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摘 要: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信息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实践创新教育成为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的发挥,决不取决于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而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提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创新,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课建设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课堂,而其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最为关键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教知识的同时教思路、教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的、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适当的把教材内容融于问题当中,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思考、摸索、分组讨论、总结积累经验。在课堂上布置上机的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某个主题自己进行设计、排版、编辑。学生上机时,教师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他们个人随时提出的问题,并争取使他们提出的问题能马上得到回答,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说明他已经在动脑筋思考了,由“学生——老师——学生”“学生——机器——学生”“问题——解决——新问题——新解决”不断循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思路、方法。
二、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了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知识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从明确素质教育核心问题,明确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出发,首先要从“教”这一环节入手,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求知欲望;其次要从“学”这一环节入手,从学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真正作到“想学生所想”。
例如: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教学方法,多数学生并不理解命令及部分内容,只是记住了命令格式及相关内容,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计算机,如何去学习知识,面对计算机,还是不会操作。我觉得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利用计算机优势,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利于学生理解吸收角度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一)设计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计算机的预习与学习,教师在明确任务时,应当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既符合当前教学的要求,又要引起学生的重视,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任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字处理软件》中Word表格的制作时,一般我们常常选择让学生制作一张课程表作为任務,但学生往往兴趣不大,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旅游网站让学生浏览网站并根据要求制作一张旅游的时间表,同学们对如何使用各种修饰命令美化自己的旅游时间表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有条件情况下如能帮助学生打印出最后的作品,举行一次作品展,那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有创造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生的创造积极性,形成开放型的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铺平道路。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的时候,我首先出示自己预先做好的幻灯片,里面包括动画、图片、声音、电影等多种媒体,使学生在观看是就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这样再通过教师的导入问学生想不想学的时候,学生自然随着好奇心的驱动,认真仔细的听完每一个制作的步骤,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个别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既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课外活动可开设程序设计、电子报设计、网页制作、CAI小软件、中英文打字等。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鼓励表扬,把他们好的作品在全校展示,让大家欣赏、借鉴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鼓励的作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和保持。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正确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林平,杜昆,陈林.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J].科学大众,2007(3).
作者简介:
岳文莎,学历:大学本科;当前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