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孙琳
摘 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类业态中,网络银行、移动支付和直销银行倍受银行业关注。结合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流程,整合传统服务资源,联动线上线下优势,探讨银行业应用,提升整个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更先进、更灵活、更高效地響应和引导发展。
关键词:移动(应用)平台;金融稳定;信贷应用;客户统一视图;信贷向导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3-0218-02
1 引言
当银行利润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寻求业务创新并挖掘新的增长点,“做特色、促转型”成为银行发展的主旋律。在金融科技倒逼银行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等新经营模式的发展日益重视,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类业态中,网络银行、移动支付和直销银行最受中国银行业关注,金融科技带动银行业变革。
银行业利用金融科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和流程,整合传统服务资源,联动线上线下优势,提升整个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先进、更灵活、更高效地响应需求和引导发展。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快速普及,技术发展为银行IT建设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很多企业已经投资于移动设备和应用,已经部署和采用移动化解决方案以提升运营效率,移动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企业移动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2 智能化的移动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日益完善,智能化的银行成为技术创新的业务体系。未来智能化银行的出现,将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给中小企业带来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普适性、移动性、感知性、智能性方面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表现为市场参与各方沿金融服务价值链结成产业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动态共享信息,形成开放共生的“云金融”生态系统,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点触发、多点对接、全程协同”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具有一些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优势,客户体验更好、信息更加透明、运作更加高效、服务包容更强,代表了未来金融业态的发展方向。
未来智能化银行可对消费者提供整体定制体验,如基于无纸化申请与认证的点对点数字服务、国内与国际移动电子支付、安全性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基于大数据消费习惯模型的电子信用卡。可为投资者、消费者提供支持移动与在线支付的数字化支付,基于数字化贸易与生态系统的数字钱包服务,存款、借款与抵押贷款等银行产品的数字化销售,人工智能资产管理与投资顾问,基于大数据信用模型的信用评级体系。
未来智能化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使IT技术成为重要的发展基石。在未来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重点聚焦在核心交易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在信息化技术的各领域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备受关注。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管理精细化与客户营销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领域备受关注。
3 银行信贷业务的典型移动应用
移动应用技术架构经过多年的验证已经趋于成熟,支持多渠道、终端产品适配,安全分层、内外隔离,服务平台与行内外系统的对接满足接口规范。同时应多方面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在终端展现层面,使用H5+CSS3技术,自适应多型号终端展现;在渠道安全层面,使用SSL端到端加密技术;在身份认证方面,应用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登录认证。在某些具体业务应用领域方面使用创新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描绘客户360度统一视图,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扫描识别名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常见问题解答等。
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推广移动平台支持业务办理、为客户提供服务。考虑到银行主要面对对公和对私客户,这里主要以对公客户及对公信贷业务为主。用户主要包括:一是大堂经理,主要应用客户识别、客户转介、预填单等柜台业务;二是客户经理,主要应用产品宣介、营销、客户管理、计算工具、知识共享和内部沟通等;三是一般工作人员,主要应用内部通讯、移动办公、后勤服务等。
