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俞盛华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榜样,教师的一次皱眉、一个微笑、一句批评,都可能给学生造成深刻而长久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简单分析,进而探讨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对有相关问题的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师心理;语言暴力;教师自身提高
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一个有着情绪不稳定、不能自制脾气、喜欢讽刺或者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者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发怒、情绪压抑、不耐烦、丧失幽默感、神经过敏等情况。这不仅诱发教师的疲劳和多种身心疾病,还会通过语言、动作等转嫁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受害者。与体罚相比,心罚更加严重。随意对学生讽刺挖苦、谩骂歧视,不仅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还损坏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
教师语言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教师更应该重视语言的教育性。因为语言暴力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对其产生消极的暗示,继而对学生造成伤害,产生心理问题。
自称最高学历是驾校毕业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鲁豫有约》中谈到,他的儿子郑亚旗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骂成“就你这样的,吃什么都接不上热的。”郑渊洁索性不让儿子上幼儿园了,回到家自编学前教育教材教育儿子。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中,确实还存在教师语言暴力的现象。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每个教师都会在一定情境下,一定程度上内心充满矛盾,如情绪与理智的冲突、教育责任感与不安生活清贫的矛盾、渴望进修提高与社会对教师要求日渐提高之间的冲突等都会引发教师内心的焦虑,缺乏自信心和从教的自豪感。因此教师消除那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十分必要。教师应该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1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应该了解到自身事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能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幻灭感。许多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如果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沮丧失望,甚至恶语相向。其实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有缺点过失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2品味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放松是指身体或者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还要好。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运动、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天、去美容院美容或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些水分等松弛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学习放松训练来应对压力。在出现焦虑性或压抑性心理時候,不妨贴近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得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3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当教师感到压力时,不妨与家人、朋友进行交谈、倾诉,在他们的帮助下舒缓压力。人是群体动物,身边有伴对于消极情绪的发泄有莫大的作用。
4坚持体育锻炼,应对压力困扰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应对不良心态的能力和意志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覆盖”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某些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也能提供难得的“休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5利用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的纪律问题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让教学得以在安静、有序的情境中进行,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减少挫折感,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和你顶嘴时,当你因学校某些不公平的事而愤愤不平时,当你遇上不遂人愿或力所不逮的事情时,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想想别人的好处,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没有挫折就失去了奋斗的契机和动力。
有了健康的心理后,还要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言行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语言,尤其是评价性的,要注意尊重、理解、温暖、积极关注,旨在唤醒学生的自信,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状态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易怒等缺点的出现,从而造成对学生没有耐心甚至恶语相向的局面。故而教师要坚持自我调节,提高对学生和自身工作的认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规律,促使学生更加优秀、心理更加健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