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高中体育大课问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4-05-21

邹思会

摘要: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教育目标;有效载体;快乐教育;和谐发展

一、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基本情况分析

1.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项目

由于我校教学区离田径场比较远,我校仅以广播体操和团体跑操跑为我校大课间活动的主要项目,项目设计之初,学校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指挥的情况下能达到强身健体、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因此大课间活动开展了2年,学校利用每天课间操的25分钟时间开展活动。刚开始由于是全校统一进行,气势轰轰烈烈,深受学生的喜欢。而现在我们发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过于单调,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式的完成,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2.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还是靠传统的方法来实施,由体育教師指挥进入场地,整理好队伍,体育委员清点人数、接着听音乐团体慢跑两圈(300米×2),跑完后接着做广播操。在整个活动中,由于所有年级参加的项目都相同,虽然班主任也组织参与,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女生经常谎称生理期不参与跑步、做广播操没有按动作要求进行,有极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在跑步时,由于有的学生天生体质比较弱,学生速度比较慢,往往会出现跟不上本班速度,影响队伍的整齐性,甚至有停下的,影响到后面的班级。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活动的顺利开展。

3.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喜爱程度

大课间活动开展之初,确实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因为活动由原来单一的广播体操改成了加团体满跑。但是这种喜爱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随着学生参加活动次数的增加,以及活动中出种的种种不良现象,与当初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投入相比,变成现在的参与性不高、甚至流露出厌恶的情绪,学生抱怨连连,有超过六成的学生对我校大课间活动现状表示不满意,大部分学生对现有的体育场地不满意。

二、影响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家长、老师意识的局限

当前,由于社会还是以升学率及成绩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导致大部分学生、家长、老师认为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活动。

2.师资配备不足

我校22个教学班,三位体育教师(其中篮球老师一位,健美操老师一位,体育舞蹈一位)。由于体育老师人数少,不能对所有项目都进行有效的指导。

3.课间锻炼项目重复单一

我校课间内容成为一种定式:绕田径场慢跑两圈然后做广播操。学生在一定时间后会不由的感到“乏味”,毕竟没有练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

4.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我校成立时间短,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如何抓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对如何利用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并在长期的开展实践中不断改进、深化、创新,值得深思。由于在尝试推行中带有强制性,学校往往生搬硬套,出现教条主义。

三、大课间改进方法

1.转变观念,改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

随着《中央七号文件》的出台,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当前应试教育仍然盛行,学生成绩、升学率依然还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如何取舍,如何平衡,这都需要社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帮助,让领导坚定明确办学理念,引导他们真心实意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深刻认识到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不断转化成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成为全体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的观念和具体的积极行为。这是体育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从学生兴趣出发,设置多样化项目

由于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都不一样,在课间操时,建立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选择性的练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及价值和意义。如:跑步,篮球,跳长绳,武术,羽毛球,竹竿舞,体育舞蹈、健美操、乒乓球、毽子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相应的项目,由社团负责组织活动,体育教师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

3.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教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指导

大课间体育活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留给学校及教师以灵活处理安排的权利,留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具体设计安排时,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克服自身不足,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同时在大课间活动进行中加强指导,杜绝因不规范操作或不小心发生意外。

4.引进民族趣味性项目和大胆创新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项目

引进新型体育器材,打造传统型、创新型体育课间。比如:竹竿舞、板鞋、高跷、珍珠球、篾鸡蛋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5.根据季节设置相应项目

使学生真正达到相应的负荷量,如秋、冬季应安排跑跳类项目,春、夏季应安排强度小一点的技巧类项目。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丰富学生生活,增强体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改善现状刻不容缓。因为它的特殊性,针对本校实际,我做出以上分析与建议,希望得到同行的有效建议和指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