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直把白衣作“战袍”

时间:2024-05-21

王友明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因为疫情肆虐,因为勇士逆行,因为捷报频传,因为英雄凯旋……我的心海始终处于波澜起伏的状态之中。直至疫情向好,春暖花开,我的心海才稍稍趋于平静。

没承想,一日晚上6时许,我与临汾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吴春玲成为了微友,心海里犹如投进一块巨石,一下子又激起了滔天巨浪。

瞬间,我想起来,3月31日,吴春玲是最后从武汉撤离、凯旋归来的临汾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52位英雄中的一位。那天夜晚,我还情之所致地写出一首诗歌《最后的撤离》。吴春玲是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的重要人物,与其成为微友,可真的是荣幸之至啊!与其聊天的过程中,我内心深处再次激荡起英雄的情结。

4月15日,是临汾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隔离期满的日子。我怀着敬重的心情,拜读了吴春玲隔离结束后的总结感言,其中有一段话,最触动我的心灵:“初到武汉时,诺大的城市,大街上几乎没车没人,偶尔有车驶过也是救护车物资车,尽管出发前对这里的情况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中空气的凝重给我们的心理冲击还是挺大的,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感。那个时候,说一点也不恐慌是假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几个人一组反复练习防护服的穿脱,一到了病房,我们的战场,队员们表现出的勇敢无畏和担当,每每感动得让我泪目。”这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壮怀激烈的风骨和气节,熔铸着中华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彰显着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着强烈的大爱无疆风格。英雄们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令我动容!令我敬畏!

由此,我想到了古有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的传奇;今有白衣天使战“疫”,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的呼喊声,常常在吴春玲耳边响起;“山河有恙、操戈披甲、同胞有危、奋勇争先”的家国情怀,时时在吴春玲心底泛起;一批批医务人员,逆行驰援的动人情景,时刻在吴春玲眼前浮现……作为临汾市人民医院保健科主任、主任护师的她,经过3次主动请缨,终于获得批准,被任命为临汾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随山西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市肺科医院。她非常激动:“2020年2月16日,迎来了26年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我荣幸地被批准成为我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她执着地说:“危难时刻,冲锋陷阵,大疫当前,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如此思想境界,着实让我崇敬!

吴春玲告诉我说:“接到通知,是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虽然是临时披挂上阵,我却有着‘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牢记嘱托、不负厚望’的决心。‘白衣作战袍,慷慨赴荆楚’。在接受了正规的防护训练后,2月18日,我就带着全院同仁的殷切嘱托,亲人们的理解支持,踏上了逆行奔赴的征途。”

那一刻,陈毅元帅《孟良崮战役》中豪气冲天的“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诗句,涌现脑海,官兵们浴血奋战的惨烈场景,一幕幕在我的眼前映现。“我本无铠甲,白衣作战袍。”吴春玲和她的队员,像当年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胆识?!何等的壮举?!何等的精神?!

吴春玲和她的队员,从机场到驻地,武汉人民都给予了最高的礼遇,让她们在春寒料峭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立刻融入了这座英雄的城市。2月19日,她们进入到武汉市肺科医院,正式进入岗前培训。因为来的人多,很多设施还不完善,她们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句怨言。作为队长,她时刻思考着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首当其冲的难点,就是对队员的专业、能力、脾气、秉性,几乎一无所知。她争分夺秒地走近大家、贴近心灵,很快掌握了情况,熟悉了工作流程。基于对收治病人的迫切要求,她们恨不得尽快上手。晚上,大家进行分组,几个医院的人员穿插在一起排班,为正式收治病人做各项准备工作。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大家信心满满,迎接着明天的挑战。

第三天,省护理组排班,排到了一个年纪尚轻、资历较浅的护士。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流程,吴春玲不放心她第一个上,便说:“我们一起上!”这就是她身为队长的表率作用和无悔的誓言。特殊时期,她和她的队员立即投入到了前期准备工作中:清洁、搬运、维修……工作中遇到问题、困难,她及时帮助解决;下了班,回到驻地,她也会同省队领导商量流程的改进与完善,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最扎实的业务能力做好各项工作。她们是在同死神抢时间,与病魔争速度,一心想着早一点让患者得到救治,早日与亲人团聚。

