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学生自主性实践的探索

时间:2024-05-21

芦惠丽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恃注方面有自惠利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

所谓自主性实践,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

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

从新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课程特点对比中各位老师已经注意到旧纲要中实践性排在第一位,自主性排在第三位。新綱要自主性已经上升到了第一位,实践性降到了第二位。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是这样理解的,实践活动分他主性实践和自主性实践。他主性实践学生虽然在进行实践活动但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活动的大部分都是按照老师的规定去做。他主性实践活动实质是尽量避免让学生做错误的尝试,其结果是学生永远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自主性实践活动正好相反,学生在活动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老师真正变成了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而不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在实践活动中没有人能代替学生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自主性实践活动实质是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因为是自主选择学生会更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因为是自主选择更会产生责任感,因为是自主选择即使失败了不会推诿,抱怨和责备别人取而代之的是全心全意地再次学习和再次实践。

从新旧纲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自主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主性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用一棵树来比喻。自主性是树的根是基础,实践性是树的干是支撑,枝叶繁茂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想枝繁叶茂就要根扎得深干长的壮。

下面以机器人活动为例,从以下三发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一教学生探究的方法,二创设自主探究氛围,创设自主探究氛围,三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

教学生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运用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完成了移动模块的自主探究后,编程软件的其他模块也同样可以运用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来自主完成。

创设自主探究氛围: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在此阶段学生与机器人互动,对机器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在问题探究阶段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并做出基于证据的解释。借此培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师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运用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获取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完成对编程软件中的一个移动模块的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运用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完成了移动模块的自主探究后,编程软件的其他模块,结论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通过激励,启迪,点拨,引导学生交流,评价探究成也同样可以运用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方法来自主完成。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果,并加以反思和改进。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价对激发学生自主性也起在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

评价原则: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思考延伸阶段观性、公正性。

评价方式: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和等级。

评价形式: 自评 互评 教师评价 评价的多元性使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 公正性。

评价种类:过程性评价: 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突出发展导向。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