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口 王晨曦 范志红
你听说过中风吗?这种疾病容易导致中老年人猝死,一旦发作,轻则让人脑力受损、半身不遂,重则让人失去生命。中风是俗称,其学名为脑卒中,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急性脑血管病。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我国每年有近200 万人死于脑卒中。
这种疾病和饮食的关系很大,如何通过健康饮食降低中风的风险呢?近日,发表在学术期刊《中风》(Strok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日本人群中,多吃花生与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有关联。
其实,“花生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不算新的研究结果,此前有研究发现,日常摄入花生及多种坚果油籽,比如核桃、榛子、巴旦木、开心果等,对血脂健康、心血管疾病预防和降低全因死亡率有益。不过,这项来自日本的研究发现,仅仅几粒花生就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项研究是怎么做的呢?研究人员一共调查了74793 名年龄区间为45~74 岁的成年人,跟踪时间近15 年。调查项目除基本情况外,还包括生活方式调查(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精神压力等)及食物频率调查。
根据食物频率调查问卷,研究者把吃花生的频率分为9 档。分级标准为:从来不吃花生;每月吃1~3 次;每周吃1 次或2 次;每周吃2~4 次;每周吃5 次或6 次;每天1 次;每天2 次或3 次;每天4~6 次;一天7 次以上。每次食用的份量又分为3 级:≤10 克;≈20 克;≥30 克。每天的花生消费量=食用频率×单次食用份量。然后,对花生摄入量与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研究者想了解吃花生比较多的人和吃花生数量少的人相比,中风、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什么不同。
在将近15 年的跟踪调查中,被调查者一共报告了3599 例脑卒中和849 例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者分析发现,吃花生比较多的人营养素摄入比较丰富,总热量摄入也比较充足,人更年轻,不爱抽烟,同时也更喜欢体育锻炼。不过,要在同样条件下比较,才能看出花生带来的健康效果。于是,研究者用三种模型对数据进行了调整。
第一个模型,消除年龄的影响。大家在同一年龄段进行比较。
第二个模型,消除生活地点,吸烟和饮酒状况,体力活动,精神压力,蔬菜、水果、鱼、大豆和钠的摄入量及总能量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家在相似的生活状态、饮食运动状态下进行比较。
第三个模型,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体重、慢性病和药物的影响。大家都在类似的体重和患病服药情况下进行比较。
这次的研究结果发现,与花生摄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花生摄入量最高的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降低了16%,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降低了20%,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了13%。不过,摄入花生对降低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效果不显著。研究者把每天吃花生的数量分成从低到高的4 档,其中最低一档是0,最高一档为4.3 克。也就是说,每天只要吃四五个花生就能够产生有益效应。
研究者还发现,无论男女、年龄,无论用什么模型来调整数据,最后的结论都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什么呢?在年龄相当,基础疾病、饮食和运动情况相似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结果相同。说明花生真的起到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不太可能是一个巧合。
花生是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属于油料种子,简称油籽,但因为有硬壳且味道香甜,常被人们当成坚果食用。花生是一种“跨界”食物,兼有豆类和坚果的各种好处。
和豆类相比,花生的脂肪含量高达40%,热量高于普通豆类,而淀粉含量却要低得多。和坚果相比,花生中维生素E 和镁的含量毫不逊色,而且蛋白质含量更高,维生素B1、叶酸等B 族维生素的含量也更高。坚果油籽类食物能够改善血脂,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豆类食物对控制血脂、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病也有作用。兼得两者优点的花生,能预防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也就不奇怪了。
十多年前,一项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吃少量花生可降低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每天吃十几克就有作用。用花生替代一部分主食,有利于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总之,论营养价值和防病价值,花生算是一种性价比极佳的健康食物。
说到这里,如果你想买点零食,是不是会考虑花生呢?不过,少量吃有益,并不代表大量吃也有好处。“吃多少,怎么吃”才是关键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