜谱之前,你听都没听过料酒!”

他说:“料酒是正宗中国菜之精髓,一定要有。”

过了一些日子,我想吃饺子。那本菜谱上有教怎么擀面和做馅儿,室友就开始学做饺子。他通看了一遍教程,看到做猪肉白菜馅儿那里,“料酒”一词映入眼帘。他让我过来,指给我看,边指边义正词严地问我:“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面醒好了之后,要擀饺子皮,我闲得没事儿去厨房视察工作。他让我帮他看看书里写的饺子皮该擀多大。“直径6至8厘米。”我读给他听。他问我他擀的皮像不像8厘米。我说不知道,但大小没有关系。

“那你把卷尺拿来我测测。”他低头擀皮。我以为他在逗我。

他看我没动静,就说:“我手上不得空,你帮我拿一下卷尺嘛!”我无语到不知如何作答。

不多时,我又跑进厨房看他进程。他正用筷子拌馅儿。我说那一点儿馅儿哪够我吃,便打开冰箱要多加点儿猪肉进去。他放下筷子,双手叉腰,略气愤地说道:“这面粉和猪肉的比例我都按书上做的,有多少饺子皮做多少馅。不能再加肉。”说完将我赶出了厨房。

我们今天散步时,路过小城里唯一一家亚洲小商店,价格偏贵。我说进去随便看看吧。进去之后,他直冲向调味料,聚精会神地看架子上的瓶瓶罐罐,指着贴着中文商标的“花雕酒”,问我:“这是什么?”我忘了他的疯魔症,不小心说道:“料酒。”

他突然大喜,说:“终于找到了!”便要买下来。

我一看标价,6欧元!(45元钱买瓶料酒?)这钱花得太冤枉。我说网上的料酒便宜多了。

他又喜,问:“那你在网上给我买吗?”

我只想糊弄糊弄他,含糊地说好。没想到,他又兴奋又严肃地说:“你发誓要在网上给我买?”

买个料酒还要发誓?无奈,我说好。反正又没说马上买,等家里调料用完了,半年之后买也是买,不算欺骗。

他穷追不舍:“那你今天回去马上买?”我不答。他又连着问了四五遍,我招架不住,无奈答应。

回去的时候大概下午5点。回家的路上风停了,夕阳西下,云白天蓝。我们肩并肩默默地走。

他忽然兴高采烈地抚了一下我的背,说:“我太高兴了!马上就可以有料酒了!”

唉,只是一瓶料酒啊!

(段芳润荐自《时代青年·悦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