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学界有关丹尼列夫斯基的研究述评

时间:2024-05-21

◆摘  要:就国内学界对丹氏的研究现状,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所影响深远,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历史学界,而且对中国史学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中国史学界接触丹尼列夫斯基学说时间上较晚,而且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史学界只是历经辗转、间接触及了一点丹尼列夫斯基学说而已。笔者欲就国内学界对丹尼列夫斯基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发展脉络做一个初步的梳理,以为我们进行深入切实的评述做好铺垫。

◆关键词:国内学界;丹尼列夫斯基;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界研究现状

1999年第4期《史学理论研究》刊发了冯玮《<俄国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比较文明论的先驱尼古拉·达尼莱夫斯基述评》一文。可以这样说,冯玮对丹尼列夫斯基学文化历史理论所进行的阐述是相当全面的,并对丹尼列夫斯基在比较文明论地位的论证也较充实。但文中所言:“据管见所及,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对他的思想和理论进行过介绍和评论”一语似乎不确。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中文文献来看,在冯玮发表数年之前,国内著名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于1995年,在《形态学派三家说略》一文中,就已将丹尼列夫斯基列入形态学派发展谱系中加以梳理考究,并指出:“形态学派又得早出的一人,其发端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接着,又对丹尼列夫斯基学说中“颇有值得注意的涵义”进行了一番深入挖掘。而且,据吴于廑先生在该文小记中所述:该文是“1992年秋据旧讲稿整理而成”。故其成文时间还要稍早一些。只可惜吴于廑先生这部《自选集》发行数量有限,仅千余册,很难为各方学者广泛所知。

丹尼列夫斯基学说的汉语文献进行翻检、梳理(暂仅限于大陆学界),又索得一些更早的文献。如: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的《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的《苏联哲学百科全书》中皆有关于丹尼列夫斯基的词条;在1982年,蔡汉敖、王克强等人翻译的M·K·杰瓦诺夫斯基著的《苏俄史》和199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艾恺所著的《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一书,以及《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由文华所译介的俄罗斯学者阿梅莉娜的:“‘文明概念今昔谈”;1997年第8期,黄德兴译介的俄罗斯学者凯菲利的:“文化与文明”等一批文献中也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涉及到丹尼列夫斯基学说甚至其人的状况。只是这些文献大多为翻译和介绍性文字,且发行数量有限,故而,它们虽问世较早,但的确未能引起中国学界的更多关注。故而,丹尼列夫斯基其人其迹,变得扑溯迷离,其思想其学说,更为晦暗不明。

二、国内学界主要观点梳理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关于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说的研究性论述愈发多了起来。各类译著,如《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世界文化百题》、《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复兴还是灭亡》等,从不同角度对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说加以评述。除此之外,继吴于廑、冯玮之后,中国学者继续对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说思想进行研究。其较重要者有:许启贤主编的《世界文明论研究》以及张树华、刘显忠合著的《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白晓红著的《俄国斯拉夫主义》、徐凤林著的《索洛维约夫哲学》等各种有关俄罗斯思想流派的著述,它们各自就相关问题,从不同侧面对丹尼列夫斯基学说给予评说。同时还出现一批专题性的学术论文,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与斯宾格勒的文明形态论之比较”、“丹尼列夫斯基的文明史理论——读《俄罗斯与欧洲》”等。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一些硕士研究生也以丹氏为题,撰写了数篇学位论文。综观上述粗略统计的文献,笔者感到中国学术界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说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这都成果都是基于将丹尼列夫斯基作为文明史理论先驱地位来看待。

三、国内学界研究不足

中国学术界对丹尼列夫斯基史学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这一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精品不多,很多论著理论意义并不高,有的甚至在做无用的重复工作。对丹尼列夫斯基的研究方式上存在种种缺陷。丹尼列夫斯基学说是一个结构复杂、内容庞杂的整体。对丹尼列夫斯基进行研究,强调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是无法全面认识丹尼列夫斯基学术理念的;以断章取义的方式研究丹尼列夫斯基及其学说,注定很难对丹尼列夫斯基学说形成一种正确的理解;依据二手材料来研究丹尼列夫斯基,很显然也是很难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丹尼列夫斯基思想的精髓。

其二,丹尼列夫斯基史学的一些基本定义尚不一致,概念比较混乱。比如关于丹尼列夫斯基定性问题,在中国史学界,有的认为其是实证主义史学,有的认为其实浪漫主义史学,甚至有甚者,将两者混淆滥用。翻译引介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术界对丹尼列夫斯基史学的进一步了解。丹尼列夫斯基的原著至今仍无一本被翻译出来,更不用消说,对丹尼列夫斯基著作版本进行比较考订了。

其三,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论述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的著作。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丹尼列夫斯基史学的研究依旧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之中,还没有人对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作系统而全面的梳理。这种研究状态与丹尼列夫斯基史学的崇高地位是不相称的,与丹尼列夫斯基史学之于中国现代史学的意义也是不相匹配的。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研究局面,有必要尝试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

參考文献

[1]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之文化形态学派部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14-233.

[2]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冯玮.俄国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比较文明论的先驱尼古拉·达尼莱夫斯基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1999(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