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鲁 迅
佳作赏析 陈志泽 主持
影的告别
鲁 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选自鲁迅著《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
[陈志泽 赏析]
《影的告别》写于大革命前夜的低潮时期,以“影”与“你”(也即“朋友”)告别的一席话完成整个作品的构思与艺术表达。
人的影子,在黑暗或光明中都要消失,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间。这样的自然现象,被鲁迅先生用来象征一种生存困境,表现一个奇异的梦幻,实在是奇思妙想。身处“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交接点,如若反抗黑暗,“黑暗会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来之时,“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影”只能存在于一个“彷徨于无地”之地,作者把自己推进这样的两难境地,不愿徘徊于明与暗、生与死之间而独自远行,宁愿“被黑暗沉没”,使人和别的影都不在黑暗里,体现作者当时的苦闷和彷徨与终于走向光明的决断。
“影””是另一个“你”,“影”与“你”的矛盾,体现了痛苦与抗争,彷徨与深沉,思考与坚定的“一个具有巨大思想深度的作家”(刘再复语)——鲁迅的复杂性格、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和义无反顾地前行的斗士的形象。作品中“影”与“你”的难以分离而又必然的冲撞与分裂,让作品蒙上了一层朦胧色调,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一首《影的告别》是《野草》中诗意最浓的几首之一,作品的想象奇特、丰富,浸透了诗的液汁,别具意象与神韵。但即使是这样的倾向于诗的散文诗,散文的功能也被恰到好处地发挥并与诗的美学特点结合、交融到极致。例如作品中融入的一个细节:“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独特的意象蕴含着极丰富、极深刻的思想内涵。勇士远行不需借酒壮胆,故谓“装”,手是“灰黑”的,颜色的描写象征历经艰辛的磨难与劳作,“独自远行”表示孤独者的毅然决然。这样的散文性细节让诗意浓郁、抒情浓烈的作品更具有扎实具体的承载而显出力度与厚度。
《影的告别》反复咏叹的抒情效果十分突出,譬如连续用了一连串“不乐意”、“不愿”“不想”“不愿意”,表达了一种坚决拒绝的态度,譬如连续用了几个“然而”,表达犹豫和转折的复杂思想。作为散文诗,作品将散文式的叙述、散文的细节和口语(譬如“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等等)熔炼为一炉,艺术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鲁迅的《野草》明显受到波特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的影响,《野草》中的作品——例如这一首《影的告别》,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抒情性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波特莱尔语),创造了“那种带着复杂的现代感拷问人生、拷问世界的独特意象”(刘再复语),充分体现散文与诗的完美融合的美学特征。
《野草》是中国散文诗的经典和奠基石,笔者虽认真学习,终究难以望其项背。本文如有不当之处,盼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