勇气凝聚力量。晚上回来,各小组队员自觉在楼道里以小组为单位,演练穿脱防护服。吴春玲看着队员们一遍一遍地穿脱,充满了欣慰,也充满了爱怜。她说:“队员们都是医院的精英,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年轻人,更是战场上最亲密的战友。”她对工作是认真负责的,直到确认每一个队员过关后,才会稍稍松一口气。此刻,她脑海里又回荡着院长临行前的嘱托:“你要把她们安全地带回来!”她想,这可是生死之托啊,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零点54分。

2月22日,病区开始正式收治病人。吴春玲和她的队员身穿“战袍”,把名字写在上面,戴着口罩、护目镜,人显得笨重了。由于密不透风,口罩里的空气明显感觉不够用,有时感觉呼吸都是难事,每走一步就听到自己“呼呼”的喘气声。可在病人面前,裹得严严实实的她们,完全忘了自身的不适,全身心投入战“疫”之中。她们互相关心,彼此温暖,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充满着默契和温馨。在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尽管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却像兄弟姐妹一样,表现出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和团结协同精神。一件件厚厚的“战袍”、一副副坚毅的面孔、一句句铿锵的承诺……就是最强大的必胜力量!因为,她们深知:“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院感防控,是战“疫”的重中之重,是队员和患者生命的“防火墙”。如何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吴春玲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领队,她强化全程感控监控,结合肺科医院工作实际和感控制度,指定了医疗队感染组组长左琳,并和她一起对队员扎实开展培训,细化流程,因地制宜地完善本病区的院感制度流程。同时,将队员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责任到组、到个人,实行人人考核过关,不过关不上岗,建档立制,每班安排专人负责进仓人员的防护安全。尽管经过了各种演练,但与实战相比,还是不一样,这里边还有心理的因素。她风轻云淡地说:“刚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所知有限的病毒知识,每个人都很紧张,包括我自己,甚至都想好了要给家人写点什么留下来,毕竟之前医务人员感染和死亡的冰冷数字在那里摆着,大多数队员第一次进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从照片上看,她温婉如玉,却不知,在柔弱的外表下,竟然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和不服输的拼劲。

吴春玲在工作中,态度严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尽职尽责。刚开始上班的时候,进红区前,她亲自检查队员防护用品的穿戴,口罩是否漏气,护目镜是否严实,手套是否平整,口罩和护目镜佩戴是否舒适……她清楚,这关系到队员们的安全,稍有一点儿不适,在红区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变成考验意志力的极端痛苦。人们都说,女性有着先天的优势,情感更加细腻。是的,但凡遇到年轻资历较浅的队员第一次进仓,她都坚持跟班,并肩作战,不仅在工作上予以指导,而且在工作中时刻提醒,时时强调防护的规范,并纠正不规范的防护行为。队员们感动地说:“有队长和我们在一起,心里踏实。”从此,她化身为“知心大姐”。

