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高建荣
摘 要:农村留守孩子长期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亲分离,使他们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中经常性地缺少了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關注留守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面对留守孩子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制定出对留守孩子教育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孩子;教育;班主任;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获取家庭收入,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很少,这些儿童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孩子。
一、农村留守孩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长外出务工,无暇照顾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致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生活、身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现象。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精力就不放在学习上,导致其学习兴趣会日渐下降,很容易一蹶不振。
(二)生活问题
留守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务工,多数是因为在家务农的低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导致生活困难是留守孩子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离开家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约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极度节约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往往忽略了此时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时期,需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搭配;甚至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就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拖”;因青壮年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就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孩子也不得不加人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幼小的他们过早的分担起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这些都是留守孩子中常见的生活问题。
(三)心理问题
这是农村留守孩子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适应不良倾向。长期的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甚至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家庭温暖缺失的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由于无人正确引导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二、农村留守孩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造成这些原因的客观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监护力度不够。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监护,这些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不能针对留守孩子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孩子产生厌学、甚至辍学现象。
二是缺乏抚慰。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及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行为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违法犯罪的倾向。
三是疏于照顾。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孩子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三、对留守孩子教育的班主任建议
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孩子教育这一任务。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留守孩子的教育呢?
我是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教师方面做的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留守孩子档案
应建立好留守孩子的档案。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病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姓名、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孩子关系、住址电话。建立动态检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孩子”关爱不留死角,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且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孩子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孩子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孩子学知识、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发挥主动作用。
(二)给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无处表达。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家长。爱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多关心留守孩子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和别的孩子一样,并不孤单。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孩子”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三)联系家长,让留守孩子感知被“爱”
充分关注到留守孩子的个性心理和需求,把留守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孩子进行个别教育、进行补偿教育,并主动与孩子监护人联系。孩子对父母的那种牵挂和思念是什么也不能代替的。因此,建立与孩子父母的联系,成为孩子和父母感情的传递者,这是改正孩子各种不良毛病的好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让孩子与父母通信、通电话,介绍孩子的情况,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们的爱。班主任既是他的老师,又是父母的代言人,让他感觉到有人在爱他,并且这种爱就在身边,学习成绩就会慢慢的提高,把他的一点一滴都向他的父母转达,看着孩子那种信任的表情,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总之,留守孩子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欧金昌.加大力度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J].广西教育,2012(10).
[2]杨梅.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3(2).
[3]宋文风.刍议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吉林教育,2013(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