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化背景下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探究

时间:2024-05-21

占强英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学科,新课标中有着明确的课程定位: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所以,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材;教法;评价;反思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不断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与新课标中信息技术的定位有着明显不符,且课堂效率受到教学方法的制约,无法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现阶段,多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教技术”,即重点放在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中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而忽略了“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上升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高度。

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既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受教学方法的制约,教师的课堂效率也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有效教学的理论走进课堂,课堂必须以学生为根本,以最优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各种能力上获得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那么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以解读教材为本 全面了解学生

首先,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教师上课前需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准确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编写者的意图和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教材中的知识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再以生活中鲜明的实例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本身的信息技术基础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如基础的差异,个人领悟能力的差异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需自做好前期工作——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实际水平、个体差异等多方面考虑,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才能准确的制定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备课,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制定的学习目标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也是为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做好基础准备,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灵活选择教法 注重精讲巧练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殊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目前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什么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在花样多,也不在于多么新颖和另类,适合本节课堂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学方法的选择、老师讲授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只有亲身实践后,才能真正的体会课程,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做到精讲,讲重点和难点,然后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这些孩子的内心仍然存在着比较贪玩的特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贪玩”特性,巧妙的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堂游戏,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三、完善评价方法 健全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更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展示成果的主要地方。因此,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课堂活动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兴趣的差异、领悟能力的差异、学生情绪的差异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这就要求在評价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间的这种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衡量,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合理评价。同时评价时要注意激励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中有进步都应当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积分奖励法,奖惩结合法等。

四、加强课堂管理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因素需要教师考虑,比如学生到了电脑室后,主要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电脑上,而忽略了课堂学习的目的。此时对课堂纪律管理就已经成了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是不可能达到高效课堂的;其次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玩”电脑上转移到课堂学习任务中来,这就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技巧;此外还有机器故障处理、网络故障处理等方面,都对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及灵活变通能力要求很高,也是达到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果无法对课堂进行灵活有效的控制,那么他的课堂是无法做到高效课堂的。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合理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坚持课堂以学生为根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最优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各种能力上获得可持续进步与发展,并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才能使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软硬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新路,使信息技术教育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