在病区工作本来就够累的,吴春玲还经常组织休班的队员,在驻地演练并考核防护用品的穿脱。每当疲惫不堪时,她就会让大家凝望一眼家乡的方向,告诉队员们,那里是坚挺的三晋大地,那里有父老乡亲的期望。她说:“这个时候,家乡和亲人就会赋予我们信念和力量,就会让我们尽职尽责,不辱使命。”片刻的闲暇时光,打开手机,刷屏的都是家乡亲友同事真挚的问候。顿时,她和队员的心里更坚定了信心,充满了力量。我问她:“您那时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她打了一个笑脸,说:“我希望每一个患者都能早点康复出院!”是啊,每一个患者的康复出院,可都是她们用心血、汗水,甚至于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啊!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吴春玲带组一直奋战在一线。同时,她还被肺科医院指定为巡查组护理专家。虽然医疗队抽调的都是医院各个岗位上的精英,但呼吸专业的护理专家只有她一个。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以呼吸系统的症状为主,她发挥多年呼吸科工作的经验和有着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专业优势,随病区主任查房,解决呼吸专业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我有点幼稚地问:“闲下来的时候,您想家不?”她随即说:“说不想家,那是假的,但为了打胜战‘疫’,不敢有丝毫的分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既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队员,并用不同方式激励每一位队员,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工作。除了上夜班的时候,每天晚上,她都会总结当天的工作和生活,叮嘱队员需要注意的事项。按照正常排班,尽管她不需要每次都到红区,但她坚持每次都和队员一起进入红区一线,并肩作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全队一起分享,并报省医疗队。遇到高风险的操作,比如咽拭子采集、吸痰等,她总会说:“你们离远点,让我来!”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温暖着每一位队员的心。我激动地说:“向您学习!向您致敬!”她马上打出8个字:“您更是有情怀的人!”还献给我两朵玫瑰花。这种谦逊的态度,令我深为敬仰!

聊到身穿“战袍”的事儿,吴春玲有点沉重地说:“每次衣服都是湿透的,脸上经常伴着勒伤、红肿、湿疹、过敏,痛痒难忍。但是,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压不垮英勇的队员们。”听着这刚强的语气,我心里涌起一阵感动的波澜,不禁翘指称赞!尽管工作量非常之大,但她们从不忽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面对一些有焦虑、恐惧、自责的重症患者。有的患者经常会问:“我还能活吗?好了还要隔离吗?”还有一些从方舱、或别的医院转过来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因病程长,好多有抑郁焦虑情绪。这是最考验她们的时刻,负面情绪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会造成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不配合治疗,极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于是,她和队员想方设法,安慰患者,或给患者带来家乡的特产大红枣,祝其“枣”日康复,或拿来家乡的红苹果,祝他们“平平安安”。队员王鹏鹰,画了各种卡通漫画,张贴在病区里,给患者带来快乐,帮助树立治病的信心;队员郭晓婧,叠了千纸鹤、出院贺卡,送给每一位出院的患者……有一位88岁的老大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庭成员也因新冠肺炎被分散在不同的医院和隔离点,他经常用含混不清的语气说:“我不行了,活不了了……”拒绝吃喝。吴春玲和队员就从自己的生活物资里,节省出来纸尿裤、纸巾、毛巾等生活用品,让给老人使用。在大家的耐心开导、细心照顾下,老人终于开始吃饭,每天给他治疗完毕,他都艰难地竖起大拇指。一次,他拉着护士郭亚丹,非要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上“山西临汾”4个字。他说:“我要用余生记住,是山西临汾的医疗队救了我。”听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处。我相信,每个人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会潸然泪下的。

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吴春玲和她的队员,用责任担当、技术实力,赢得了患者和省队领导的一致认可。山西省第十一批医疗队,共有五个医疗组,其中两个组的组长都是由她带队的队员担当。她们收到患者感谢信数封,有7名队员火线入党(吴春玲是其中之一),4名队员被评为每日一星。

队员宗俊峰被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领导任命为病区副主任兼重症组组长,协助病区主任管理日常的诊疗活动,包括病人的诊断、治疗、病历书写和出院标准把关。收治的患者中,有些是重症、高龄、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有些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言语沟通较为困难、诊疗活动受限的情况下,他不断创新思路、探寻新方法,用于日常的诊疗活动中。此外,他还多次受邀参加肺科医院组织的危重疑难患者的MDT以及死亡病历讨论,和全国多家医院的专家相互交流探讨。

