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探究

时间:2024-05-21

摘 要: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一、观察要有目的

要明确观察什么,对观察的事物要弄清楚它们的特性、特点和原理。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最本质的特征,也才可能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提出“怎么办”?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成功往往在100个问号之后”,鼓励孩子多思,多问,多质疑。我觉得利用孩子的观察,引导孩子形成初步的观察目的。比如小鸟飞过的时候,看到下面草地上发生了什么事呀?那棵大树旁边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孩子观察的目的性会渐渐地突出,他们逐渐学会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组织自己的观察。

1.观察画面。这是静止观察,关键是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单幅图口诀是:先看事物再看人,远景近景全看清。近景要详远景略,地点时间看环境。

2.观察活动场面。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对细节看不清,因此文章写出来就显得不具体,应引导学生把瞬间发生的活动像镜头一样放缓,分步观察,例如:写课间活动,教师可做“踢毽子”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分四步来看:

第一步:右手将毽子轻轻抛出,右脚迅速抬起,踢在毽子上,毽子又抛向空中。

第二步:侧转身,用右脚踢在毽子上,身体灵活地转回来。

第三步:嘴里数着数,两壁自由地摆动,头随着毽子的起落而一点一点的。

第四步:脸上露出笑容,旁边的人跃跃欲试。

学生能看清,说明,然后加上开头结尾,一篇比较具体的文章也就成功了。接着,让学生独立观察一项活动,学生也就会尝试着分步观察,抓住细节了。

3.观察要有顺序。事物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例:观察对象是文具盒,就可以让学生由内到外的顺序观察,观察动态事物,应抓住重点,如观察“懂礼貌的孩子”就应抓住“懂礼貌”的典型事例,抒发情感,写出新意。如观察动物,一般要按“外形——生活习性——用途”的顺序观察。

4.观察要详略得当。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要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的说: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就要详写;如果同体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二、观察要仔细

要善于发现某种事物的某些微小变化,不放弃任何一点值得探求的线索,这样才会发现原来以为已经很熟悉的事物的一些新特征,才能提出问题,产生写作的热情。例如:我们观察一盆茉莉花,就要注意到它是由根、茎,时、花这四部分构成的。特别是可以看得见的茎、叶、花,在观察时是不能遗漏的。如果遗漏了,我们所观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达出来就不能使人清楚地知道它的整体。构成事物的各部分,又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观察时马马虎虎,就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就不能使人使人对它有个具体的认识。还以茉莉花为例。如果我们不注意观察它的茎的质、色和形,就很难搞清它的茎的特点;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它的。叶的色和形,就很难抓住它的叶的特点;同样如果我们不仔细观察它的花的色、形、昧,也很难弄清它的花的特点。反之,如果我们把这几个方面的情况都观察的很细,那么,对茉莉花的认识就不是笼统的,丽是具体的,准确的了。

三、观察要深入

观察时不仅要用“放大镜”看问题,还要用“显微镜”看问题,要从外部深入到内部去观察,这样才能发现常见事物的内部特征,事物的本质,才能启发灵感,产生想要想要说的话或想要写的内容。

四、观察时要有比较

通过深入的观察比较事物之间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不同和相同,并且通过比较、挑选、淘汰那些不切实际的或没有意义的内容,以及不符合本次习作的构思。如观察“天气”,一年四季不同时间的气候是不同的,学生要观测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就要做到持之以恒。教师应指导学生“我是一个小气象员”根据本地情况,进行观测并填记表格,如日期、天气、风向、风力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教师逐一进行辅导填记,有领到放的原则,启示学生不同时节的气象有所不同。

五、把观察训练和想象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观察力强的人,大都善于想象和联想。他们往往在观察眼前景物时,就联想过去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事物,并展开想象,使所得的认识不断深化。观察同想象和联想的结合,就其形式来讲,让学生掌握两种。一种是间接的观察想象:发挥课堂优势,有利于在集中指导中提示规律。例如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手拿通知书趴在爷爷肩上对着爷爷耳朵说悄悄话。教师要学生想象推断她在跟爷爷说些什么,有条理地写出事情的经过,具体地写出人物外貌、语言及心情活动,并观察周围环境,用来衬托祖孙俩的心情。另一种是直接的观察想象,这种观察想象是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对所见所闻事情进行推断。这种观察范围广,有利于在观察活动中运用课堂教学中提示出来的规律,并逐步培养观察的习惯,形成技能。

当然,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扎根于对事物的观察和语言文学的理解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只有引导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仔细观察,让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纯洁的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郑安柱.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作者簡介:

姚登吉,大专学历,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