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王小刚 王青
摘 要:天然林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安全密不可分,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63亿hm2,森林面积1.5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88亿m3。森林蓄积量为112.67亿m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1位。本文在分析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可持续发展
1.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成效
1.1 启动天保工程
1998年9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到2010年投资1700亿元,100万人转岗,每年减少1000万m3采伐量。这项工程目的在于通过适合森林资源生长和恢复的最有效的工程措施,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和保护,真正促进后备资源的发展,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林区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说在曾经大量采伐的日子里,以消耗天然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所采的林木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生产建设的支柱,那么在加速和保证经济发展的现在,保护天然资源、切实有效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给森林资源和森工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也是社会和全民族发展的需要。
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居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首
从2000年起,国家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居六大工程首位。保护工程实施范围总计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此次工程建设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按计划调减木材产量、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妥善安置富余职工。
1.3 提高森林覆盖率
为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第一阶段2000年到2010年工程资金国家投资高达980亿元。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回望这段艰辛,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天然林的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密切关系。
以大兴安岭为例,40年前,大兴安岭人在高寒地区倍尝艰苦,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木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竭泽而渔的做法,使大兴安岭宝贵的森林资源几乎消耗殆尽。2000年开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大兴安岭的森林被分成了三类:重点生态公益林:全面禁伐,占30%。一般生态公益林:占42.7%,为限伐区。商品林占25%,可以间伐、择伐。林业根本性转变开始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变伐树人为栽树人,变砍林人为护林人,全面实行战略转移,在新的战略中求生存。如今的大兴安岭,美景无处不在。森林覆盖率超70%,到处是树,到处是清澈的河流,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崭新的大兴安岭成为自然界赐予的珍宝,有绝佳的旅游资源。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大兴安岭可开发的资源很多,北部寒冷天然草场少,养狐养貂,适合皮毛生产,中部有水有草,无霜期短,可养鸡鸭等家禽,林地的个人承包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大兴安岭的天保工程实际中,我们看到,要保护天然林,一是要从天然林经营措施上,加大管理与调控力度,使现有天然林得到发展和延续,加速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二是通过转产来保证职工收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不以消耗林木换取工资,达到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两个方面只有充分结合到一起,内因外因呼应、互相促进,才能达到生态环境的最佳建设。
2.促进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如何确定天然林保护的合理尺度、如何构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技术规范、如何建立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可待商榷之处。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天然林的保护,促进生态安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察问题。
2.1 遵循规律,合理保护
任何事情都不能走兩个极端,人们对天然林的认识也存在两个极端的做法,即从利用的极端走向保护的极端,即从早期的不重视、滥砍滥伐、大面积破坏到现在的绝对保护、完全禁止采伐利用,这种认识观念或保护理念不仅不符合天然林的自然演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天然林资源的保护。
天然林的保护一方面要从根源上做起,禁止采伐,限额采伐,林业生产作业要科学化、规范化,应避免因完全停止天然林的采伐而增加的其它森林类型的压力,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认真思考、确定天然林保护的合理尺度。
2.2 制定天然林资源利用标准
在经营标准与技术规范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做好天然林采伐管理。天然林培育与利用与人工林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天然林的特殊性,天然林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与技术规范,如伐区设计、采伐方式、采伐时间、采伐强度、抚育方式、抚育强度以及更新技术等等。尽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仅仅是对天然林采伐利用的一般性要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或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树种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要实现天然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建立一套包括天然林更新、抚育、采伐、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天然林资源利用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使天然林采伐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3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从原有的林业从业人员安置上来看,应进一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虽然自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在改善天然林结构、充分发挥天然林的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给林业企业、林农、林区财政收入以及林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天然林禁伐区多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实施天然林禁伐后,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这说明,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需要有效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应加快建立一套天然林公共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切实有效的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3.结 语
天然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提供着木材和多种林产品,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炭库和能源库,它调节气候、改善水源、保水、固沙、防风、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人类密不可分的生存条件。我们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的高度,保护天然林,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何东进,吴景贤.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
[2]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9―2003[S].国家林业局资源管理司.2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