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吕布:我喜欢看事物的表面,那里有灵魂在皮肤上漫步

时间:2024-05-20

“我看事物的表面。希腊人说灵魂在皮肤上漫步,是这样的,它并非如基督教徒所认为的那样是存在于人体内……”这是马克·吕布说过的最令人深思的一句话。

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师,于当地时间8月30日过世,享年93岁。这位摄影师是第一个用摄影记录红色中国时代的摄影师,曾手执相机22次踏入中国,记录下这片土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变化。

事实上,马克·吕布称得上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流浪摄影师。他用自己的一生,走过非洲、中东、亚洲的多个国家,记录下战乱、贫穷、发展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马克·吕布很少拍摄残忍刺眼的画面,照片里更多的是生活的细节和温柔,他自己说,“我一向更善于发现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而非那些丑恶的暴行和怪物。”

他登上了埃菲尔铁塔,遇上了一群握着刷子的工人,他偷偷地在一旁试着构图,他刚举起相机,一个倒挂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工人就凝固在布列松刚刚送给他的老式取景器里。正是这张《铁塔上的油漆工》,把他送进了玛格南图片社。

1957年1月1日,马克·吕布成为第一个批准入华拍摄的西方摄影师,记录下中国的6亿人经历的动荡和发展。在此之后,他一生往返中国22次,但却从未尝试过学习中文,也很少去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他始终保持一个陌生人和旁观者的姿态来拍摄作品,找到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却动人的画面,并按下快门。

那些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在公园边上聊天的情侣,还有正在拍摄红高粱的张艺谋和巩俐……这些偶然的照片,除了发生在中国之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他经常被送去混乱发生的地方:尼赫鲁的葬礼中、尼泊尔国王的加冕礼上、1968年5月的巴黎……在这些地方,摄影师挤破了头,希望拍摄到最震撼的画面。但他觉得“我常对暴力心怀抵触,而温存里面藏有力量。”

1967年10月,身处华盛顿的马克·吕布亲历了美国青年反越战游行。他在五角大楼面前拍摄了一张他认为关于战争最有力量的照片——一朵柔软的花,被固执地举在一列刺刀面前。

“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这位用50年走遍世界且饱受赞誉的纪实摄影师不太喜欢“见证”这个词,“我一点也没想去见证世界,我只是去绕了绕地球。我没有做伟大的事,不能用‘见证这个堂皇的字眼儿。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個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

马克还说,“摄影是一种日常小工作,但要以狂热去从事。”这份狂热让他在87岁都没有办法放下相机。2010年3月,他在上海举办了生前在中国的最后一次个人摄影展。他依然用胶卷拍摄,只是胶卷的度数换到了3200度——因为身患帕金森的他已经无法控制双手的抖动。

一辈子能有一种让自己终生不渝的坚守和爱好,那是一件真正浪漫的事情。

(陈茜整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