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村流坑,穿越千年浪漫时光

时间:2024-05-21

地处乌江之畔的流坑,是个很多人都感到陌生的小村落,却有着“千古第一村”的美誉。它始建于五代南唐时期,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三百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当徐霞客走进这座村子时,这位见多识广的旅行家也惊讶于它的繁华与富庶。它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因为偏僻,这个桃花源似的古村落,才得以远离喧嚣而保持一份静谧与古朴!

美如仙界,曾被徐霞客“点赞”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四面青山葱郁,位于绿水环流青黛的山原之间。这里因林木苍翠,清晨常弥漫着又轻又薄的雾,宛如仙界,美不胜收。

早晨出县城往南,汽车在乡间公路上行驶,约一小时许到了牛田镇,转入美丽的小河谷,在桥上眺望,两岸的晚稻,碧绿滋润,生机盎然。远处绵延的丘陵,繁茂的竹木隐显在轻烟薄雾之中。

右岸成行的全是百年前种植的香樟,枝柯交叉,郁郁葱葱,几乎把清澈的河水掩映了大半。随着河流的弯曲,浓荫遮覆十数里,这一稀有的景致,为江西省内所仅见。

诗意田园

静水深流的乌江在吉水汇入江西第一大河赣江。当它还流淌在流坑一带时,江流曲折迂回,倒映着香樟、白鹤和青山的影子。从远处观察,乌江呈扇形,三面环绕流坑,村子的另一面,是逶迤的群山。

四百八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这里时,只见青山一痕、碧水一湾,三面外有乌江、龙湖环绕,一面傍山,山环水抱,方田垅垅,香樟绵延;中有门楼、村墙飞檐走壁,守望、关启、防御;内处灰墙黛瓦,屋舍连片,其上雕龙画凤、描诗刻文,整个村落,江山旷野、水墨丹青、遗风翩然。面对如此美景,不禁连声赞叹!

有趣的是,我们下车步入村口,不到片刻就不辨方向,如进了迷宫一般。原来这个村子是由横七竖八的棋式街道和密如蛛网的许多小巷组成,房舍之多,范围之广,即使走马观花,一天也看不完。一个小山村,为何会有如此奇观,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能让徐霞客流连忘返呢?

忽然,眼前出现了一条条幽深的小巷,脚下,鹅卵石铺就的路面光滑坚硬;头上,高耸的马头墙层层叠叠。阁楼临空,门洞深邃,不时可见一些庭院上方悬挂着古老的匾额,散发出质地沉重的暗光。恍惚间,仿佛穿越千年回到明清时代。

流坑五代南唐时期建村,至今越过千年。流坑董氏家族的族谱记载,他们乃是西汉大儒,是曾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的后裔,而唐代宰相董晋则是他们的先祖。唐末战乱频仍,董晋之孙董清然从安徽迁到江西,董清然之孙董合再迁流坑。

其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导游介绍,唐末五代人杨筠松是一个被民间半神化了的学者,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就是地理和风水。在唐朝灭亡后,杨筠松曾避居昆仑山,后来又漫游江南,以他丰富的地理堪舆学说,为世人所敬重。那一年,就是在杨筠松的指点下,流坑董氏的一世祖董合举家搬迁到了风水上佳的流坑。

因此也造就了流坑村的另一番景致:遵照杨筠松指导,董氏家族在村子里挖了7口池塘,并将乌江水引入塘中。每两口池塘之间,都有一座桥和码头贯通,每个码头又连接一条古街的巷口。这种奇特的结构,称为“活水排形”,目的是让整座村庄都处在清流相通、清风相拂的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良好环境中。

古迹遍地,被誉“千古第一村”

当董合率领族人在流坑落户时,远近都还是罕有人烟的荒山野岭,书面的说法是:“榛篁森翳,人莫有居者。”那时候,正值五代十国这个兵连祸结的大动乱时期,青山挂虹、碧水照影的流坑,它的以阴以雨的温润,它的远离动荡的安宁,无疑是一方理想的栖息之地。在这里,董氏家族很快人丁兴旺,瓜瓞绵绵,从而让一段鲜活的传统中国凝固在了赣中腹地的青山绿水之间。

流坑古村地处赣江支流恩江的上游,从这里放舟航行,可以上通吉、虔,下达南、浔。这条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小河道,曾经是古代联系这穷乡僻壤与外部世界的唯一纽带,对它过去做出的辉煌业绩,不由地引起我们许多的遐想。

对流坑村出过大力的明代刑部郎中董燧,对村子进行了改建,街道开阔,屋宇整齐。他曾在村上建十八栋彼此相联、构成一体的房屋。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兵燹,如今居然仍保存有两栋。幸存的这两栋屋宇恢弘坚实,气势不凡,品字形厅堂,是明代的典型风格。宽阔的天井照壁,以精工烧制的雕花方砖,按一定的图案拼成,有麒麟、凤凰、花卉、瓜果等式样,疏密有致,色调也和谐,在天井亮光的照映下,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觉,仅这一方照壁就使厅堂显得文采风雅。

