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大留美硕士与父母决裂的背后

时间:2024-05-21

□ 胡欣红

决裂因为“过度关爱”?

王猛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王猛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堂堂北大博士,这种尴尬的处境,究竟是谁之过?王猛得出的结论是:父母并没有关心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自己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家人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王猛说,班里举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因为王猛穿什么,妈妈说了算!

在上高中时,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竟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况且“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王猛的父母也很困惑。

“留美北大生”“高考状元”“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这则消息顿时呈刷屏之势。

王猛之所以和父母决裂,如果从一般的路径分析,可以从父母、他本人以及应试教育几方面入手寻找原因。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试教育该担负主要责任。

然而,真的是应试教育塑造了王猛的一切么?究竟是教育造成了王猛的内向和敏感,还是王猛的个性特征没能得到其成长环境的包容与认可?如果没有父母的推波助澜,情况绝不至于僵化到这般地步。作为大院子弟的王猛,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如此大包大揽,祸兮?福兮?

过度保护物极必反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王猛的话虽然失之偏激,但父母的“关爱”成了伤害,却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物极必反,过度保护也会将事情引向另一个极端。如果父母师长对孩子关爱备至,那就极易造就外表极其光鲜、内心非常脆弱的“茶杯”式孩子。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肯德隆将这种具有极强优越感而又时常焦虑的孩子,形象地称为“残废的皇族”。这并非只是戏谑之词。很多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探究其成长经历,往往会发现他们拥有一个外人看来极其“完美”的童年。殊不知,正是父母的过度“体贴”,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生活不顺心、陷入逆境,往往不知怎样应对,导致极易失控甚至崩溃。

从王猛的陈述看,父辈的社会交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他独立进入社会以后的人际交往。受“大院文化”影响,父辈习惯于处处躲让矛盾,甚至在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忍气吞声,然而,王猛显然不属于那个“大院”的时代。或许,有人会以现实来为中国式父母辩解。确实,在分数和考试面前,谁都不能免俗,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选择余地。身为父母,不能罔顾孩子的差异,以某种一厢情愿的期望来塑造子女。以爱孩子的名义,违背子女的天性,破坏他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养育方式。无论家长怎样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子女早晚都要面对“不完美”的社会。哲人有云: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为了让孩子顺利适应“不完美”的现实社会,家长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不再事事为子女作决定,但在关键时刻不惜一切地保护孩子。如此,才能克服自己的“家长欲”,保持孩子的“野性”。

父母与儿女如何相处

大约从80后这一代人开始,中国进入了长达近40年的少子化和独子化阶段。在规模迅速变小的核心家庭里,亲子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与此同时,中国家庭还经历了“重心下移”的过程。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辈分最高者往往是家庭的重心,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长辈逐渐离开重心位置,甚至日益边缘化。辈分最小的孩子取而代之,成为众星环绕的“小太阳”,甚至是几代人“爱的焦点”。

受限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中国式父母”很少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越俎代庖、包办一切是“中国式父母”的常态。与此相对应,父母要求孩子乖巧、顺从、听话。如果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志,两代人之间很容易爆发矛盾冲突。

成长于一个物质充裕、信息发达、自由宽松的时代,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群体个性鲜明,更加渴望主体性和独立性身份,更加需要自由空间去展现自己,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千千万万的“王猛”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双方构建一种更加平等、理解包容、充满温情爱意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僵硬粗暴的“操控——顺从”式亲子关系。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

父母与儿女应该如何相处?这道巨大的难题没有标准答案。它需要“王猛们”和他们的父母共同思考,共同检讨,共同探索。当年轻人一股脑儿责怪父母的时候,也许他们更应该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一下问题。爱是双向的,当儿女责怪父母过度宠溺、过度关爱自己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又曾经给过父母怎样的爱,怎样的理解和宽容呢?

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奇迹男孩》,或许可以为天下的父母和儿女们提供一点启示。—个没有正常面孔,看上一眼就能吓哭小朋友的男孩,要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生活该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途上,电影中的父母堪称“教科书级父母”——他们毫无保留、倾其所有的爱,成为孩子最坚强、最可靠的后盾,使孩子觉得安全、受保护。同时,他们放开双手,没有把孩子关在屋里过度保护,而是鼓励他大胆往前走,在社会的风雨里经受历练。他们发现并挖掘孩子的天赋,让他的才华得到展现,从而收获来自他人的敬意,拥有成就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