3.1 日常移动办公
主要应用内部通讯、移动办公、后勤服务等。出差在外,无法访问内网OA,通过移动应用查看通讯录并可直接拨打电话;出差/差旅报销、公务用车调度、会议会场预定、证件印章借用、公务接待等通过移动应用进行申请、审批,办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提升工作效率。
3.2 客户统一视图
客户统一视图主要用于展现交易和潜在客户相关的信息,要求全面、完整、一致、及时,有助于提升客户数据质量,建立客户统一视图。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客户图谱、关联交易、担保情况等信息,实现集团客户、系客户、担保圈等大数据分析与风险传递预测,实时掌握客户系统信息进行风险控制。
项目开发阶段。项目前期开发阶段,一般需要了解客户的项目、融资、财力信息,如客户已经与其它银行合作了什么项目,目前的抵质押情况,上级政府的财力等;其他分行关于此类项目的评审授信情况。
走访客户。走访客户时一般会谈到存量项目情况,比如历史授信信息、合同信息、贷款余额信息,有时客户也会问到一些情况,如果可以实时查询,则可省去大量材料的准备及在外不便。
(1)客户基础信息。一般及集团客户相关的基本信息、交互信息、业务信息、交易信息、客户价值分析信息。
(2)外部分析数据推送。客户的公开渠道信息,如万德、路透、彭博、人行征信、银监会、中债登、法院、工商、海关、税务、风险等多路外部数据。
外部数据整合,例如人行征信(包括企业信贷记录、对外担保信息);银监会(包括企业不良贷款情况、企业及关联企业等信息);中债登(包括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收益率曲线和统计月报等);工商(企业相关信息、企业股东及出资信息等)。
外部数据推送如舆情信息、风险探查预警(如搜索行为分析信息)、行政处罚、诉讼信息等信息,尤其是在关注名单中的客户相关互联网信息。覆盖各外部平台、产业链、生态圈等的广义征信体系,全面了解和监控客户的经营状况、现金流、信用能力和发展趋势。
3.3 业务办理
实现业务处理,如移动支付、移动信贷管理等。在外走访客户时,客户发起资金支付申请并着急支付,如采用移动工作台现场办公审批,可以大大提高客户体验;(贷后管理)客户经理赴客户现场检查项目进展,在检查项目资金使用进度时,需要查询项目的发放、支付台账;贷前尽职调查或贷后监管,走访客户时,记录访谈、现场状况及项目进展情况,通过移动应用记录在案,外出时能随时查看项目的情况、记录状况变化,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实现现场及非现场监管。
在走访客户或外出时,对需要审批的业务随时处理。包括:查看客户经理本人发起的各项需要审批业务的流程信息,当流程审批结束后能够出现提示信息。例如:合同经理发起合同签证流程后,从手机端可以查看到该笔流程目前在哪个审批人节点,可参考信贷管理业务审批记录;对于客户从网银上发起的业务申请,客户经理可以完成移动复核;对于业务发起之后的审批岗位,能够通过移动工作台进行移动审批。
3.4 客户营销
对新客户或潜在用户进行宣介或产品演示。包括:远程/自助开户;展示对客户推介的营销活动、客户反应;产品宣介、演示、新业务创新,电子银行产品宣介、演示,现场完成网上银行U盾配置,配置信息与网银系统同步;项目报告,通过外置设备与投影等连接,进行项目汇报或教学演示等功能。
3.5 信贷向导
在项目开发、合同签订谈判、信贷管理的信贷全过程,作为移动助手,提示各个阶段工作顺序、内容,提示各个阶段工作需要向客户介绍的内容、索要的材料、风险管理提示等,将日常培训的教材简化,依据不同阶段进行分解,工作索引化,内容优化可参考,使新人也能很快熟悉信贷全过程。
(1)客户开发。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开发、客户服务、日常管理、风险监测、客户关系维护,提示控制风险,挖掘客户价值、业务发展潜力。在客户开发阶段,根据客户的不同有不同的政策、管理方式及营销策略,如客户贷款结构、客户地区、行业结构、银团客户、贷款维度、期限、本外币贷款等,综合展现客户统一视图。管理主体包括客户及其下属控股公司、子公司、关联客户。
(2)项目开发。项目开发管理主体则以项目为主体,围绕项目的评审、合同签订、发放、回收、化解、日常管理、风险监测等进行工作,提示风险手段进行风险控制。例如,在授信评审、合同谈判、合同签订等阶段进行要素提示。授信评审阶段提示授信业务分类的边界(当前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任务),综合授信的情况(额度核定,授信业务品种、用途、额度、期限、综合收益底线、信用结构;客户偿债能力、综合偿债覆盖率;自由现金流、M值占用情况)。合同谈判阶段提示借款人、担保方的贷款条件、利率、用途、提款计划、还款计划、其它资金到位、贷款监管等要素和条款,以便进行谈判。合同签订阶段提示信贷业务有关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展期协议、变更协议等法律框架文本。
3.6 应用小工具
利用如“随身计算器”一样的辅助小工具,在走访客户时提供快速、专业方便的服务。提供存款利率表、贷款定价测算、客户评级测算、抵质押品估值、贷款测息等实用工具,方便客户经理及时获取有关测算数据,辅助客户营销。
4 结语
智能化银行移动应用利用先进与灵活的IT基础建设,基于新型网络科技与分析方法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基于大数据消费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掌握更加动态的用户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与客户信息保护。
移动应用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之上,构建符合当前互联网格局的应用平台,形成移动应用建设标准规范,提高移动应用建设和管理效率,并以移动应用平台为核心建设移动应用体系,构建 “连接”能力和数据分析整合,全面支持业务发展。银行移动化促进发展创新、满足外部监管、应对同业竞争,极大提升工作效率,随时随地办公,助力提升企业产能;增强执行力,主動推送,快速提醒,避免耽误工作进程;提升决策力,建立与客户、信息数据等全天候连接能力,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更快、更好响应客户需求助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