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蕴含与当代价值

时间:2024-04-24

摘 要 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系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而且是一种全新的国际观,更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它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蕴含:平等互信的国际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各国参与的全球治理观和平等包容的世界文明观。此外,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有其深刻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 命运共同体 理论蕴含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邢凤霞,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065

近年来,***总书记在国际场合频频提到“命运共同体”,倡议世界各国应联合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政府针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外交的顶层设计,使之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标签。

一、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背景

命运共同体是***总书记站在世界和人类的高度,提出的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战略思想,它对内可以为处理民族关系提供指导,对外是中国在现阶段外交新思路的体现。

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形成已久,2012年12月5日***总书记在与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他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随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国内层面来看,提倡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十八大之后,***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愿景,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点的经济新常态成为现实,短期来看,这对“中国梦”的实现形成了不利的条件。

“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而且激励着我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努力。我国的发展有赖于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命运共同体不仅符合中国的发展要求,同样也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从国际层面来看,全球化缩短了世界各国的距离,地球村的特征日益凸显,世界各国越来越联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社会化,使世界各国越来越联系成一个整体,各国利益交融,休戚与共。“在全球化环境下,一国处理问题的国内政策会产生跨国界的溢出效应,以邻为壑会引发更多矛盾和冲突,而同舟共济则使得各国都能受益。”另外,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增多,如国际恐怖主义、环境保护等,非一国之力可以完成,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治国理政要坚持“问题导向”,可见国际社会只有加强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寻求各国的利益共同点,并逐渐建立利益共同体,才能切实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蕴含

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与期待,具有深厚的理论蕴含,主要包括平以下四个方面:

(一)平等互信的国际权力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对权力的争夺也由政治领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转移。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合作、矛盾与冲突三者并存,互相交织在一起,使国际形势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一方面,当前全球局势整体上虽然是稳定的,但是各国在交往的过程中,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明争暗斗现象从未中断过。另外,局部战争仍然此起彼伏,这也是各国争夺国际权力的重要体现。尤其是一些西方大国极力向别国推销自己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甚至企图操作他国,这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频发,如经济危机、恐怖活动,这些问题波及众多国家,并非一国的努力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协作。

***总书记倡导的命运共同体,表明了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指导方针,各国之间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样地,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也应该权责共担,为之解决献出应有之力。因此,任何国家都应不分发展程度、国家形态和领土大小,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按照是非曲直来处理国际事务,共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

(二)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

历史上国家间冲突不断,但是当前各国越来越注重寻求共同利益,谋求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各国逐渐意识到转嫁危机并不能解决国内危机,以邻为壑不利于本国的长远发展,想要实现发展,先让别国发展;想要赢得利益,先要学会共谋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日益突出,只有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才会成为可能。反之,各国不注重谋求共同利益,在国际交往中一味的主张自身利益,带来的只能是冲突与矛盾,这与各国发展自身经济的初衷相违背。同样地,国家间在相互交往中积极谋求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能够为各个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因此,各国应该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秉承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在谋求自身发展的时候,兼顾他国发展,为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发展机制积极努力,以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各国参与的全球治理观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为了达成国际社会的理想目标、维护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全球性问题上由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对话成为必要。全球化進程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仅凭一国之力难以解决,需要多国的协调与配合。虽然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一个中央权威,对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统一的方案,但是,各国共同参与的全球对话与协商平台可起到有效作用。

因此,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是保证各国参与、对话全球性问题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当前各国利益交融,全球性问题非一国之力能够解决的,只有各国共同携手面对,才能真正得以解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四) 平等包容的世界文明观

文化多样性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各国的现实状况千差万别,导致文明的差异也很大,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趋向。但是,文明本身是没有是非对错可言的,国家的发展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任何国家都要尊重别国的信仰与文化,不能轻易诋毁不同于本国的文明。命运共同体倡导我们要尊重别国文明,让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与碰撞,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包容借鉴,让不同文明在世界大舞台上异彩纷呈。

国际社会中不同的价值观是国家利益差异的体现,各国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仍然是对外交往的初衷,各国利益偶有矛盾。就目前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指向和趋势。

三、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命运共同体在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各领域,这一思想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发展与升华,归根究底在于它是科学的思想,同时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

第一,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大体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其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局限性,不能准确地预料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更难以继续提供具体详尽的指导。因此,中国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既要在马恩原著中寻找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导,也要注重遵循客观现实的变化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具体方针。马克思在梳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时,也曾提出过“共同体”的概念,它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共同体,即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

其中,“真正的共同体”是马克思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个人的自由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前提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国家间发展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根据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潮流提出的,它是顺应国际大战形势的,更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

第二,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又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这一思想在国际舞台上频频被提及,逐渐被各国人民所熟知,一方面,向世界各国人民传达了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遵循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愿意承担责任,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有力地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的“和”文化,坚持的是“以和为贵”、“有容乃大”格局;追求的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秉持的是“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政治理念;讲究的是“和而不同”、“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哲学思想。

“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吸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髓,内化新时代要求,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另外,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积极承担责任,促成共同发展,有一份“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愿景。

第三,命运共同体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各国平等对话,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科技上的优势,以自身价值准则主导了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制约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个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盛行,直接导致“弱国无外交”的局面。20世纪前期,一些列强掠夺落后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公然将落后国家、民族沦为自己的殖民地。当代发达国家则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不正当的贸易,向发展中国家高价销售。在国际规则上,长期以来形成了有利于西方的国际法、国际惯例,西方国家在现代国际规则的形成中,仍然掌握着巨大的话语权。因此,近现代国际关系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此背景下,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命运共同体以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自由与民主共同价值基础,旨在实现合作共赢。政治上,它主张建立平等互信的国际权力观和各国参与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经济上,它强调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文化上,它强调平等包容的世界文明观,各国文化在世界大舞台上异彩纷呈。因此,将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落到实处,我国政府必将极力推动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各国的平等对话与协商,以此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

參考文献:

[1]***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人民日报.2012- 12-06.

[2]李海龙.中国外交新思路: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分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贺长余.***治国理政的方法论思想探析.武陵学刊.2016(1).

[4]饶世权、林伯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