当年就连徐霞客这位见多识广的旅行家进村游览后,也惊讶于流坑的繁华与富庶:他没想到这座古镇人烟如此稠密,建筑如此整齐,商业如此繁荣,世居的董家如此曲折而显赫。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这在历史上都非常罕见。江西省有30名以上进士的村子仅有4个,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个文物遗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

近千年来,流坑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属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少见。

我们被先领去观看村上负有名望的古迹“状元楼”。危楼耸立在村子的西南角,因年代久远而墙壁灰暗,登楼时木梯摇晃,楼板松动。可是,楼台正中门楣上高悬着“状元楼”三字巨匾,书法凝重端庄,雄浑遒劲,据传是与状元董德元同科进士朱熹的手笔。

董德元在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中状元,官运亨通,数年间升到参知政事,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状元楼”正是为他所建。

雨滴滴答答敲在瓦背上,透过窗棂看到天空仍是墨黑一片。还未到五更,窗外的巷子里已经听到晨起人们的脚步声,横跨村口龙湖的廊桥上已是熙熙攘攘,挑着新鲜蔬菜瓜果的,拎着鸡鸭鱼肉的,讨价声、吆喝声充满乡土气息。不到6点,早市就散了,老人们摆开台凳,摊开牌局,一天的休闲生活开始了。

清晨的龙湖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雨点飘落在湖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作为村中的内湖,南北走向的龙湖将村子划分为东西两块,东部建筑是村庄的精华所在。房屋从南向北延伸,七条东西向的巷道与龙湖旁一条南北向的竖巷相联,形成七横一竖的梳子形状,而大巷又由许多小巷交叉相通,状若棋盘。而七条横巷,东建码头,西设望楼,既可接纳江风,又可防御外敌,布局非常之讲究。

跨过龙湖来到东岸,这里的棋盘街浓缩了明清建筑的精髓,二百六十多座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古建筑高低错落,高高的马头墙昂首朝天,与蓝天为伍,与清风为伴,默默俯视着小巷来来往往的过客和他们的故事。

这些明清建筑群中,有古典别致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大气的祠堂建筑,有精致小巧的庙宇建筑,还有牌坊、戏台、书院、桥梁、古井等各种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物,琳琅满目。走过了流坑村,就如同浏览了一部中国古建筑大全,难怪它有着“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现实版人间桃源

流坑村的民居皆为一层半的砖木结构,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也就是俗话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设计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意境。据说流坑人还喜欢在天井内放养乌龟,乌龟经常在沟渠里活动,起到了天然疏通的效果,所以不管多大雨,天井里的水都能快速排出。

我们在村中穿梭盘桓,流连忘返。那纵横交错却井然有序的街道,那古色古香、造型各异的建筑,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古文化艺术的殿堂中。村中各式的建筑雕梁画栋,斗拱层叠,飞檐腾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走在长长的小巷里,雨水把脚下的鹅卵石地面洗得发亮,墙角的鹅卵石缝间,一簇簇的小草和小花柔软了坚硬的卵石,村民说这些卵石不仅防滑而且能够脚底按摩,难怪村里的老人们个个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

雨天的小巷并不寂寞,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夫扛着耙犁牵着牛儿从身边经过,背着书包欢呼跳跃的孩童们笑声回荡,走街串巷的妇女老人们大着嗓门聊着家常,浓浓的田园生活气息充斥在长街短巷的每一个角落里。

巷道两旁房檐上滑落的水珠敲打着路边的青石板,青石板下是贯通全村规划统一的下水道,雨水和生活水经生物净化后一起汇入了龙湖,最后再汇入乌江下游。这些古村古镇的排水系统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科学实用,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大家都感到流坑村确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农业社会聚族而居、百世不衰的一个典型。

远处,忽然飘来一阵阵鼓乐声,循声而至,原来是村内的古戏台正在上演着传统的傩戏。这是流传在乡村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流坑傩舞,相传,在九百年前的北宋元佑年间,曾出使契丹议和、时任监察御史的流坑先民董敦逸,将宫廷大傩祭礼带到了流坑,就是如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坑傩舞。后来敦逸被奸臣谗言中伤,罢官回乡,回乡时把傩具也带至流坑,并向村民传授跳傩仪式,一直相传至今,被村民视为一种驱邪祈福、强身健体的活动。

流坑村外的乌江边,有一片绵延的香樟林,遮天蔽日的香樟树据说多达十万株,它们在江南的雨水里越发蓊郁。乌江静静流淌,香樟树倒映在河水里。近旁是水田,远处是森林,湿重的云朵在水田和森林上空化雾为雨,隐隐的雷声流过时,我听到了一阵阵鸟儿清脆的鸣叫。

的确,如今的流坑就像一千年前那样,还是一个宜于人居、宜于读书、宜于耕种的好地方。只是,曾经的生活方式已经永不再来,历史的页面又一次刷新。

细雨中回首流坑村,古老的建筑依然浸润在潮湿的水墨里,褪去华丽的外表,曾经的绚烂已随乌江流逝,剩下的是更多寻常人家的烟火和质朴的乡情。

明朝建筑

流坑木雕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