队员王锐,在成功完成新冠普通型患者的救治工作后,和省医院、山大二院及白求恩医院的医生,一同被抽调到肺科医院ICU。他是7所医院选出来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4名大夫之一,是临汾医疗队唯一的一名。在ICU的患者,均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有的气管切开,有的气管插管,有的同时需ECMO+CRRT支持,有的需CRRT。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伴有脏器功能衰竭,都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较大剂量的镇静镇痛剂。面对这样的患者,更是需要付出额外精力,不断地调整微量泵,呼吸机,ECMO,CRRT的参数,只为争取那一线生机。有一名患者,在行俯卧位通气的时候,由于痰液引流,导致气管插管堵塞,潮气量下降。他和内蒙古医疗队的单楠楠医生配合,立即给患者进行支气管镜吸痰,因情况紧急,做完后才想起来没有戴面屏。要知道,本身这种气道开放的患者产生的气溶胶就具有很大的传染性,气管镜吸痰会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如果防护不当,咳嗽的飞沫会大大加重感染的风险。还有一名患者,突然心率、血压下降,正在护理站查看患者检查结果的他,紧急入仓抢救患者,抢救成功后才发现,因情况紧急未戴外层手套。在ICU,患者病情危重,突发情况多,有时为抢救病人而不能做到全面防护。他很淡然地说:“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生命面前,往前冲就是一种本能,那个时候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稍一迟疑可能病人就永远过去了。”正是这些白衣天使,用自己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坚守阵地,传递大爱,用圣洁的“战袍”擦亮了生命之光!

除了病区工作之外,在生活中,吴春玲还要完成一个“必修课”:每天了解每一位队员的心理和身体情况,解决大家的生活困难。如若哪位队员身体不适,她会亲自照顾陪伴,并安排其他队员排班轮流照顾。她及时询问各组组长,了解每个队员的工作压力和家庭情况,及时疏导心理,做好后勤。队员遆志聪,在红区因缺氧脱水而发生呕吐,在不能摘下口罩的情况下,把呕吐物咽回去,稍事休息继续战斗,却从来不给别人说。她是看了战地日记才发现的,当给予关心的时候,小遆却内疚于差点拖了团队的后腿……吴春玲说:“我常常会被队员忘我的奉献精神,感动得泪湿眼眶。”是啊,连我这个局外人,听了这件事都感动不已,何况置身其中身为队长的吴春玲呢!

说到当时的困难,吴春玲真诚地说:“最初的十几天,极为艰难。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对病毒浓度等心里没底,二是如何才能确保医护人员的零感染目标。那个时候,我半个月内几乎不眠不休,通过各种方法快速了解熟悉队员。从无经验可循,到因地制宜对病区的改造,设备的配备调试;从迅速制定各种流程、制度、规范,制作各种表单,到按照队员的个人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年龄情况,进行优化搭配,进而达到了人员配备最优,专业组合最棒,工作能力最佳。”转而,她又欣喜地说:“在武汉奋战43天,我所在的病区共收治153名患者。其中,有很多八九十岁的老年患者,还有从疫情一开始就住院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全部痊愈出院,做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我直言探寻:“战‘疫’过程中,您有什么感想?”她爽快地说:“有啊,有啊,43天所经历的一切,让我看到,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相互守望,共担甘苦,体现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彰显的是伟大国度无以伦比的凝聚力,我真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今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这是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我再一次被深深地打动了。的确,在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里,中华儿女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用大智、大勇、大义、大爱,谱写出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英雄赞歌,描绘出一幅幅温暖如春的绚丽画卷!

吴春玲痛快淋漓地说:“领导指到哪里就坚决打到哪里,是我们团队的优良作风。”泉州隔离酒店倒塌恶性事故突发后,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省队领导紧急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由她担任组长。她立即制定管理制度,指定管理组成员专门管理,每日早中晚督促巡查,形成日报告制度,圆满完成这项专业以外的特殊任务,确保了全队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最后,吴春玲告诉我说:“所有的一切,对我和队员来说,是洗礼,是锤炼,是鼓励,是鞭策。我们将很快回到工作岗位,将以更加谦卑、更加感恩的心,把抗疫精神发扬光大,续写‘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者誓言!”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体现高尚品格。为国出征,使命必达;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些关键词,将永远镶嵌在白衣“战袍”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