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是数出来的吗

时间:2024-05-21

□ 白竞楠

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是数出来的吗

□ 白竞楠

在北京已经春暖花开的季节,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却下起了雪,森林里白茫茫一片,罗春平依旧像往常一样坐车进山,开展有关反偷猎和反采集的工作。这一天,他在朋友圈里留下这样一句话:没有山花烂漫,只有不忘初心的坚守,平凡而又执着。

罗春平已经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工作了16年,他参与了中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依据2015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和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均有增长,其中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圈养的大熊猫375只。

不仅是罗春平,这是几乎所有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研究者的常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大军常年工作在野外,想要找他采访,只能抓住他回北京那短暂的几天。

大熊猫的痕迹越来越多了

“研究大熊猫并不代表一定要见到它们。”王大军表示,大部分野生动物研究学者都没有亲眼见过他们研究的物种,因为动物在听到人远远的脚步声的时候就早早躲开了,所以研究野生动物更多需要依靠动物留下的痕迹,比如粪便、毛发、血液、体液等等。如果要亲眼见到这些野生动物,就需要科学家长时间生活、工作在野外,才能有更高的概率看到它们。

“作为20年大熊猫保育的亲历者和研究者,我的观察让我确信,大熊猫没有减少。无论是熊猫痕迹还是红外触发相机的拍摄,都能证明野生大熊猫越来越多。”王大军说,“这几年国家严禁森林砍伐,大熊猫获得了更多的栖息地,这是人类高度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的成果。”

新鲜的大熊猫粪便有竹子的清香

普查大熊猫最常用的方法是咬节法,依据大熊猫排出粪便中竹节的齿宽和形状判断,如果齿宽和竹节长度、形状不一样,就能证明不是同一只大熊猫。在使用咬节法的同时要配合距离检测,如果发现的粪便与在直径200米以外的区域发现粪便的新鲜程度很相似,就可以推测是不同的熊猫在同一个时间段排出的,也可以认定是两个个体。

然后,要利用一定密度的痕迹来代表一定密度的大熊猫,在一定区域内,痕迹越多就说明大熊猫也越多。之后再根据部分取样,计算出整个区域大熊猫的数量。这也是现在中国大熊猫普查利用的方法,这也需要准确计量出中国大熊猫所有栖息地的面积。

“大熊猫的粪便呈纺锤形,长度在10至15厘米之间,因为饮食结构的关系,在同一个区域里不可能有其他动物的粪便和大熊猫的粪便一样。遇到新鲜的大熊猫粪掰开闻一闻,一点都不臭,是竹子的清香味。”王大军说。

带进去物资带回来粪便

普查大熊猫只能依靠普查员用脚走完规定的路线,用眼睛寻找大熊猫的痕迹并收集起来,是一项既辛苦又要求细心的工作,仅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就有11655.13平方千米,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83.7%的面积。

“在第四次调查里最远的一次是一天来回走了40多千米路。在调查时除了个人物品还要携带PE手套、保鲜袋、GPS、罗盘、表格,除了粪便,如果遇到大熊猫的尿液、血液、毛发都要收集。而寻找这些痕迹,最重要的就是凭经验。所以,老调查员会找到更多的新鲜粪便和新鲜标记带回去。”罗春平说。

罗春平常常背着30多斤的样本在山里行走、攀爬,“进去的时候带的是物资,出来的时候换成成果,觉得很有意义,再重也能背回来。”

DNA难做是因为新鲜粪便不好找

虽然咬节法是大熊猫普查最终结果的依据,但王大军并不认为这是最好的普查方法。因为大熊猫的咬节会随着大熊猫不同年龄和状况发生改变,在长达几年的普查历程中,很难说用咬节法能准确地表明大熊猫的大致数目,但这个方法或许是目前仅能依靠的方法。

其实,使用DNA调查法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但这种调查方法至今没有被普遍应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义波认为,并非是DNA监测技术问题,相反,DNA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原因在于,使用DNA监测需要新鲜样本,但是新鲜样本不好找。

新鲜样本指的是在一周以内的粪便、毛发等等,因为新鲜粪便的表层有一层肠黏膜分泌出的黏液,提取黏液可以检测出大熊猫的DNA。但是粪便的新鲜程度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越低、湿度越低,越有利于新鲜粪便的保存。大熊猫是独居的动物,它们的活动密度很低,根据罗春平的介绍,陕西地区平均每2.5平方千米一只,四川因为栖息地面积比较大,可以达到4平方千米一只。所以,想要找到新鲜的粪便是一件难事。

数字上下浮动20%都属正常

其实,看到第四次调查结果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调查结果是1864只?对于这个结果,王大军同样表示这是不严谨的。“一个科学的数据应该是一个数字±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在20%以内就算非常好的结果,在50%以内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调查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熊猫的数量会因为生死发生变化。第二,调查永远都看不到全部,哪怕是人口调查都不能把人头计算成绝对数字。”

大熊猫第四次普查结束了,人们欣慰于大熊猫的数量在逐渐上升,但是对于大熊猫的关注与保护并没有结束,就如同王大军所说,人们对大熊猫的投入不会随着“降级”而减少。

(摘自《科技生活》2017年第5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